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指标结合AHP-CRITIC优化酸枣叶拌蒸酸枣仁炮制工艺

    程世赞华悦廉婧聂紫璇...
    67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正交设计结合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法(AHP-CRITIC)优化酸枣叶拌蒸酸枣仁的炮制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辅料酸枣叶的加入倍量和蒸制时间,以酸枣叶的加入倍量和蒸制时间为因素,以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白桦脂酸含量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结合AHP-CRITIC优化酸枣仁的拌蒸工艺.结果:最佳拌蒸工艺为酸枣叶加入量是酸枣仁的4倍,1层酸枣叶1层酸枣仁交替平铺,上锅蒸制3 h.结论:多指标结合AHP-CRITIC优选酸枣仁拌蒸工艺合理可行,可为酸枣叶拌蒸酸枣仁炮制工艺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酸枣仁酸枣叶拌蒸工艺正交设计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法

    变异系数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模型优选白附片降毒增效炮制工艺

    姚文燕刘宸张国彦黄壮壮...
    685-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AHP)复合加权联用TOPSIS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为白附片规范化炮制提供参考.方法:以煮制时间、浸漂时间和蒸制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穷举寻根法开展试验设计,以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水分、灰分和胆巴残留量为评价指标,以变异系数法-AHP复合加权计算权重系数,通过TOPSIS模型优选白附片炮制工艺参数.结果:白附片最优炮制工艺参数为煮制20 min、浸漂48 h、蒸制3 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白附片的规模化加工炮制提供参考.

    白附片炮制工艺灰分胆巴单酯型生物碱双酯型生物碱

    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王悦彤刘红波徐思宁唐志书...
    695-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30、50 kDa的超滤膜对黄芪水提物进行分离纯化处理,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的溶液理化性质、皂苷类成分保留性及其吸湿性、油水分配系数等的影响.同时,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考察超滤膜技术对黄芪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超滤膜技术可降低黄芪水提物溶液的浊度,显著改善溶液的澄明度.经不同超滤膜分离纯化处理后,黄芪水提物中黄芪甲苷保留率>90%,总皂苷类成分保留率>85%,其总皂苷纯度提高了14%~19%.超滤膜技术可降低黄芪水提物的吸湿性,提高其抗氧化活性,并影响其皂苷类成分的油水分配系数.综合考虑杂质去除、有效成分保留及抗氧化活性,30 kDa超滤膜对黄芪水提物的分离纯化效果较好.结论:超滤膜技术提高了黄芪水提物中皂苷类成分含量,增强了其生物活性,为中药的分离纯化提供了一种途径.

    黄芪超滤膜技术分离纯化理化性质抗氧化

    生石膏煎煮工艺对清肺排毒汤微粒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郡培施亚楠杨凡尹登科...
    702-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生石膏煎煮工艺对清肺排毒汤微粒体系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以生石膏的不同煎煮方式(直接煎、先煎、包煎、另煎)制备清肺排毒汤水煎剂及配方颗粒调配液,以830×g、3300×g、13 200×g的离心力通过梯度离心法分离各水煎剂和配方颗粒调配液中的固体微粒,对微粒体的粒径、电位、形貌、元素分布及蛋白质、多糖含量进行表征.结果:各水煎剂组和颗粒剂组微粒体的粒径均随着离心力的增大而递减,且水煎剂组微粒体粒径均大于颗粒剂组.各水煎剂组和颗粒剂组微粒体的电位始终为负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煎剂的制备方式与生石膏煎煮方式显著影响了清肺排毒汤微粒体形貌,生石膏直接煎和另煎组水煎剂微粒体呈现大小不一的球形和椭球形团聚形态,其中分散着片状和纤维状物质;生石膏先煎和包煎组水煎剂微粒体呈现网状结构;颗粒剂微粒体表呈不规律的块状堆积状态.各微粒体的主要元素为C、O和Ca,多糖含量高于蛋白质,但水煎剂组微粒体中多糖的含量均低于颗粒剂组微粒体.结论:共煎共煮形成的清肺排毒汤微粒体的粒径、电位、形貌、元素分布及蛋白质、多糖含量与配方颗粒调配液均不同,并且生石膏的煎煮工艺也会影响水煎剂微粒体的理化性质及物质形态.

