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破血逐瘀理论探讨中药水蛭及其复方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谢兴文王小强徐世红李楷...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是临床中比较难治疗的疾病,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中药作为天然药物,具有不良反应少、遗传毒性低等优点,可以在治疗肿瘤疾病的同时对机体功能从根本上进行调理,通过查阅文献发现破血逐瘀药物,如三棱、莪术、水蛭、斑蝥等用于治疗肿瘤疗效确切,基于此,从破血逐瘀理论出发,分析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破血逐瘀治则,总结水蛭临床治疗肿瘤的部分作用机制,旨在为临床诊疗该疾病提供参考及研究方向。

    破血逐瘀肿瘤水蛭带瘤生存作用机制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项多中心真实世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高天奇臧凝子王梅王天娇...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多中心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评价益气固表解毒合剂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12月10日—2023年2月28日在辽宁省7家定点医院购买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者472例及其未服药但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配偶家属124例。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式,观察受访者在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的比例及各个症状发生率,对比服药组与未服药组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发生率、症状评分及持续时间。结果 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的受访者平均(55。76±17。91)岁,51。91%的受访者为退离休人员,55。30%的受访者在服用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后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临床症状,服药组较未服药组患者发热、乏力、咽痛症状发生率降低(P<0。05);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评分降低,症状持续时间缩短(P<0。05)。结论 益气固表解毒合剂可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可减轻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症状。

    新冠病毒感染益气固表解毒合剂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数据科学的中医临床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王舒怡杨杰田雨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科学的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疗法为当前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为了解中医四诊数字化信息采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并为进一步构建完善真实世界中医药数据科学的研究提供依据,结合近20年的文献,概述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以及四诊合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的采集设备和数据处理软件平台等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研究现状。其中望诊数字化信息获取主要体现为面诊、舌诊与目诊的数字化,闻诊为声诊、嗅诊的数字化,问诊为临床电子病历、量表与问诊系统研发的数字化,切诊主要从脉波数字化理论标准化研究、脉象传感器与脉诊设备的使用场景论述。最后,结合中医四诊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对采集信息的智能设备方面和四诊信息融合与应用于临床诊疗两个方面的缺陷与不足进行总结与展望,期望能够为今后的四诊数字化提供思路与启发。数据科学与中医药的结合将更有利于中医的传承创新与长远发展,信息采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中医四诊的过程中,使中医诊疗技术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中医整体治疗水平并为保障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中医药数据科学中医四诊数字化技术信息采集

    中医智能诊疗机器人的临床应用研究

    孙艳秋燕燕李思思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立足于各类人工智能算法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主要介绍传统机器学习算法以及近年来新兴的深度学习算法与中医四诊相契合的场景;探索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医诊断过程,以进一步推动中医的客观化、定量化发展的智能诊疗机器人设计。针对中国目前中医诊疗仪器在临床领域研发应用现状,引入机器人技术,以促进中医诊疗仪器创新发展,推动中医理论研究与诊疗技术的协同发展,使中医诊疗技术在提高人民健康和生活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中医药人工智能临床应用

    岗梅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蔡家瀚翁浪仁齐英何子骥...
    24-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梅为冬青属植物梅叶冬青的干燥根及茎,是岭南凉茶的主要原料之一。其化学成分以三萜、酚酸、多糖、挥发油等为主,具有抗炎解热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补体、抗溃疡、抗阿尔茨海默病等广泛药理作用,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然其质量标准和质量评价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在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研究进行归纳概述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理论,从成分特有性、变化性、有效性、可测性四个方面对岗梅的质量标志物进行分析与讨论,认为岗梅的三萜类和酚酸类成分可作为岗梅的质量标志物,以期为岗梅质量评价体系的规范与完善提供参考。

    岗梅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控制质量标志物

    生姜两种提取物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孙洋洋赵宁柏冬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的差异,从而研究生姜的药效物质基础以及为指导生姜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比较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的解热作用差异;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比较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差异;通过对比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大小,从而比较其抗氧化作用的差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总多糖的含量;采用BCA蛋白浓度检测法(bicinchoninic acid)测定生姜水提和绞汁两种提取物中总蛋白的含量。结果 生姜水提物对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体温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而生姜绞汁提取物能显著改善酵母致热的大鼠模型(P<0。05);生姜水提物对二甲苯导致小鼠耳肿胀的模型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5),而生姜绞汁提取物的改善作用不明显(P>0。05);阳性对照药物维生素C、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9。68%、78。36%和76。52%;生姜水提物中的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含量分别为0。259 6 mg/g,0。027 18 mg/g和0。026 79 mg/g,生姜绞汁中的6-姜酚、8-姜酚和10-姜酚的含量分别为0。161 3 mg/g、0。020 82 mg/g和0。034 99 mg/g;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中总多糖含量分别为1。790 mg/g和1。390 mg/g;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中总蛋白含量分别为9。90 mg/g和7。840 mg/g。结论 生姜水提物的解热作用不及生姜绞汁提取物,但生姜水提物的抗炎作用要明显优于生姜绞汁提取物,生姜水提物和生姜绞汁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因此,生姜临床应用时,发挥其解热作用时应选用其绞汁提取物,发挥其抗炎作用时可选用其水提物,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时两种提取物均可。生姜水提物中6-姜酚、8-姜酚、总多糖和总蛋白的含量比生姜绞汁提取物相对较多,而10-姜酚的含量比生姜绞汁提取物相对较少,两种提取物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是其不同临床应用的物质基础。

