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现代中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现代中药

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中国药材公司

赵润怀

月刊

1673-4890

zybjb@163.com

010-88468213,88468211

100195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中国现代中药/Journal Modern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以推进中药产业现代化为己任,宣传国家有关中药政策,传递科技与市场信息,研究探讨产业发展中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交流推广中药研发的技术成果和经验,力求为政府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科技研发教育等广大中药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和全方位服务。《中国现代中药》2012年对栏目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后的栏目分别为专稿、中药科技、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中药文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现状及相关问题思考

    戴忠刘静郭日新肖萌...
    1283-1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兜铃酸的安全性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是中药资源大国,马兜铃科马兜铃属和细辛属中药材均含有马兜铃酸类成分,这引起了人们对使用含马兜铃酸中药安全性的担忧.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回答了马兜铃酸的安全风险问题,国家也出台了多项措施控制马兜铃酸的安全风险.从化学、毒性、检测等多方面系统综述了含马兜铃酸中药的现状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可为其进一步研究和科学监管提供参考.

    马兜铃酸毒性中药检测限度

    UPLC-MS/MS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郭日新肖萌刘静戴忠...
    1294-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采用 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 1 mmol·L-1 乙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以标准曲线法计算样品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含量.结果:12 批双辛鼻窦炎颗粒中 9 批样品未检出马兜铃酸Ⅰ(检出限0.13 pg),3 批样品检出马兜铃酸Ⅰ,质量分数为 14.62~25.82 ng·g-1.所有样品均未检出马兜铃酸Ⅱ(检出限0.44 pg).结论:建立的UPLC-MS/MS同时测定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含量的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双辛鼻窦炎颗粒中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双辛鼻窦炎颗粒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含量测定

    UPLC-MS/MS测定九味羌活颗粒中7个马兜铃酸类成分

    李舒琪孙慧珠苏建王常顺...
    1300-1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九味羌活颗粒中 7 个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Velox PFPP 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 1 mmol·L-1 甲酸铵溶液(含0.05%甲酸,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 0.4 mL·min-1,柱温为 40℃,进样量为 1 μL,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7 个马兜铃酸类成分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7,加样回收率为 86.5%~112.2%;检出限为 0.05~0.31 ng·mL-1,定量限为 0.18~1.04 ng·mL-1.对 3 个企业 8 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检出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内酰胺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0~0.417、0.021~0.173 μg·g-1.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九味羌活颗粒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测定.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九味羌活颗粒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Ⅲa马兜铃酸Ⅳa马兜铃酸Ⅶa马兜铃酸Ⅲ马兜铃内酰胺

    UPLC-MS/MS同时测定通迪胶囊中的马兜铃酸Ⅰ和马兜铃酸Ⅱ

    梁晟孙辉丁野李文莉...
    1307-13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通迪胶囊中马兜铃酸Ⅰ(AA-Ⅰ)和 AA-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采用Shiseido Shim-pack velox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1.8 μm),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含甲酸铵,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0.3 mL·min-1,采用多反应监测,AA-Ⅰ以m/z 358.9→298.0(定量)和m/z 358.9→296.0(定性)为监测离子对;AA-Ⅱ以m/z 329.0→268.0(定量)和m/z 329.0→294.0(定性)为监测离子对,建立了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方法,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结果:AA-Ⅰ在 1.052 4~420.960 0 pg、AA-Ⅱ在 1.002~100.200 ng 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63%、92.34%,RSD 分别为 2.24%、1.49%,15 批样品中AA-Ⅰ和AA-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3.760~20.790、0.010~0.156 μg·g-1.结论:该方法灵敏、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测定通迪胶囊中AA-Ⅰ和AA-Ⅱ的含量,可为通迪胶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

    通迪胶囊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含量测定液相色谱-质谱法

    UPLC-MS/MS测定3种川芎茶调类制剂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

    李青苏晶丁慧宁
    1312-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川芎茶调丸、川芎茶调丸(浓缩丸)、川芎茶调颗粒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对不同剂型中马兜铃酸Ⅰ的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 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0.3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选择m/z 359.0→298.1 和 359.0→296.1 离子对进行监测,对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等进行验证的同时,对 3种剂型共 48批样品进行测定.结果:马兜铃酸Ⅰ在质量浓度为 2.96~295.82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 0.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3.36%、85.08%、90.13%,RSD分别为 10.04%、6.04%、11.85%,定量限为 0.040 6~0.157 7 μg·g-1.结论:该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线性关系良好,适用于川芎茶调类制剂中马兜铃酸Ⅰ的检测和分析;对于含有马兜铃酸类毒性成分中药的中药制剂更宜采用非原粉入药的方式.

