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临床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临床研究
中医临床研究

王仰宗

半月刊

1674-7860

zy@cjocm.cn

010-59431886

102218

北京市昌平区102218-59信箱

中医临床研究/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扶正感康丸治疗流行性感冒的网络药理学分析

    符诚潘晔张明利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扶正感康丸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扶正感康丸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NCBI数据库检索甲型流行性感冒、乙型流行性感冒疾病基因,获取有效成分-疾病共同靶点,并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再使用Cytoscape软件绘制网络图并筛选核心靶点.其后,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富集分析,进一步获取通路关键靶点,并结合BioGPS、DisGeNET、GeneCards网站获取关键靶点的组织定位、亚细胞分布的相关信息.结果:获得扶正感康丸 6味主要药物的有效成分 85个,与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交集靶点有 41个,与乙型流行性感冒的交集靶点有 106个,其中槲皮素、山柰酚等是核心成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等是甲型流行性感冒关键靶点,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IL-6等是乙型流行性感冒关键靶点.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显示,扶正感康丸主要参与细胞死亡的正调控、细胞分化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膜筏、膜侧等细胞组分,RNA聚合酶特异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同源二聚化活性等分子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显示,扶正感康丸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主要参与了肿瘤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小细胞肺癌等通路;扶正感康丸治疗乙型流行性感冒主要参与了肿瘤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Akt,PI3K-Akt)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根据扶正感康丸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和乙型流行性感冒的靶点分布情况,推测免疫细胞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此类疾病中发挥较大作用.结论:扶正感康丸可以调节核因子-κB、PI3K-Akt等信号通路的AKT1、TNF、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eptidase,MMP)9、IL-10、IL-6等疾病靶点干预生物进程,从而治疗流行性感冒.

    扶正感康丸网络药理学流行性感冒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头痛方剂的用药规律研究

    李嘉慧张斌霞常光灿李昕玥...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挖掘《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头痛的方剂,分析总结归纳其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上头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收集《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头痛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运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通过筛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头痛的方剂共 68 首,包含药物 150味.(1)药性以温寒为主,药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入脾经、肺经、胃经、心经、肝经、肾经(2)每首方剂中使用药物较少,总使用频次≥5的药物有23味;(3)支持度个数≥10的药物组合有10对,基于关联规则置信度≥0.6的药物组合有13对;关联系数>0.04 的药对有 18 对;(4)经统计分析得到新处方 3 个.结论:通过对原文进行数据挖掘,发现《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治疗头痛用药精简且不拘泥于一类,而是从外感、内伤、多脏腑等角度用药,常寒温并用,补泻兼施等.用现代技术挖掘古代文献,不仅为研究古代医学文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可为临床上头痛的中医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头痛数据挖掘用药规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作用机制研究

    刘威季秀丽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气道黏液高分泌状态(简称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苓桂术甘汤活性成分与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疾病靶点.基于Venny 2.1 得到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借助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 4.2.6 和PyMOL 2.4.0 进行核心靶点与其成分的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到苓桂术甘汤 120个活性成分,494个疾病靶点和 75个交集靶点.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檞皮素、山柰酚、光果甘草酮、芒柄花素和柚皮素等,关键靶点涉及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 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PTGS2)、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1,ES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14、激酶插入区受体(Kinase Insert Domain Receptor,KDR)等.由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癌症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化学致癌-受体激活、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等156 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与其对应活性成分对接结果良好.结论:苓桂术甘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协同治疗黏液高分泌作用.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苓桂术甘汤气道黏液高分泌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王孟清教授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用药规律

    刘晓琳王孟清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了王孟清教授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处方,归纳总结了王孟清教授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用药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收集 2022 年 6 月-2023 年 6 月王孟清教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诊疗的哮喘缓解期有效病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常用药物组合、性味、核心药物组合及新处方.结果:共纳入处方149首,涉及中药97味,前10位的依次为白术、茯苓、山药、太子参、黄芪、黄芩、防风、麦冬、甘草、鸡内金、五味子,有 22 味使用频次大于 30 的药物;药性使用频率最高的为温,其次为平、寒;药味使用频率最高的为甘,其次为苦、辛;药物归经前4位为肺经、脾经、胃经、肾经.常用药物组合40对,其中包含麦冬、太子参、白术、山药、茯苓、黄芪、黄芩、防风8味中药,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黄芪、白术.得到3首新处方:(1)黄精、法半夏、甘草、陈皮、熟地黄;(2)法半夏、当归、甘草、陈皮、熟地黄;(3)茯苓、生地黄、太子参、麻黄根、浮小麦.结论:王教授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组方符合肺、脾、肾同治,全面兼顾,扶正固本的原则.

