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及中药预测

    董立郭腾徽刘惠煜闵晓曼...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相关基因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患儿全血中的表达模式,并预测潜在中药.方法:根据NETs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对数据集进行无监督聚类分析,对组间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及免疫浸润分析,通过差异分析鉴定组间NETs相关差异基因(NETsDEGs),借用CTD数据库及Coremine Medical数据库进行中药预测.结果:根据NETs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RSV感染患儿被分为两组,GSEA富集分析获得的多条通路与免疫相关,免疫浸润分析表明两组之间免疫细胞浸润丰度存在差异,进一步提示NETs水平对机体免疫环境的影响,差异分析鉴定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天青杀素1(Recombinant Azurocidin 1,AZU1)、组织蛋白酶G(Cathepsin G,CTSG)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Elastase,Neutrophil Expressed,ELANE)为两组间NETsDEGs,据此共映射到相关化合物46种,获得预测中药145味,对两组共同的预测中药进行分析,发现NETs在RSV感染中的病位主要在肺脾两脏,预测中药的性味以苦、甘、辛、寒为主,预示NETs在RSV感染中可能与风邪相关;此外对两组相应的预测中药进行比较,发现NETs表达水平与RSV感染证型及病位有关,其表达增加可能与热证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儿童RSV感染中NETs相关基因的两种表达情况,并据此预测了相关中药,通过对潜在中药的分析,丰富了儿童RSV感染的致病机制,对NETs的中医内涵进行了分析,为RSV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生物信息学中药预测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作用机制

    黎义炬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检索痰热清注射液的活性成分和靶点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并通过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检索支气管扩张的疾病相关靶点.采用韦恩图得到痰热清注射液和支气管扩张的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软件建立痰热清注射液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在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相互作用分析,在David数据库里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将排名前3的关键化合物与前3名关键靶点利用薛定谔Maestro 13.5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痰热清注射液91个有效成分和615个预测靶点,支气管扩张靶点1 758个,韦恩图得到痰热清注射液和支气管扩张共同靶点158个,涉及细胞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以及癌症的途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AGE)-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信号通路、癌症、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验证前3名关键靶点与前3名关键化合物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明确痰热清注射液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相关靶点及通路,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作用.

    痰热清注射液支气管扩张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健脾利肺联合方组论治逆转支气管扩张症1例

    周龙健梁丽嫦段彦青高运吉...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支气管扩张症是呼吸系统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以慢性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易反复感染并且病势缠绵.支气管扩张症由于病变的支气管异常扩张,气管伴随血管同时扭曲变形,因此咯血为支气管扩张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于反复咯血患者,如果病灶局限或急性大量咯血,可以通过手术介入治疗达到止血效果.在病理学上,支气管扩张症被认为是永久性的异常扩张,无法修复.本研究回顾分析1例反复咯血3年余的患者,门氏杂病流派深圳中心负责人张智伟主任以健脾利肺为核心,运用中医经典方剂五味异功散和大黄黄连泻心汤的联合方组加减论治,五味异功散有助于健脾利肺,大黄黄连泻心汤清泻肺热、化瘀止血、通大肠腑以利肺.治疗期间患者咯血情况由减少到最后停止,大便逐步恢复正常,支气管扩张症病灶明显缩小.不仅改善了患者的咯血症状,还促进了支气管的逆转修复.通过该病例的治疗表明,联合方组在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方面,具有止血、促进康复的显著疗效,对逆转支气管扩张症有着较大潜力,可为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支气管扩张症联合方组健脾利肺五味异功散大黄黄连泻心汤

    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中医体质特征与急性加重风险因素分析

    王睦天张慧琪赵启亮常力...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中医体质和临床特征的关系,探索影响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风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感染疾病科符合支气管扩张症诊断标准且经治疗,症状改善的住院患者,制订信息采集表和中医体质调查表,出院1个月后电话随访,纳入符合稳定期诊断标准的患者,并在门诊完成血炎症指标及肺功能检查,之后通过电话随访,每月1次,确定患者6个月内支气管扩张症是否急性加重,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风险因素.结果:本研究筛选期纳入病例106例,剔除20例,最终纳入病例86例,随访终点急性加重50例,男女比例为1:1.68,结果显示气虚质29例,阴虚质23例,痰湿质21例,气郁质13例,各体质间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病程、既往1年内加重次数、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odifie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血炎症指标、肺功能分级、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表现类型、累及肺叶数和合并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ox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既往1年加重次数≥2次、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FEV1%)<50%、呼吸困难指数评分>2级、累及肺叶≥3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与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相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累及肺叶≥3叶[风险比(HR)=1.949,95%置信区间(CI)(1.019,3.739),P=0.025]是影响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支气管扩张症稳定期患者各中医体质的临床特征有差异,累及肺叶≥3叶是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的独立风险因素.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中医体质风险因素

    张常喜主任治疗间质性肺病临床经验

    陈立娟张常喜张娟马力...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病程较长,因阶段不同而症状表现各异.张常喜主任认为该病按病理阶段的不同可诊断为两个病,疾病早期主要为外邪干肺、气血痹阻,故表现为咳嗽、胸闷,宜诊断为肺痹;随着外邪痹阻日久致气阴虚损,又因劳役导致大汗,而使得津液亏虚,肺失濡养,不能宣通诸脏之气,致肺叶萎弱不用时,可诊断为肺痿.因此,张主任提出应"分段论治".但在分段论治时也需注重"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疾病的不同病理阶段也各有侧重,治标时注重祛瘀化痰、活血通络,治本时注重调补肺肾、益气健脾.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做到辨病与辨证结合,中医与西医结合优化治疗.ILD属于难治性疾病,中医治疗辨证施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间质性肺病肺痹肺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概况