    川芎茶调类制剂剂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马兜铃酸Ⅰ含量测定

    UPLC-MS/MS检测伤痛宁片中5个马兜铃酸成分

    张万青陈佩文刘潇潇戴忠...
    1319-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测定伤痛宁片中马兜铃酸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伤痛宁片中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马兜铃酸Ⅲa、马兜铃酸AA-Ⅳa、马兜铃内酰胺Ⅰ的含量.采用Agilentporoshell C18(100 mm×2.1 mm,2.7 μm)色谱柱,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进样量为 1 μL,以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计算伤痛宁片中 5 个马兜铃酸成分含量.结果:18 批样品中检出马兜铃酸Ⅰ质量分数为 0.01~0.05 mg·kg-1,马兜铃酸Ⅱ和马兜铃酸Ⅲa未检出,马兜铃酸AA-Ⅳa质量分数为 0.26~1.00 mg·kg-1,马兜铃内酰胺Ⅰ质量分数为 0.40~2.17 mg·kg-1.结论: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为伤痛宁片及含马兜铃酸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和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伤痛宁片马兜铃酸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质量控制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木香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及马兜铃酸Ⅱ的含量

    罗疆南李靖云王欢王子昕...
    1326-1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测定木香马兜铃中马兜铃酸Ⅰ(AA-Ⅰ)及AA-Ⅱ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SB-C18(100 mm×2.1 mm,2.7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含 5 mmol·L-1 甲酸铵),梯度洗脱,流速 0.3 mL·min-1,柱温 35℃,离子源为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为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结果:AA-Ⅰ在质量浓度为 1.036~207.310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AA-Ⅱ在质量浓度为1.1~110.0 ng·mL-1时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AA-Ⅰ的定量限、检测限分别为0.328 7、0.098 6 pg;AA-Ⅱ的定量限、检测限分别为 0.650 6、0.195 2 pg;AA-Ⅰ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 5.0%;AA-Ⅱ的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 5.0%;AA-Ⅰ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2.50%,RSD为 4.3%;AA-Ⅱ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104.97%,RSD为 3.7%.15批木香马兜铃药材中 1批未检出AA-Ⅰ,8批未检出AA-Ⅱ,其余批次的AA-Ⅰ质量分数为 5.94×10-4~2.86 mg·g-1,AA-Ⅱ质量分数为 0.09~0.50 mg·g-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木香马兜铃中AA-Ⅰ及AA-Ⅱ的含量测定.

    马兜铃酸Ⅰ马兜铃酸Ⅱ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木香马兜铃含量测定

    酸枣仁产业现状和发展建议

    甘家霞李豆豆苏金瑞郭宝林...
    1332-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失眠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常见睡眠障碍性疾病,极大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酸枣仁是常用的具有养心安神、改善睡眠功效的药食同源中药,是治疗失眠类中成药及保健品的必备药味.然而,野生资源锐减、种植技术落后、基于品质的品种选育滞后等问题限制了酸枣仁产业的发展.概述酸枣的分布、产区、采收加工和质量现状,介绍酸枣的栽培技术和国内种植情况,提出保护种质资源、发展枣树嫁接酸枣、加强野生种质品质评价和高品质新品种选育、研发推广干法脱枣肉加工方法等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酸枣仁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酸枣仁产业种植技术采收加工发展建议

    黄精霉变过程中麦角甾醇变化规律及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快速预测模型研究

    拱健婷于淑琳徐媛媛赵艺萌...
    1337-1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麦角甾醇是霉变相关的重要指标之一,探索建立一种麦角甾醇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采用人工模拟培养获取不同霉变程度的黄精样品;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开展黄精外观性状的观察、鉴定与分类;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麦角甾醇含量测定;通过电子鼻技术实现黄精气味的数字化检测.结果:共制备得到 35 份不同霉变程度的黄精样品;感官评价将黄精样品分为未霉变、轻微霉变和严重霉变 3 个阶段;35 份黄精样品中麦角甾醇质量分数为 0~90.435 6 mg·kg-1,随着黄精霉变程度增加而上升;电子鼻的 18 根传感器中,S1~S16 均表现出随着黄精霉变程度加深其最大响应值的绝对值降低,S18 则相反,其最大响应值随着黄精霉变程度增加而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麦角甾醇含量与S1、S7~S16 响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2~S6、S17、S18 响应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建立了回归方程Y=67.577-78.453X(r=0.634),其中Y为麦角甾醇含量、X为传感器PA/2 最大响应值.结论:黄精的气味与其内在的化学成分麦角甾醇密切相关,电子鼻技术联合回归分析能为初步预测黄精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提供一种可行、有效的方法.

    黄精电子鼻麦角甾醇霉变回归分析

    桑源中药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及质量控制分析

    张茜茜彭玉林超李雪梅...
    1345-1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桑源中药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并分析其质量控制现状.方法:构建桑源中药保健食品数据库,对其保健功能进行统计,运用频数、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等分析主要保健功能组方规律,结合文献分析其质量控制现状.结果:桑源中药保健食品中,以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缓解体力疲劳的桑椹保健食品和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桑叶保健食品为主.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的桑椹保健食品中,代表性组合为桑椹-黄精-黄芪;在缓解体力疲劳的桑椹保健食品中,代表性组合为桑椹-山药-覆盆子;在有助于维持血糖健康水平的桑叶保健食品中,代表性组合为桑叶-玉竹-山药;三类桑源中药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均涉及总皂苷、粗多糖、总黄酮.结论:桑源中药保健食品的组方规律基本符合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研究可为产品研发提供思路,其质量控制成分的研究有待深入,其中桑白皮、桑枝保健食品开发力度有待增强.

    桑源中药保健食品组方规律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