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药药理与临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药药理与临床
中药药理与临床

邓文龙

双月刊

1001-859X

zyyl707@163.com

028-85234707

610041

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51号

中药药理与临床/Journal Pharmacology and Clinic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为双月刊,每期16开48页,是由中国药理学会主办的国内外唯一一家中药药理的专门学术刊物,1985年创刊。辟有治法研究、名方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探讨、学术争鸣、综述等栏目。主要刊载有关中药理学和临床治疗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不仅是国内外中药药理学学术交流的主要场所,而且因其突出的导向、示范性和样板作用,成为我国中药药理学的代表性权威刊物,在促进中药药理学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西洋参"久制"及药性比较研究

    谭娟娟杨玉婷杨紫琪刘小康...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确定西洋参"久制"时间,说明西洋参"久制"品的药性变化。方法:制备系列西洋参"久制"(0~48 h)样品,UHPLC-Q-Orbitrap/MS分析西洋参"久制"样品的皂苷组成,SPSS聚类分析确定西洋参"久制"时间,OPLS-DA筛选西洋参"久制"前后主要差异皂苷成分。SD雄性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干姜5 g/kg组(热性药对照)、生地5 g/kg组(凉性药对照)、西洋参、西洋参"久制"品1 g/kg组。每日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蒸馏水,连续14 d,记录各组大鼠体质量、肛温、平均摄食及饮水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腺苷酸激酶(ADK)、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K)、去甲肾上腺素(NE)、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含量。熵权法计算药性综合评分,比较西洋参与西洋参"久制"品的药性差异,探讨人参皂苷与西洋参"久制"寒热药性的相关性。结果:西洋参"久制"时间节点为15 h,西洋参"久制"品与西洋参比较,确定了10个人参皂苷差异成分,分别是Rg3(S)、Rg4、Rg3(R)、Re、Rg5、m-Rb1、Rk1、Rg6、Rg1、m-Rd。西洋参"久制"组大鼠的体质量、平均摄食量、饮水量和肛温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NE、PEPCK和ADK的含量显著高于西洋参组(P<0。01)。熵权法综合药性评分正常对照组为0。2827,干姜组为0。3569,生地组为0。0463,西洋参组为0。0807,西洋参"久制"品组为0。2333。西洋参"久制"品的药性转变可能与人参皂苷Rg3(S)、Rg4、Rg3(R)、Rg5、Rk1、Rg6升高以及Re、m-Rb1、Rg1、m-Rd的减少有关。结论:西洋参"久制"时间应≥15 h,药性由凉性转为平性。

    西洋参西洋参"久制"熵权法药性成分腺苷酸激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去甲肾上腺素

    乌梅对脾虚泄泻模型大鼠的作用研究

    王季俊曹灿李玲玲崔瑛...
    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乌梅对脾虚泄泻模型大鼠的止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灌胃大黄水煎液复制脾虚泄泻大鼠模型,给予乌梅水煎液或蒙脱石散干预5 d,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评判大鼠布里斯托(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测定大鼠稀便率、大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胃残留率;测定血清胃动素(MLT)、胃泌素(GAS)和结肠中Na+-K+-ATP酶含量;观察结肠病理切片;免疫荧光法检测结肠水通道蛋白3(AQP3)、AQP4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稀溏明显,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稀便率和大便含水率均显著升高,体质量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胃残留率显著降低,血清MTL含量明显升高,血清GAS含量显著降低,结肠Na+-K+-ATP酶含量显著降低(P<0。01),光镜下可见结肠组织明显的炎症浸润改变、黏膜缺损与腺体结构分离,结肠AQP3、AQP4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乌梅各剂量组大鼠粪便稀溏好转,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稀便率和大便含水率显著降低,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胃残留率显著增加(P<0。01),血清MTL、GAS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肠Na+-K+-ATP酶含量、结肠AQP4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光镜下可见结肠组织增生及黏膜损伤改善;乌梅水煎液10 g/kg组体质量明显升高(P<0。05),乌梅水煎液2。5、5 g/kg组结肠AQP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乌梅对脾虚泄泻大鼠有显著止泻作用,其具体机制与降低MLT、GAS含量,抑制胃肠运动亢进;调节Na+-K+-ATP酶活性,增强AQP3、AQP4表达,降低大便含水率;改善粘膜损伤,改善炎症浸润表现等有关。