    杨英琦李洋谭烨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导致全球性病残和病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我国COPD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患病率逐年增长、病死率高,且患者经济负担、社会负担重.为早期识别COPD及对其个体化精准医疗,并提出COPD表型,并与中医证型相结合,以便更精准地对患者进行评估,有助于为COPD患者制订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从炎症细胞表型(嗜酸性粒细胞表型、中性粒细胞表型、淋巴细胞表型及单核细胞表型)、临床症状表型(轻、中、重度慢性支气管炎型、肺气肿型、支气管扩张型、重叠型、非频繁急性加重型、急性加重型、频繁急性加重型)、影像学表型(肺气肿表型、小气道表型、伴或不伴支气管壁增厚型)和急性加重表型(轻型、重型抗生素依懒性、糖皮质激素敏感型、糖皮质激素依赖型、糖皮质激素抵抗型)等方面,总结了 COPD表型分型及不同表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提供两者相互关联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中医证型

    十味龙胆花方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朱炳宇王华马冬梅田栋...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十味龙胆花方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6月,有关十味龙胆花方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根据Cochrane手册进行评价,所有统计分析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结果:共纳入8项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共85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十味龙胆花方剂能显著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比值比(OR)=3.47,95%置信区间(CI)(2.26,5.33),Z=5.69,P<0.000 01]和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Percentage of Predicte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均数差(MD)=4.92,95%CI(2.73,7.10),Z-4.41,P<0.000 1],降低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MD=-6.92,95%CI(-9.35,-4.50),Z=5.60,P<0.000 01]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MD=-1.41,95%CI(-2.25,-0.57),Z=3.29,P=0.001],同时在治疗周期不超过15 d时,可改善患者1秒率[(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MD=5.61,95%CI(1.49,9.74),Z=2.67,P=0.008];而在不良反应[OR=1.16,95%CI(0.53,2.53),Z=0.37,P=0.71]方面,两组并无明显差异.结论: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十味龙胆花方剂治疗COPD在提高临床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抗炎方面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安全性良好.受限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上述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验证.

    十味龙胆花方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基于Meta分析对中医药干预肺结节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吴锦涛伍秀梅廖梦颖许海灼...
    3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3年8月30日,收集中医药干预肺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检索和归纳,对于有争议的部分与第三名高级研究人员协商处理.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进而运用漏斗图评估研究的发表偏倚,绘制森林图展示结果差异.对于分类变量采用比值比(OR)作为效应量,对于连续型变量采用均数差(MD)作为效应量,并均计算95%置信区间(CI).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总计1 065例患者.组方中提及药物次数最多的为桔梗,其余依次为法半夏、茯苓、黄芪、浙贝母等.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更高[OR=5.76,95%CI(3.83,8.68),P<0.000 01],肺结节直径更小[MD=-1.61,95%CI(-1.90,-1.32),P<0.000 01];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更低[MD=-2.49,95%CI(-2.88,-2.10),P<0.000 01],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更高[OR=32.32,95%CI(14.02,74.52),P<0.000 01];两组梅奥恶性积分相比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肺结节患者可缩小结节体积,提高临床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中医中药肺结节Meta分析

    夏枯草胶囊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自身免疫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俞洋张新颖刘素荣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夏枯草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对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患者自身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J-stage数据库,搜集夏枯草胶囊治疗HT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包括662例患者.其中试验组(夏枯草胶囊+左甲状腺素钠片)331例,对照组(左甲状腺素钠片)33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夏枯草胶囊+左甲状腺素钠片组在降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和辅助性 T 细胞 17(T Helper Cell 17,Th17)/CD4+T 细胞(CD4 Positive T Lymphocyte,CD4+T)水平上优于对照组[均数差(MD)=-95.65,95%置信区间(CI)(-114.72,-76.57),P<0.000 01];[MD=-88.63,95%CI(-112.55,-64.71),P<0.000 01];[MD=-1.10,95%CI(-1.28,-0.92),P<0.000 01].结论:夏枯草胶囊与左甲状腺素钠片联用,可降低HT患者TPOAb、TGAb和TH17/CD4+T细胞水平.

    夏枯草胶囊桥本甲状腺炎自身免疫Meta分析系统评价

    哈团结主任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经验撷萃

    张洒洒哈团结陈秀芝李新安...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 Thyroiditis,HT)是一种常见的由自身免疫功能失调引发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其中以胞浆或次黏液型甲状腺炎最为典型.这种病症首次由日本内科专家桥本内行于1912年命名并详细描述.在HT发病过程中,人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逐渐减退.病情发展至一定阶段,患者会出现疲乏、体重增加、抑郁、肌肉关节疼痛等甲减症状.基于疾病的自身免疫性质,目前,西医针对HT甲减的治疗仍然缺乏直接针对疾病根本原因的方法,主要通过对症治疗,包括补充甲状腺激素和调节免疫系统来缓解症状和控制疾病的发展,治疗方法主要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法,如终身口服优甲乐,或者适当补充微量元素,如口服硒酵母片等.然而这种治疗手段需要患者有较高的依从性,称得上是一种"患者-医生契约"的治疗方式.可想而知,这样的治疗方式及其可能的不良反应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然而,HT的发病机制复杂,演变过程中脾胃功能减弱,肾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尽管西医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于亚临床和轻、中度病例并无明显疗效.因此需要更多的疗法去协同,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所以本研究提出以扶正祛邪为主要治疗手段,通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与西医药物相比,此法较少产生不良反应,更能被患者接受和遵守.总体而言,扶正祛邪治疗法或许可以为HT的治疗打开新的可能.

    桥本甲状腺炎甲减期脾肾阳虚型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