首页期刊导航|中药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中药材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元四辉

月刊

1001-4454

81888465@163.com

020-87665465,87624708,81889570

510080

广州市中山二路24号中粤大厦10楼

中药材/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国家科委和新闻出版署批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级中药科技学术刊物。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主办。主要报道中药材的种(养)技术(GAP),资源开发和利用,药材的加工炮制与养护,鉴别,成分,药理,临床,制剂,用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专论、考证、综述、药膳、经验、动态与信息等栏目。内容丰富,信息面广。创刊二十多年来,质量不断提高,为我国的中医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多次荣获全国医药信息成果奖,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999年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中药材》杂志排第81名(统计刊源为1372种)。《中药材》杂志发行全国医药卫生行业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国外发行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发行量较大的科技杂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用天麻4种变型的块茎性状及ITS序列比较

    张俊于涵李召辉陈碧清...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乌天麻、红天麻、绿天麻和黄天麻4种药用天麻变型块茎的性状优劣、ITS序列信息差异及其亲缘关系,为天麻药材品质评价及优良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从不同产地采集4种天麻变型21批样品,其中块茎683个用于特征描述和量化性状指标(重量、长度、周长、环节数、环节宽、长周比)的比较,花茎37株用于ITS序列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乌天麻性状最稳定;绿天麻、红天麻的6个性状指标平均值变异较大,RSD平均值分别为27.90%、26.17%;黄天麻形状短小,横环纹节数少但小点密集.ITS序列分析表明,绿天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黄天麻最低;黄天麻与乌天麻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绿天麻的亲缘关系最远.结论:药用天麻4种变型之间的块茎性状特征和ITS序列遗传信息的差异较大.乌天麻块茎的性状最优,产量最高,遗传性状信息稳定,更适合大规模种植;绿天麻块茎的形态特征和遗传信息的多样性高,适合作为新品种选育的亲本.

    天麻变型块茎性状花茎ITS序列亲缘关系

    基于熵权-TOPSIS法评价干燥方法对陈皮浸膏粉的质量影响

    乔培李诒光郭灵燕孙函静...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干燥方法对陈皮浸膏粉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干燥、真空带式干燥、冷冻干燥制备陈皮浸膏粉,以得粉率、玻璃化转变温度、粉体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橘皮素含量等为评价指标,运用熵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辅料麦芽糊精和陈皮浸膏共混物可提高浸膏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提高喷雾干燥和真空带式干燥的得粉率;不同干燥方法浸膏粉的含水量、粒径、微观形貌等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化学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色谱图相似度均大于0.980;3种干燥方法制备的陈皮浸膏粉的熵权-TOP-SIS 法综合评价排序为真空带式干燥>喷雾干燥>冷冻干燥.结论:经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真空带式干燥的陈皮浸膏粉质量最佳,可为陈皮浸膏干燥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陈皮浸膏粉干燥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综合评价

    苗药莴比苷(商陆)不同蒸制品对大鼠脾虚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

    杜洪志王先菊李磊韩昌松...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苗药莴比苷(商陆)不同蒸制品对大鼠脾虚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黄苦寒泻下+饮食失节+劳倦过度"联合法建立大鼠脾虚动物模型,连续30 d.造模成功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参苓白术散)组、莴比苷生品及不同蒸制品(蒸制4、12、22、32 h)组,连续给药20 d.另设正常组,每组10只.观察外观体征,测量脏器指数,检测ALT、AST、ALP、CRE、BUN、IFN-γ、IL-4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脾、肾组织病理切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肺、肾、胃脏器指数显著升高,脾脏指数显著降低;ALT、AST、ALP、CRE、BUN水平显著升高,IFN-γ、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严重损伤,细胞质溶解、疏松,严重气球样变,脾小体严重萎缩,结构不明,中间区扩张,淋巴细胞较少,肾小球、肾小囊结构紊乱、部分坏死,界限不明,囊膜萎缩.与模型组比较,莴比苷蒸制品各组明显改善脾虚大鼠便溏泄泻、精神怠倦、懒动无力等体征;肝、肺、胃脏器指数显著降低,脾脏指数显著升高;ALT、AST、CRE水平显著降低,IL-4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生品组大鼠肝、脾、肾病理切片均不同程度损伤,而蒸制品各组大鼠均逐渐恢复,以蒸制12 h作用最好.结论:莴比苷蒸制后可不同程度改善大鼠脾虚动物模型外观体征,降低ALT、AST、CRE水平,升高IL-4水平,一定程度修复肝、脾、肾脏器损伤.

    苗药莴比苷(商陆)蒸制品脾虚动物模型炎症因子

    苗药了哥王中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国光梅谭琳苑春茂穆淑珍...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苗药了哥王Wikstroemia indica(L.)C.A.Mey.中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RP-C18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技术获得了哥王中的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成分,再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各化合物的结构,并采用MTT法对化合物1、3、5进行抗肝癌HepG2细胞株的活性评价.结果:从苗药了哥王中分离得到5个瑞香烷二萜原酸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α,7α-dihydyoxyhuratoxin(1)、simplexin(2)、12β-acetoxyhuratoxin(3)、excoecafolin D(4)、pimelea factor P2(5).此类化合物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佳,IC50值为(5.75±0.15)μg/mL.

