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儿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儿科杂志
中医儿科杂志

张士卿

双月刊

1673-4297

zyekzz@163.com

0931-8765573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中医儿科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中医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儿科杂志。于2005年8月创刊。本刊主要报道儿科学术的研究动态,研究信息,典籍整理,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家学术思想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儿科理论的成果,国外中医儿科研究动态及港、澳、台中医儿科学术研究交流信息等,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疏肝"论治小儿哮喘

    殷雅婕罗慧李建保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理论,推出"见肺之病,知肺传肝,当先疏肝"论点。通过肝与肺五行生克、气血共调、经脉贯通的关系,指出肝气不疏是小儿哮喘的病机特点,故将疏肝作为治疗的基本治则。遵循肝主疏泄、肝气宜升的理念,灵活运用疏肝理肺、调畅气机,疏肝理气、消痰化饮和疏肝泻火、润肺平喘的治法,达到治疗小儿哮喘的目的。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小儿哮喘肝肺关系疏肝理论探讨

    基于脾阴虚理论诊治小儿疾病

    柏鹏李卉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饮食、用药方式的改变,加之体质特点,儿童容易出现耗伤脾阴,但该理论之前未予以重视。脾阴虚临床表现一般比较轻,没有典型的辨证证候,易被忽视。基于"精气"和"阴阳"学说探究了脾阴本质及生理功能,脾阴虚进一步可发展为气阴两虚,临床上可以引起肺、脾、肾等系统疾病,治疗主要以甘淡平补为原则。通过列举小儿咳嗽、厌食症、便秘、盗汗等诊疗经验,验证了基于脾阴虚治疗儿科疾病,力求见微知著,先证而治,以提高临床疗效。

    脾阴虚小儿诊断治疗

    探析小儿"心肝有余"理论

    温馨郭素香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肝有余"是万全"三有余、四不足"理论的重要内容,既体现了小儿特殊的生理特征,也是小儿常见病的病理基础,为儿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使临床诊病和辨证用药更加精准。小儿心肝有余,若因外邪内袭,或因饮食所伤,或因情志内伤,均可导致心肝火旺而发病。又因心肝母子相生,因此心肝火旺既可单独为病,又可相合而发病。掌握心肝有余的内涵,不仅有助于理解儿科疾病的病理特征,同时对临床诊疗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小儿心肝有余万全理论探讨

    世界中联第16届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第1轮通知

    11页

    董幼祺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痰热型经验

    王亚芳张雪曹嘉丹姜雨婷...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抽动-秽语综合征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董幼祺教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无形之痰,郁而化火,痰火上扰,蒙蔽心神,引动肝风,从而发病。其中无形之痰为本病反复发作的关键病因。董教授强调辨证为先,灵活施治,遵循祛痰为先、辅以和胃,痰气同治、同疏胆肝,清胆平心、胆心同降,治病求本、量证施药,调整心态、劳逸结合的治疗原则,方予温胆汤灵活加减,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附案例 1则,以资验证。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痰热型温胆汤临床经验董幼祺

    王素梅教授基于"一气周流"论治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经验

    韩杰张瑞婧卫利王宏煜...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气周流"理论源于《四圣心源》,是清·黄元御的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他强调中土之气在人体气机中的斡旋作用。脾土左升,肝木肾水随之上升;胃土右降,肺金心火随之下降,以脾胃为枢纽,带动一气的升降旋转。王素梅教授基于"一气周流"临床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法取健脾补肾,视中土之气为整个一气周流体系有序运行的枢轴及核心,气的运动依托中土之气的运动而正常运转,故尤顾护中焦,并结合患儿不同的临床症状,佐以清心泻肝、祛湿化痰,达到恢复患儿阴平阳秘的状态。附案例 1则,以资验证。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一气周流临床经验王素梅

    李乃庚教授运用"护阳益阴"理论治疗儿科疾病验案4则

    袁洋李志武陈光明张妍...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临床中常因"祛邪太过""形寒饮冷""恣食肥甘厚味""先天禀赋不足""失治误治""久病传变""滥用抗生素、激素"等导致气阴不足。李乃庚教授认为此类患儿单依"用药立足祛邪"不能取效,如祛邪太过更易伤正,应运用"护阳益阴"理论进行治疗。"护阳益阴"理论的本质即调其偏颇以更好地扶正祛邪。李教授鉴于阴阳互根之理,阴虚及阳,腠理难密,故予玉屏风散加味益气养阴、固表敛汗,联合止汗散外用敛阴止汗、潜阳固涩治疗小儿汗证。小儿气血不足,中阳不振致腹痛绵绵,常予黄芪建中汤加减以温脾建中、补气益血。李教授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病久易由实转虚,则致气阴不足,久病及肾则成脾肾两虚、浮阳上越之证,治宜益气温肾、潜阳入阴,方选右归丸加减。小儿久咳易耗气伤阴,治宜益气养阴、化痰止咳,常予验方黄芪止嗽饮加减,方中重用黄芪,疗效显著。

    护阳益阴儿科医案临床经验李乃庚

    陈华德教授运用针刺治疗小儿视神经萎缩临床经验

    章佳瑜陈华德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华德教授认为小儿视神经萎缩病机关键在于玄府闭塞,脉络不畅,无论实证的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证,或是虚证的气血亏虚、肝肾不足证以及虚实夹杂的阴虚火旺证,皆可引起精血不能循经上达瞳目,目窍失润。陈教授主张针刺治疗重在辨证论治、任督两经同取、经穴远近配伍。因为幼童形体稚嫩,陈教授运用多针浅刺手法,联合头皮针长留针法、耳穴压豆和耳尖穴放血,临床疗效满意。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小儿视神经萎缩针刺临床经验陈华德

    许丽教授运用推拿治疗发育不良型肌性斜颈经验

    陈思龙林依玮许丽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丽教授将因颈部肌肉发育欠佳、力量不足导致的小儿斜颈称为发育不良型肌性斜颈,临床治疗以推拿为主,效果显著。许教授认为,治疗发育不良型肌性斜颈应当从辨察左右气血、平衡颈部阴阳出发,既要注重局部肌肉力量的恢复,更要从整体上调整筋骨,促进气血运行。局部治疗以揉、捏为主,辅以拿、弹拨、点按、拔伸、牵拉、旋转等手法;整体上注重颜面部、背部、下肢肌肉以及跟腱的放松,筋骨同治。此外,许教授十分注重家庭调护,强调"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推拿治疗的同时,也应安抚家长的焦虑,从而保证良好的疗效。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发育不良型肌性斜颈小儿推拿临床经验许丽

    赵霞教授运用消积运脾法治疗儿科脾系疾病经验

    董茹霞潘青云赵霞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消积运脾法为江育仁教授"脾健不在补贵在运"思想的重要治法之一。赵霞教授基于江教授运脾理论,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结合多年临证体会,认为食积为儿科疾病常见的病因,亦是小儿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最直接的病理产物,强调消积法在儿科运脾中的重要地位,以"消积运脾"为治疗大法,并针对病因病机灵活与他法同用,在自拟方消积运脾方基础上随证加减,治疗泄泻、便秘、鹅口疮、厌食症、胃痛、腹痛等儿科常见脾系疾病取得较好疗效。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消积运脾法儿科脾系疾病临床经验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