    乌梅涩肠止泻脾虚泄泻水通道蛋白

    基于网络毒理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黄芪减雷公藤肾毒性机制

    吴溪吴德玲魏良兵刘涛...
    83-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网络毒理学筛选雷公藤致肾毒性靶点,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黄芪减雷公藤肾毒性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动物实验验证。方法:在OMIM、PharmGKB、GeneCards收集肾毒性相关靶点,在CTD检索雷公藤肾毒性靶点,Venny2。1。0获得雷公藤肾毒性交集靶点;检索TCMSP、ETCM、以及文献补充收集黄芪成分,Swiss Target Prediction收集黄芪成分作用靶点,Ven-ny2。1。0获得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3。9。1构建网络图;利用Metascape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Autodock4。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预测结果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收集黄芪化学成分46个、雷公藤致肾毒性靶点425个、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潜在靶点83个。富集分析发现共同靶点主要参与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细胞迁移、细胞运动等生物工程。KEGG信号通路排除广泛通路后主要富集于AGE-RAGE、HIF-1、C型凝集素受体、IL-17、PI3K/AKT等信号通路。PPI结果显示AKT1、IL6、VEGFA可能是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的核心靶点,其中AKT1为最重要的核心靶点。"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结果显示异鼠李素、华良姜素、山柰酚、槲皮素、3-羟基-9,10-二甲氧基紫檀烷可能是黄芪干预雷公藤肾毒性的核心成分。分子对接结果发现黄芪中以上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后,均与AKT1结合最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大鼠出现急性肾损伤病理表现,血清SCr、BUN含量显著升高(P<0。01),雷公藤水提物能够明显下调Pi3k、Akt mRNA表达,而配伍黄芪水提物后能够上调其表达。结论:黄芪中核心成分可能作用于AKT1核心靶点,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发挥干预雷公藤肾毒性的作用。

    黄芪雷公藤网络毒理学和网络药理学肾毒性机制

    毓麟珠方联合调和阴阳针刺法对波塞冬第四分组行IVF-ET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观察

    何啸兰周月希刘莉姜柳...
    89-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毓麟珠方联合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波塞冬第四分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临床观察。方法:选择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欲行IVF-ET的波塞冬第四分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6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给予地屈孕酮片治疗,对照组给予调和阴阳针刺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毓麟珠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血清细胞因子[即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环氧合酶-2(COX-2)]浓度水平、血清生殖激素水平;B超观察基础窦卵泡数、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促排情况(Gn天数、Gn剂量、获卵数、MII卵数、获卵率、MII卵率)、评价IVF-ET结局指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3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2%(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促卵泡激素(FSH)、血清ICAM-1、COX-2含量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FSH、HG活力、血清ICAM-1、COX-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基础窦卵泡数、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基础窦卵泡数、卵巢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促排后的获卵数、获卵率、MII卵数、MII卵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毓麟珠方联合调和阴阳针刺法治疗波塞冬第四分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毓麟珠方调和阴阳针刺波塞冬标准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8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儿童流感的网状Meta分析

    赵晓娟王永静黄光亮崔文彦...
    93-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评价8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搜集口服中成药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流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信息、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Stata 16。0及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63篇,总样本量7537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累积概率排序为:小儿牛黄清心散>板蓝根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连花清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抗感颗粒>四季抗病毒合剂;发热缓解时间SUCRA累积概率排序为:板蓝根颗粒>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牛黄清心散>四季抗病毒合剂>蓝芩口服液>连花清瘟>抗感颗粒;咳嗽缓解时间SU-CRA累积概率排序为:四季抗病毒合剂>蓝芩口服液>板蓝根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连花清瘟>小儿牛黄清心散>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安全性事件SUCRA累积概率排序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牛黄清心散>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合剂>连花清瘟。结论:8种口服中成药联合应用奥司他韦均能有效治疗儿童流感,各有特点及侧重。

