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学报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学报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匡海学

双月刊

1002-2392

zyyxbhl@sina.com

0451-82117809,0451-82193044,82195301

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中医药学报/Journal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大型中医药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来源期刊,国际连续出版物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多次被评为全国及省优秀科技期刊,多次选入国际书展,为国内权威数据和文摘杂志的固定收录期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荣誉标志。本刊以振兴中医药学术,交流中医药科研、临床、教学及中西医结合的经验及成果为宗旨,辟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临床报道、中药研究、方剂研究、名医经验、临证心得、针灸经络、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医籍探析、综述、学术争鸣等栏目,并可根据需要增设新栏目,是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的专业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从辨病走向辨证——从黄疸分类的演变谈中医学诊疗模式的变迁

    付广威桑希生程伟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对黄疸的分类经历了辨病分类、辨病与辨症分类并行、辨证分类兴起并成为主体三个历史阶段.金元以前,中医辨治黄疸主要有以病为纲下的辨证论治以及单纯辨症两种方式;金元以后,黄疸的辨治逐渐脱离了疾病的主体,走向单纯的辨证论治.通过对黄疸辨治由辨病转向辨证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医学诊疗模式的变迁,更好地把握中医学的病证关系、明晰中医病名与病症概念混淆等问题的内在原因.回溯、挖掘中医辨病的理论与经验,结合现代研究进行深入解析,有助于中医学在当代的创新与发展.

    黄疸分类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

    桔梗抑制支原体肺炎上皮间质转化的机制研究

    胡鹏蒙艳丽唐静王晓溪...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桔梗对肺炎支原体感染Beas-2B细胞和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Beas-2B细胞分组,建立支原体肺炎模型,给药1 d.细胞HE染色观察各组细胞生长状态;MTT和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情况.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奇霉素组、桔梗高剂量组、桔梗中剂量组、桔梗低剂量组,每组10只.滴鼻法建立小鼠支原体肺炎模型,HE染色观察肺部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AQP1、Wnt-5α、β-catenin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 SOD、TNF-α、IL-6 水平;RT-PCR 检测 AQP1 抑制剂对 Beas-2B 细胞 AQP1、Wnt-5α、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模型组Beas-2B细胞失去原有细胞形态,数量减少;小鼠肺组织AQP1蛋白和mRNA表达量降低(P<0.05,P<0.01),Wnt-5α、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量升高(P<0.05,P<0.01);血清SOD表达量下降(P<0.01),血清TNF-α、IL-6表达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桔梗显著改善Beas-2B细胞的生长状态;小鼠肺组织AQP1蛋白和mRNA表达量升高(P<0.05,P<0.01),Wnt-5α、β-catenin 蛋白和 mRNA 表达量降低(P<0.05,P<0.01),血清 SOD均升高而TNF-α、IL-6表达量均下降(P<0.05,P<0.01);与空白组相比,AQP1抑制剂抑制Beas-2B 细胞 AQP1 的 mRNA 表达量(P<0.01),上调 Wnt-5α、β-catenin 的 mRNA 表达量(P<0.05).结论:桔梗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AQP1的表达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组织上皮间质转化发挥抑制作用,进而保护肺组织.

    桔梗AQP1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肺炎支原体肺炎Beas-2B细胞

    槲皮素联合木犀草素对大肠癌细胞凋亡和β-catenin及其靶基因的作用

    邬世威陈锦芳师子曼胡兵...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及其联合使用对CT26大肠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槲皮素组(QCT)、木犀草素组(LTL)和联合组(QCT+LTL),分别给予等体积DMSO、槲皮素、木犀草素及槲皮素联合木犀草素处理CT26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酶底物试剂盒检测Caspases活性;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及其下游c-Myc、Cyclin D1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槲皮素和木犀草素治疗可抑制CT2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伴随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活性增强,同时还可抑制 β-catenin、c-Myc、Cyclin D1 及 Survivin 蛋白表达(P<0.05,P<0.01).槲皮素和木犀草素联合可增强对CT26细胞的作用.结论: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可抑制CT26大肠癌生长,诱导细胞凋亡,两药联合作用显著优于单药,其机制与下调β-catenin、c-Myc、Cyclin D1及Survivin 表达,活化 Caspase-3、Caspase-8 和 Caspase-9 相关.