    儿童哮喘缓解期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石强教授"泻实调气"思想治疗咳嗽用药规律探析

    欧阳昕周佳新周继业石强...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石强教授治疗咳嗽的用药规律,为咳嗽的临床诊疗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石强教授治疗咳嗽的有效处方 275 首,药物经标准化后,运用Excel 2021 对药物频数、四气、五味、归经、毒性和功效进行分类统计.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 对高频中药(频率>10%)进行系统R聚类,并结合专业知识选择预测分类.采用SPSS Statistics 26.0 中的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对高频药物(频率>10%)进行Kaiser-Meyer-Olkin(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根据结果提取出公因子的分布.结果:275首处方共使用中药245味,累计用药频次3 388次.频数分析显示使用频率>10%的中药共38味,分别为川贝母、蝉蜕、石膏、苦杏仁、乌梢蛇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多,归经主入肺经、胃经、脾经、肝经;功效分类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解表药、化饮药等.高频药物(频率>10%)经聚类分析分为 10 类,通过因子分析得出 14 个公因子.结论:从临床咳嗽效方分析出的阳明风热表证、上焦(腑)湿痰痹阻、升降失宜、营分风热等证型下不同的核心药物体现石强教授基于"泻实调气"思想,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痰饮分治学说、气机升降学说和风邪的发生机制治疗咳嗽的用药思路,对于当前咳嗽诊疗具有一定价值.

    咳嗽泻实调气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薛汉荣教授运用代赭石治疗肺病喘咳的临床经验探讨

    查军袁欣薛汉荣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薛汉荣教授师从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在从医多年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在治疗肺系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临床见解与感悟,文章在此对薛汉荣教授运用代赭石治疗肺病喘咳的临床经验做了初步探析与总结,以飨同道.文章涉及的证型全面广泛,其中包括虚性喘咳、虚实夹杂性喘咳及实性喘咳三种,喘咳主要涉及的脏腑有肺、肾、胃及肝脏,虚性喘咳的病位以肺肾为主,其中肾虚又包括肾阴、肾阳以及肾气亏虚所致喘咳,肺虚者以气虚为主.对于虚实夹杂者,重点强调胃虚痰阻型以及肝阳上亢型,分别以旋覆代赭汤和镇肝熄风汤为代表方联合代赭石加味进行治疗,代赭石作用多样,依据配伍方药的君、臣、佐、使的不同而变化,所以在这两个经典方剂中作用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实喘者,薛汉荣教授多强调治痰的重要性,代赭石下气、降痰,联合疏肝调肝法,一升一降使肝肺升降气机之枢纽调达,气机调和,气血津液调畅,则痰瘀之病理产物得消,喘咳自解.喘咳之证诸多,涉及的脏腑也非独有肺脏,重点是有效利用代赭石降肺胃上逆之气,善泻有余之火,质重向下引药达病所,平肝潜阳、降痰邪的特性,再按患者病情需要有目的地将不同药物进行组合配伍来增强原有疗效、提高主药疗效以及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代赭石喘咳临床经验

    思辨高中祖教授活用和法治疗肺系疾病

    李凡娥韩文舫欧金涛田巍巍...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法属于八法之一,备受历代医家重视,不管是和法的内涵及外延,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及发挥.导师高中祖教授深研和法的内涵,他认为中医和法是应用性质及作用相反的药物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的调和制约,目的就是恢复脏腑功能,使各脏腑之间达到动态平衡,促进机体恢复"阴阳自和"的生理状态.人体之所以发生疾病,就是机体的"中和"状态遭到破坏而"失和".高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遵照古训,师古而不泥古,采用"经方"灵活化裁创新,结合肺的发病机制,博采众方,以经方小青龙汤、小柴胡汤及小陷胸汤组合加杏仁、白蔻仁、川贝母、薄荷、桔梗创立了验方新加三小汤,其遵应肺的生理功能,以宣发肃降、条畅气机、健中土清肃肺金为宗旨,外可祛除风寒内可清除水饮郁热,治疗寒热错杂的寒包火证.方中配伍体现了寒热平调、表里双解、燥润结合、升清降浊的特色,以恢复气机的升降出入运转,辅助肺脏发挥正常功能.方中处处蕴含了和法思想,彰显了高教授治疗疾病以"顺应脏腑功能""顺其性即为补"的观点,从而达到固本祛邪的目的,使机体达到动态平衡,为临床治疗复杂的肺系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

