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资源开发与市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资源开发与市场

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

月刊

1005-8141

zykfsc@163.com;zykfysc@188.com

028-68107829;68107828

610015

成都市一环路南二段24号

资源开发与市场/Journal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涵盖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重点刊登国内以自然资源为主、兼顾社会经济资源的科学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资源开发中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以及资源与环境、资源管理、开发与保护等具有创新性的科研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与地区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

    潘柳榕黄林
    1221-1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4-2022中国北部湾城市群的科技服务业的数据以及地区专业化相对指数,测算北部湾城市群各城市的科技服务业地区专业化,采用C-D生产函数实证检验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北部湾城市群各个城市的科技服务业地区专业化水平总体有待进一步提高;北部湾城市群地区专业化指数呈现3个层次的差异化特征;②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的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但从各变量的回归系数来看,科技服务业的地区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于物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变化;③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较为紧密和相互促进关系,地区专业化的提升能够推动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为科技服务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发展机遇,继而促进科技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优化北部湾城市群各个城市的科技服务业的地区专业化布局,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绿色化的转型升级,加快形成科技服务业新质生产力,加强北部湾城市群科技服务业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经济增长等政策建议.

    科技服务业地区专业化地区经济增长北部湾城市群

    疫情前的亚太国际旅游市场格局变化规律及其疫情后启示

    王海燕陈泠静马晓龙
    1230-1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亚太22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构建出入境旅游关系网络,在1995年、2003年、2011年和2018年4个时间断面下,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索了中国及其周边和非周边经济体出入境旅游的互动关系演化特征、整体变迁特征和市场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战略取向.结果显示:①历经24年的发展,中国作为目的地的吸引力和作为客源地的辐射能力均居于亚太首位且更多得益于周边国家;②泰国和越南等周边国家国际旅游地位逐渐提升,美国和澳大利亚等非周边国家逐渐下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逐渐成为亚太国际旅游的市场核心;③亚太出入境旅游呈现出市场互动网络均衡化和扩大化的发展趋势,但相邻国家之间的"抱团"愈发明显.研究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后国际旅游全面重启背景下,应进一步明确周边国家的重要性并充分认识其旅游地位逐步提升的现实,通过推行积极的国际旅游互动战略,建立高效的经贸互通的合作关系和友好的多边关系,构建平等、开放的亚太国际旅游交往格局.

    出入境旅游市场格局社会网络分析

    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响应及协调效应研究

    苏晓智周克勤
    1239-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文化产业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以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测度2012-2021年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继而采用PVAR模型探讨了二者的互动响应关系,最后利用修正的耦合协调模型和马尔科夫链深入剖析了二者协同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①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稳步上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高于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低于文化产业.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呈现较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整体表现为"由西向东"梯度式递增的格局;②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双向互动关系,短期内二者受自身发展的影响较大,长期来看彼此间的交互影响不断增强.前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依靠自身发展,后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文化产业的作用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稳定在有限区间;③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层面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④中国省域文化产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维持原有状态的概率最大,存在"马太效应"和"俱乐部收敛"现象,难以实现跨越等级式的演化.

    文化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PVAR模型耦合协调度马尔科夫链动态效应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空间结构与乡村旅游关联性研究

    黄亚妍谢治阳胡传东张云耀...
    1250-1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旅游发展视角下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分布研究可为农旅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在探讨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类型结构和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与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有形载体的空间关系.研究表明: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种类不断丰富,粮食及油料占比下降,蔬菜瓜果及副食品占比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在空间上呈现"东西部多且中部少"的特点,有3个高密度区和4个次高密度区,片状集聚分布特征显著;农产品地理标志与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均呈显著的正向关联,与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关联不明显,融合休闲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分别处于较高、较低及低水平;根据农产品地理标志与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关系可以划分为5种融合发展类型及模型.

    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结构乡村休闲旅游空间关联

    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黄国庆况鲜洁时朋飞刘钇...
    1258-1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新阶段.基于修正的可持续旅游生计理论,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定量测度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成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经济、文化、社会、环境4个层面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步调一致,但是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属于勉强协调发展的水平,制约了 4个系统间的协调发展;②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影响因素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制度资本、社会资本,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针对以上结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本文从优化经济与人力资本、完善制度与自然资本、强化文化和社会认同3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渝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基于多元Logistic模型与解释结构模型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孙沙丹杨佳成覃志敏
    1270-1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成为助推乡村经济高质量的有效路径.基于广西阳朔县23个景区的1005份问卷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解释结构模型,探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因素及内在逻辑关系.研究发现:①旅游资源多样性、特色民俗文化、交通通达度、投资主体结构、管理者的战略视野和进取态度、国家和地方的政策环境都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产生显著影响;②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特色民俗文化是影响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深层因素,交通通达度和投资主体结构为中层间接因素,而管理者的战略眼光和进取态度、国家及地方政策环境则是直接影响的表层因素;③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是由客观环境因素和主观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在动态互动中形成了"旅游资源—发展条件—治理环境—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传导关系.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解释结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