    生石膏清肺排毒汤配方颗粒调配液煎煮工艺微粒体系理化性质

    甘草炮制品主要化学成分的比较及质量传递规律研究

    曾文莉李鹏跃代云桃秦雪梅...
    71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主要化学成分,研究其质量传递规律,为甘草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甘草饮片项下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中指标成分,计算其转移率;建立同时适用于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分析,标定共有峰并进行成分指认;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不同炮制品的差异性分析,找出主要差异性成分.结果:生甘草、炒甘草及蜜炙甘草中甘草苷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63%~2.75%、1.30%~4.87%、0.56%~2.36%,转移率为136.8%~226.3%(生甘草到炒甘草)、76.0%~96.2%(生甘草到蜜炙甘草);甘草酸的质量分数依次为2.07%~6.07%、3.70%~10.25%、1.71%~5.23%,转移率为157.1%~188.5%(生甘草到炒甘草)、78.0%~99.6%(生甘草到蜜炙甘草),上述转移率均位于均值的±30%.甘草炮制品的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高(0.958~0.996),标定共有峰15个,指认共有峰10个,分别为D-xylonic acid、芹糖甘草苷、甘草苷、6″-O-乙酰甘草苷、芹糖异甘草苷、芒柄花苷、异甘草苷、新异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酸.主成分分析显示生甘草、炒甘草、蜜炙甘草整体化学模式存在差异,主要差异成分有6个,包括甘草苷和甘草酸等.结论:不同甘草炮制品的化学指纹图谱相似度高,无法显示炮制引起的三者的差异性;但三者整体化学模式具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单个化学成分的含量变化,尤其是甘草苷和甘草酸,该结果为不同甘草炮制品的质量标准建立及其相关复方制剂的整体和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甘草炒甘草蜜炙甘草指纹图谱质量传递

    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探讨脉安颗粒质量差异

    周维维冀凤云王小永祝新华...
    720-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脉安颗粒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影响质量差异的特征化合物,探讨脉安颗粒质量差异.方法:收集19批脉安颗粒,分析并匹配指纹图谱,评价相似度;采用MetaboAnalyst 5.0在线分析系统及Simca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评价样品质量并找出影响样品质量的特征化合物.结果:建立了脉安颗粒HPLC指纹图谱,匹配21个共有峰,分别指认出8个化合物,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82~0.987.经分析,19批样品可分为3类,明确了影响脉安颗粒质量差异的特征成分.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可用于脉安颗粒质量综合评价及差异性成分分析,为其质量标准提升提供参考.

    脉安颗粒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质量评价差异性成分

    基于多组分定量联合PCA、OPLS-DA及EW-TOPSIS分析的癣湿药水综合质量评价

    冉令超卢立欣冯金鹰李志明...
    726-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癣湿药水多组分定量检测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联合熵权优劣解距离法(EW-TOPSIS)对多组分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评价其综合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Global Chromatography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同时测定12批癣湿药水中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欧前胡素、蛇床子素、异欧前胡素、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土荆皮丙酸、土荆皮乙酸、羟基-α-山椒素、羟基-β-山椒素、羟基-γ-山椒素含量,通过化学计量学和EW-TOPSIS对定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个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0%~100.09%(n=9,RSD<2.0%).PCA结果显示12批癣湿药水聚为3类;OPLS-DA结果表明蛇床子素、土荆皮乙酸、羟基-α-山椒素、升麻素、柠檬苦素和欧前胡素为癣湿药水差异特征标志物;EW-TOPSIS结果显示欧氏贴近度为0.188 7~0.692 0,不同企业间产品13个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所建立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癣湿药水质量的综合评价,多组分定量联合PCA、OPLS-DA及EW-TOPSIS亦可用于其他中药制剂检测及质量评价中.

    癣湿药水高效液相色谱法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熵权优劣解距离法

    补骨脂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杨秀伟许青霞吕倩和子超...
    733-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补骨脂是豆科植物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其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临床应用历史,广泛地用于心血管疾病、肾炎、骨质疏松和癌症等的治疗.植物化学研究显示,香豆素类、杂萜类和黄酮类是其主要化学成分.对补骨脂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临床更安全、有效地使用补骨脂和研究补骨脂现代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补骨脂化学成分香豆素类杂萜类黄酮类

    MTT法用于中药成分细胞毒性和增殖检测的干扰因素及控制措施

    褚皓天赵鹏田燕歌任周新...
    749-756页
    查看更多>>摘要: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具有操作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成分的细胞毒性和对细胞增殖影响等研究.然而,细胞的数量和密度、MTT浓度和作用时间等实验条件会干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另外,由于中药成分种类繁多而且化学结构复杂,可能导致吸收光谱漂移、形成近似检测波长的吸收峰及干扰细胞代谢的活性等,影响MTT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了影响MTT实验的实验条件、优化措施和质量控制,归类了检测需要注意的某些中药成分,总结了替代MTT法的其他实验及MTT与其他实验的联合应用,对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展望,期望为MTT法在中药成分相关实验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干扰因素中草药成分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优化措施替代方法

    动物药多肽的药效学与分子鉴定研究进展

    叶聪李国卫胡绮萍童培珍...
    757-7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物药在传统医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其临床应用和药理活性一直是研究的核心.其中,动物来源的蛋白质和肽被认定为其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肽类药物有望成为国际药物研发的新热点,动物药因富含潜在药效活性肽而成为备受关注的"宝库".通过综述现有相关文献,系统总结动物源药物中活性肽的药理功能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常见肽的分析鉴定和发现方法,特别强调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研究动物源药物肽类成分方面的应用策略和现状,及其在动物源药物中的肽成分研究中显示出的独特优势.该技术在动物源药物真伪鉴别、质量控制及潜在活性肽的筛选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为深入了解动物源药物的作用机制和推动肽类药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动物药活性肽肽鉴定液质联用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