    槲皮素木犀草素大肠癌细胞增殖细胞凋亡β-catenin

    地黄益智方保护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

    张彤安红梅张立敏
    20-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地黄益智方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中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探讨其对PC12细胞的潜在保护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地黄益智方预处理PC12细胞,然后用H2O2诱导氧化应激损伤.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100 mg/mL的地黄益智方处理H2O2损伤的PC 12细胞,质谱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并对其进行GO富集分析、KEGG富集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地黄益智方预处理PC12细胞可改善H2O2损伤诱导的SOD、GSH-Px、GR抗氧化酶活性和细胞内GSH的水平降低(P<0.05,P<0.01);降低MDA、8-OHdG含量及细胞凋亡(P<0.05,P<0.01).地黄益智方作用后,H2O2损伤的PC12细胞有58个差异蛋白表达.相较于模型组,地黄益智方组中有18个蛋白表达发生上调,40个蛋白表达发生下调.差异蛋白涉及调节氧化应激反应、调节蛋白质磷酸化和调节肽反应等生物过程及调控细胞铁死亡通路、线粒体自噬通路等信号通路的表达.地黄益智方可通过调节GPX4、GPX1、Jun等蛋白改善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损伤.结论:地黄益智方可以减轻H2O2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筛选出的差异蛋白为探究地黄益智方防治AD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靶点——铁死亡通路.

    地黄益智方阿尔茨海默病PC12氧化应激蛋白质组学

    基于TLR2/NF-κB信号通路探讨茵陈清肺颗粒对肺炎支原体肺炎小鼠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王睿昊张葆青贾广媛周旭...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茵陈清肺颗粒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作用机制和有效靶点.方法:选取SPF级BALB/c小鼠36只,普通饲料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组,剩余30只采用肺炎支原体(MP)菌液滴鼻联合高脂饮食和外环境法建立湿热闭肺证模型.成功建立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奇霉素组(给予阿奇霉素90.1 mg·kg-1·d-1)、茵陈清肺颗粒高(8.109 g·kg-1·d-1、)、中(5.406 g·kg-1·d-1)、低剂量组(2.703 g·kg-1·d-1),模型组及空白组灌服等体积0.9%生理盐水.给药3 d后,在末次给药4 h后取材,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RT-qPCR技术检测肺组织TLR2、MyD88、NF-κB p65 mRNA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肺组织 TLR2、MyD88、NF-κB p65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空白组可见肺泡结构清晰,模型组出现肺实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内大量出血,各给药组均能改善小鼠肺组织病变、细胞浸润及炎症程度.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LR2、MyD88以及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茵陈清肺颗粒低剂量组NF-κB p65外,其余给药组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茵陈清肺颗粒高剂量组TLR2 mRNA表达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TLR2、MyD88以及NF-κB 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除茵陈清肺颗粒中剂量组MyD88、NF-κBp65蛋白表达外,其他给药组通路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茵陈清肺颗粒能明显改善MP小鼠肺组织炎性症状,其机制可能与抑制 TLR2/NF-κB信号通路相关.

    TLR2/NF-κB肺炎支原体肺炎祛湿通络茵陈清肺颗粒

    基于TLR4/MyD88/NF-κB通路探讨加味过敏煎对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小鼠的抗炎机制

    杨爽王亚楠黄燕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加味过敏煎对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小鼠的干预作用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组)、中药组(加味过敏煎组,6.3 g·kg-1)、西药组(匹多莫德联合氨茶碱组,给予匹多莫德0.0378 g·kg-1+氨茶碱0.2 g·kg-1),每组10只.采用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凝胶佐剂结合OVA雾化激发的方法建立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滴鼻建立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雾化激发前30 min灌胃给药,连续给药7 d后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gE、IL-4、IL-5、IL-13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组支气管结构重度异常,部分支气管上皮细胞脱落,其中还有大量蛋白黏液渗出,支气管周围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壁明显增厚,肺泡萎缩;血清中IgE、IL-4、IL-5、IL-13水平升高(P<0.01);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组相比,加味过敏煎组小鼠支气管结构正常,肺泡壁增厚情况显著改善,炎性细胞浸润减轻;血清中IgE、IL-4、IL-5、IL-13 水平显著下降(P<0.01);TLR4、MyD88、p-NF-κB p65 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加味过敏煎可改善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通路有关.