    解热抗炎抗氧化6-姜酚8-姜酚10-姜酚生姜总多糖生姜总蛋白

    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杨瑜善冯晓桃邢楠楠
    4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瘀血贯穿于脂质代谢紊乱发展全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瘀血阻滞是脂质代谢紊乱重要病机。从瘀论治能有效治疗脂质代谢紊乱,其潜在药理作用机制包括抑制肠道脂质消化吸收、增加脂质排泄;限制肝脏和脂肪组织脂质合成,促进脂质氧化利用和白色脂肪棕色化,减轻脂质沉积;调控肝脏、巨噬细胞、脂肪细胞等脂质转运和血脂运输,减少细胞脂质含量。此外,从瘀论治还能通过以下途径改善包括肝脏、脂肪组织在内的脂质代谢:调节肠道微生物,改善肠道渗透性和恢复肠壁完整性;通过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等途径而抗氧化;调节免疫细胞、抑制炎症细胞趋化和极化、控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κB,NF-κB)信号通路和 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而改善炎症反应;通过改善自噬而影响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探讨有关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的药理作用机制,这将有助于为临床推广应用从瘀论治脂质代谢紊乱提供新策略和科学依据。

    脂质代谢血瘀证活血化瘀作用机制

    肉苁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王璐吴丽娥贾建新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滋补强身等;现代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凋亡、调控自噬、增强体力和抗疲劳、改善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肉苁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发生常伴随着脑水肿、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肉苁蓉提取物肉苁蓉总苷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及凋亡,减少脑梗死面积,对CIRI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肉苁蓉可以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行为异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能够抑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减轻神经毒性作用,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目前肉苁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其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肉苁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变性病

    (-)-表儿茶素通过调控A549R细胞自噬改善放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黄梅芳王俊峰岳军李田芊...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通过联合放疗(Radiotherapy,RT)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构建放疗抵抗株A549R。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C3Ⅱ/Ⅰ)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leaved Caspase-3和LC3的表达。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染色检测自噬体的形成。结果 EC联合RT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Beclin和LC3 Ⅱ/Ⅰ的表达,而加入自噬抑制剂(Chloroquine,CQ)或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MHY1485处理后部分减弱了 EC联合RT处理对细胞的作用。结论 EC可作为放疗增敏剂,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诱导A549R细胞自噬和凋亡改善放疗敏感性。

    非小细胞肺癌(-)-表儿茶素放疗增敏剂自噬mTOR信号通路

    α-常春藤皂苷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倪晓晨姜晓敏于世龙金凤...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α-常春藤皂苷(α-hederin)是一种单桥糖三萜皂苷,存在于常春藤叶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人们发现α-常春藤皂苷最诱人的功能是其极高的抗肿瘤活性。目前,α-常春藤皂苷被发现的抗肿瘤机制包括自噬激活、-氧化氮调控、上皮间质转化阻滞、Hippo-Yap信号通路激活和促进活性氧积累等,且不仅于此。在这些细胞效应中,活性氧是α-常春藤皂苷发挥功能的核心桥梁。有足够的证据表明,α-常春藤皂苷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糖代谢水平下调、氧化应激发生和铁死亡敏感性上调都是由ROS所介导的;同时,也有理由相信,ROS还可能参与了 α-常春藤皂苷诱导的Hippo信号通路激活和自噬启动。近年来,有一些研究对α-常春藤皂苷进行了改良,包括靶向递送的设计,生物利用度的调整和溶血活性的规避等。这给α-常春藤皂苷的开发和应用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关于α-常春藤皂苷的抗肿瘤药理研究仍然在广泛地开展,其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和极高的生物学活性使之成为一种十分具有前景的化合物。以近些年α-常春藤皂苷在抗肿瘤药理学上的成果作一综述,以期为该先导化合物的后续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提供新的思路。

    α-常春藤皂苷抗肿瘤自噬一氧化氮活性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