    口服中成药流行性感冒儿童网状Meta分析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出血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宋文硕牛岳关运祥钱仁义...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及PubMed、Emba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从建库到2021年9月收录有关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ev Man 5。4数据分析,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分级采用GRADE系统。结果:共检索文献192篇,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共1435例脑出血患者,其中试验组718例,对照组71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同内科保守治疗相比,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①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21,95%CI[1。14,1。29],P<0。01);②能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D=-5。36,95%CI[-6。90,-3。81],P<0。01;MD=-4。41,95%CI[-5。23,-3。60],P<0。01);③能减小脑血肿体积(MD=-4。13,95%CI[-5。75,-2。51],P<0。01);④能减小脑水肿体积(MD=-4。34,95%CI[-5。78,-2。90],P<0。01);⑤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MD=11。99,95%CI[9。85,14。13],P<0。01);⑥能改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D=5。33,95%CI[2。53,8。13],P<0。01);⑦能降低hs-CRP(MD=-6。03,95%CI[-10。26,-1。81],P<0。01;IL-6的MD=-8。56,95%CI[-15。92,-1。20],P<0。05;IL-8[MD=-10。99,95%CI[-13。14,-8。85],P<0。01];TNF-α[MD=-18。26,95%CI[-34。31,-2。22],P<0。05)];⑧在安全性方面,未发现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有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手术治疗相比,联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①能提高临床有效率(RR=1。30,95%CI[1。21,1。51],P<0。01);②能提高卒中专用生活质量(SS-QOL)(MD=23。14,95%CI[14。06,32。21],P<0。01);③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MD=11。39,95%CI[5。34,17。43],P<0。01);④能降低炎症指标hs-CRP(MD=-0。66,95%CI[-0。95,-0。37],P<0。01;IL-6[MD=-14。97,95%CI[-19。97,-9。98],P<0。01)];TNF-α[MD=-16。12,95%CI[-20。68,-11。56],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或手术治疗,对脑出血均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卒中生活质量、改善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降低脑水肿、脑血肿体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炎症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银杏叶提取物脑出血Meta分析脑水肿认知炎症因子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证特点的肺结核动物模型分析

    孟驿佳康乐狄培琰陈建威...
    109-11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依据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病证特点,通过查询以知网、PubMed为主的数据库,对肺结核中西医动物模型进行总结。在肺结核临床病证的基础上分析动物模型与中西医临床病症的吻合度,分析不同造模方法的优缺点,并为中西医病证动物模型提供建议和思路。总结发现:现有肺结核动物模型主要以西医临床指标为主,如:咯血症状和肺组织病理呈现干酪样坏死,甚少与中医肺痨的辨证分型相结合。在动物模型中未见肺痨中医临床病证的造模方法。

    肺结核动物模型中西医临床病证

    从低度炎症角度论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关性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高永泽苏海霞张晓刚尉戎戎...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研究发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肠易激综合征(IBS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中最为常见的类型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明确。对症治疗时短期药物疗效尚可,但长期效果不佳,停药后易反复。近年来,中医药被证明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临床疗效显著,中医药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的治疗机制可以通过降低肠道低度炎症,缓解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结合目前最新专家共识认为低度炎症是影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病机制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尝试从不同角度归纳总结低度炎症对于IBS-D的影响,发现其潜在的干预机制和治疗价值,为中西医结合治疗IBS-D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低度炎症中医药综述

    中药干预膜性肾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张新丽王彩红魏晓涛李建省...
    121-12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之一。当前临床上常用来治疗MN的是激素类、免疫抑制类、细胞毒素类等药物,因其不良反应多、副作用大、复发率高广受诟病,因此更新当前治疗药物和治疗策略意义重大。既往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κB(NF-κB)、核因子E相关因子2(Nrf2)/血红蛋白氧合酶-1(HO-1))、调控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增殖、分化相关信号通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及调控细胞自噬相关信号通路[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mTOR等信号通路]均与MN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众多研究证实,中药可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调控IgG等免疫复合物沉积、改善足细胞损伤、提高足细胞自噬、减轻MN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达到防治MN的目的,并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作用靶点多、复发率低、疗效确切的优势,能够更新当前MN治疗的药物和治疗策略。基于此,本文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以期通过阐述上述相关信号通路在MN发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中药干预MN相关信号通路防治MN的最新研究进展,为MN防治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同时为临床上运用中医药防治MN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膜性肾病肾病综合征足细胞中医药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