    抗生素加重过敏性哮喘TLR4/MyD88/NF-κB通路气道炎症加味过敏煎

    酶法提取桑葚总黄酮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王维陈静侯少平奚军伟...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选酶法提取桑葚总黄酮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方法:以料液比、酶解时间、乙醇浓度、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以桑葚总黄酮的提取率为指标,用响应面法优选最佳工艺;并对其体外DP-PH、ABTS自由基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在固定酶解温度为50 ℃、pH为3.5时优选果胶酶加入量10%的条件下,当液料比25 mL/g,酶解时间59 min,乙醇浓度56%,超声功率60 W时,桑葚总黄酮实际提取率为3.165%,与预测值3.168%极为接近(RSD=0.103%);抗氧化试验表明,桑葚总黄酮对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在0.05~0.25 mg/mL测试浓度内,均随浓度增大清除率增强,与阳性对照Vc清除率极为接近.结论:桑葚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本研究可为桑葚药食两用药材资源在医药、食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桑葚总黄酮果胶酶超声辅助提取抗氧化作用

    盐地碱蓬乙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丁献瑞谢文丽付先军绪扩...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盐地碱蓬(Suaeda salsa L.)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基于斑马鱼模型评价其心脏保护活性.方法:盐地碱蓬经85%乙醇回流提取,浸膏依次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再将乙酸乙酯部位依次经硅胶柱、LH-20型凝胶柱以及C18型制备柱等进行系统分离;采用NMR和HRESIMS等技术鉴定化学结构;采用盐酸维拉帕米构建斑马鱼心脏损伤模型,并评价化合物对斑马鱼心包水肿和静脉瘀血面积的影响.结果:共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木犀草素(2)、芹菜素(3)、N-反式-阿魏酰酪胺(4)、阿魏酸甲酯(5)、反式阿魏酸(6)、对羟基肉桂酸(7)、香草酸(8)、原儿茶酸(9)、原儿茶醛(10)、对羟基苯甲酸(11).100 μg/mL和50 μg/mL浓度的化合物6和8可显著改善盐酸维拉帕米诱导的心脏损伤.结论:化合物3~5、7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8的心脏保护活性机制可进一步进行研究.

    盐地碱蓬滨海植物斑马鱼心脏保护分离鉴定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结合24h眼压曲线探析青风内障证治

    孙文英杨薇张丽霞陈曦...
    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是在顾植山教授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指导下,结合六经辨证、六脉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象态辨证、运气辨证等多种辨证方式进行针刺的一种方法.开阖枢理论是对人体三阴三阳之气升降出入状态的概括,从开阖枢角度,青风内障的病机可概括为开机不利、阖机不利、枢机不利.开机不利,当辨太阳或太阴开机不利;阖机不利,当辨厥阴阖之太过、厥阴阖之不足或阳明阖之太过、阳明阖之不足;枢机不利,当辨少阴枢机不利或少阳枢机不利.此外,导师解晓斌主任医师将24 h眼压曲线与"六经病欲解时"相结合,以眼压峰值的时间节点对应"六经病欲解时"的病变之经来辨时定经.临证以开阖枢理论结合24 h眼压曲线为指导,采用龙砂开阖六气针法,通过辨时定经、辨证定经来明确青风内障所主之经,指导青风内障的临床诊治.

    青风内障龙砂开阖六气针法开阖枢24h眼压曲线六经病欲解时

    六味地黄丸在儿科中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临床应用分析

    荣红国巩舒扬张馨月颜熠...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六味地黄丸在儿科中的历史沿革与现代临床应用.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在中华医典、中医典海及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六味地黄丸在儿科应用的文献,分析六味地黄丸历史源流、方药组成、功效主治和现代临床应用等.从宋代至清代,用药剂量上,六味地黄丸中泽泻、牡丹皮、茯苓三味药用量有增加,而熟地黄、山药、山茱萸三味药用量基本不变;功效上,从宋代以补益肝肾为主到明清补益与清热并重;临床适应证上,主治病症越来越广泛.现代临床应用方面,六味地黄丸在儿科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较多,其次为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综上所述,通过对六味地黄丸在儿科应用的古今文献考证研究,以期为六味地黄丸更广泛的临床运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六味地黄丸历史沿革中医古籍文献研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