    苗药了哥王瑞香烷二萜原酸酯抗肿瘤活性

    云南重楼果皮中1个新的C21甾体皂苷

    苏会梅聂伟赵邦李倩...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云南重楼果皮中的甾体皂苷类成分.方法:采用HPD-100大孔吸附树脂柱、正相硅胶柱、ODS柱、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云南重楼果皮70%乙醇渗漉提取物中的甾体皂苷类成分进行系统研究,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结合参考文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云南重楼果皮中分离得到 8 个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α-hydroperoxide pregn-5-en-20-one-3-0-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1)、重楼皂苷Ⅳ(2)、ypsilandroside L(3)、重楼皂苷Ⅲ(4)、pregna-5,16-dien-3β-ol-20-one-3β-O-α-L-rham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5)、pregna-5,16-dien-3β-ol-20-one-3β-O-α-L-rhamnopyranosyl-(1 →2)-[α-L-arabinopyranosyl-(1 →4)]-β-D-glucopyr-anoside(6)、pregna-5,16-dien-3β-ol-20-one-3β-O-α-L-rhamnopyranosyl-(1 →2)-[α-L-rhamnopyranosyl-(1 →4)-α-L-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ide(7)、aethioside A(8).结论:其中,化合物 1 为一个新的 C21 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化合物3、5、6、8为首次从重楼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云南重楼果皮C21甾体皂苷化学成分结构鉴定

    木芙蓉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叶磊冯丽萍黄李璐冯五文...
    9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花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多种分离纯化技术对木芙蓉花的90%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核磁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木芙蓉花中分离纯化得到1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和厚朴酚(1)、厚朴酚(2)、iso-hemigossylic acid lactone-2-methyl ether(3)、阿魏酸(4)、3-吲哚甲醛(5)、脱落酸(6)、槲皮素(7)、山柰酚(8)、8-(1-(3,4-dihydroxyphenyl)ethyl-3,3',4',5,7-pentahydroxyflavone)(9)、环(脯-缬)二肽(10)、benzyl-β-D-glucopyranoside(11)、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12)、rhodionin(13)、槲皮素-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4)、tiliroside(15)、山柰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6)、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17).结论:其中,化合物1~3、5、6、9~11、14为首次从木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木芙蓉花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密花美登木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贾学恭黄园园张雯艳梁旭...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卫矛科美登木属植物密花美登木Maytenus confertiflora J.Y.Luo et X.X.Chen茎叶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MCI以及Semi-Prep HPLC对密花美登木醇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MTT法对三萜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密花美登木中分离得到17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idec-1-ene(1)、bis(2-ethylhexyl)phthalate(2)、二十五烷(3)、β-amyrenone(4)、3-hydroxy-friedel-3-en-2-one(5)、β-谷甾醇(6)、28,29-dihydroxyfriedelan-3-one(7)、friedelin(8)、3α-hvdroxyfriedel-2-one(9)、3-oxofriedelan-28-oic acid(10)、canophyllol(11)、3-oxo-29-hydroxyfiedelane(12)、pentadecanoic acid(13)、华中冬青素(14)、lingueresinol(15)、飞龙掌血内酯(16)、橙黄胡椒酰胺乙酸酯(1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对Eca-109、EJ细胞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27.67、30.09 μmol/L;化合物12对HepG2、PANC-1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49.42、51.87 μmol/L.

    密花美登木化学成分三萜抗肿瘤活性

    三白草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高秀徐晴芳张丽芳刘威良...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三白草科三白草属植物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Lour.)Baill.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MCI、硅胶、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等多种色谱技术对三白草地下部分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三白草地下部分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t-4β-hydroxy-10α-ethoxyaromadendrane(1)、ent-4α-hydroxy-10β-alloaromadendranediol-10-monomethylether(2)、4β-10α-香木兰烷二醇(3)、斯巴醇(4)、meicocarpin(5)、1,4-二(3,4-二 甲氧基苯基)-2,3-二甲基-1,4-丁 二酮(6)、乙酰樟叶素(7)、(-)-(7R,8R)-7-O-acetylraphidecursinol B(8)、赤式-2-(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氧基)-1-(3,4,5-三甲氧基苯基)-丙烷-1-醇(9)、saururin C(10)、(-)-5-exo-acefoxybornyl acetate(11)、细辛醚(12)、榄香脂素(13).结论:其中,化合物 1~4、9、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三白草地下部分化学成分木脂素倍半萜

    基于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结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基原淫羊藿化学成分的差异

    边帅杰康忠禹赵大庆毛英民...
    106-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对5种不同基原淫羊藿化学成分差异分析的方法.方法:对5种基原30批淫羊藿样品的UH-PLC-Q Exactive Orbitrap/MS全扫描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利用SIMCA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结果:5种基原淫羊藿的化学成分具有差异性,根据相关参考文献及谱图信息,共鉴定出27种化学成分.所建立的OPLS-DA模型具有良好的数据描述能力和预测能力.柔毛淫羊藿化学成分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朝鲜淫羊藿与箭叶淫羊藿,淫羊藿与巫山淫羊藿之间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具有相似性.经过筛选与分析,确定8种差异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方法可分析出5种基原淫羊藿化学成分的差异性,操作简便,方法准确,可为不同基原淫羊藿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UHPLC-QExactiveOrbitrap/MS多元统计分析不同基原淫羊藿差异化学成分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的坡柳皮质量评价研究

    马权海来约布文阳王涛...
    11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坡柳皮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为坡柳皮药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坡柳皮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法对坡柳皮进行质量评价,同时测定异杞柳苷、(2R)-helichrysin A、(2S)-heli-chrysin A的含量.结果:建立的坡柳皮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峰,指认出4个成分;20批坡柳皮相似度均在0.990以上;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可将坡柳皮样品聚成2类;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异杞柳苷、(2R)-helichrysin A、(2S)-helichrysin A 3 个质量差异性成分,含量分别为 1.13%~3.25%、1.02%~3.23%、1.66%~6.45%.结论: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较全面地评价坡柳皮质量,该研究可为坡柳皮药材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坡柳皮HPLC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