    和法新加三小汤肺系疾病学术经验

    基于肺热论之"清"法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隽则政刘威王富乐刘荣奎...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常见疾病,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临床上多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及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多属中医"喘病""肺胀"范畴.其病性本虚标实,病位在肺,常累及脾、肾、心.西医治疗本病多以吸氧、抗感染抗炎、化痰镇咳、扩张支气管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感染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易出现耐药性,有较多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在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控制急性发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文章基于刘荣奎教授"肺热论"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诊疗.体虚感邪,邪热郁肺为本病的始发病机.后随病情变化,热、痰、瘀互结,是急性加重病机之关键.如不加干预而病势进一步发展,热极化毒,毒热损肺,加重病情,甚至出现烦躁、嗜睡、昏迷等急危重症,危及生命.肺热贯穿急性加重的始终,因此,治疗本病当以"清热"为核心,以五法之"清"法为主,以清泄肺热为基础,然后根据病证之变化加用他法,以立足于"清法"之刘氏清热化痰方治之,临床疗效显著,并附验案,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胀急性加重期肺热论清法

    浅析"木火刑金"在咳嗽辨治中的指导作用

    戴孟庭林莜岚帅云飞
    4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木火刑金"理论探讨"木"与"金"以及"肝"与"肺"的关系内涵,进而明确"肝火犯肺"是咳嗽的主要病机之一,认为疏肝是关键,治肺是核心,为小儿咳嗽的治疗提供新思路.根据"五神-五形-五志"的关系,以及"肝"和"肺"、"木"和"金"的相生相克关系,再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认为小儿咳嗽有形体和神志两个维度的病机,一为形体之"郁",即肝气郁结、肝失疏泄,肝火上炎而犯肺;一为神志之"郁",即委屈,导致肝失条达,"怒则气上",肝火上炎犯肺所致.因此辨治应"形神同治",临床中不仅需要解除形体之"郁",也不能忽视神志之"郁"的治疗,从两个维度以达到整体治疗的目的.人是心身合一的统一体,形与神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为神之宅,神为形之主,应施予有形的"治形"处方和无形的"治神"处方,有形之处方通过治肺以疏肝,具体为疏肝宣肺,无形之处方需要患儿家属和患儿的共同参与,通过情绪引导直接疏肝,具体处方为委屈导引.总之,"木火刑金"即"肝火犯肺"理论对减少小儿咳嗽的发生及反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医者灵活应用"形神同治"诊治咳嗽具有良效,并且对其他肺系疾病的治疗具有参考意义.

    咳嗽木火刑金形神同治阴方阳方

    李晓龙主任医师论治放射性肺炎经验

    王娜娜李晓龙李海莲文硕...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放射性肺炎是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纵膈肿瘤或胸部恶性肿瘤等经放射治疗,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射线损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临床症状以刺激性咳嗽、咳痰,气短、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为主,是放射线治疗恶性肿瘤的常见不良反应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生命安全.李晓龙主任医师认为本病的发生责之于外因,放射线具有直中脏腑、伤津耗气、损伤络脉的特点,可归属于外来火热毒邪范畴.李晓龙主任医师根据放射线的致病特点及在人体内的作用,认为"气、瘀、痰、毒"是本病的病理因素,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病性为虚实夹杂,认为放射性肺炎病位在肺,与脾、胃、大肠等脏腑相关,其病情变化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及放射治疗的面积、持续时间,因而在治疗上以健脾益肺、益气养阴为本,以化痰、祛瘀、解毒、理气为法,从整体观念出发,根据其病情的发展变化、病理因素的偏向,结合其正邪的动态消长,辨证施治,灵活用药,做到固本与清源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文章从放射线的特性入手,通过理论与实际案例的相互论证,总结李晓龙主任医师治疗放射性肺炎的经验,以期能更好地传承导师经验,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价值.

    放射线放射性肺炎中医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