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学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学刊
中华中医药学刊

康廷国

月刊

1673-7717

zhzyyxk@vip.163.com

024-31207045

110032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东路79号

中华中医药学刊/Journal 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医药学刊》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几种大型中医药学术刊物之一。编委会中,由4名院士及全国最负盛名的20余位名中医专家(均为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员)作为顾问,全国26所中医院校校长担任编委,为高层次、高品位的中医药期刊。主要面向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中医药学术发展同步。重点报道专家、学者及各级立项课题的最新发展动态,并为国家级科研项目开辟有绿色快速通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宣肺止嗽合剂对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证)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

    张洪春杨道文崔红生高峰...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宣肺止嗽合剂对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证)中医证候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试验,纳入240例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120例和对照组120例。试验组口服宣肺止嗽合剂,对照组口服宣肺止嗽合剂模拟剂,两组均20 mL/次,每日3次,疗程7 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咳痰、咽痒)积分和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生理性得分、心理性得分、社会性得分和总分)评分,并采用全分析(full analysis set,FAS)集及符合方案(per protocol set,PPS)集进行分析。结果 238例进入FAS集(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119例),227例进入PPS集(试验组114例、对照组113例)。PPS与FAS分析均显示,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评分升高,试验组改变更为明显(P<0。01)。两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后、治疗后-基线的差值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宣肺止嗽合剂可以明显改善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型)患者中医证候,提高其生活质量。

    感染后咳嗽风邪犯肺宣肺止嗽合剂中医证候生活质量

    基于一测多评法对止得咳颗粒中7种成分的质量控制

    梁洁梁炎丽陈辉华陆春莲...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止得咳颗粒中黄芩苷、射干苷、野鸢尾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次野鸢尾黄素及汉黄芩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henomenex Kinetex XB-C18色谱柱(4。6 mm × 250 mm,5 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A)-0。2%磷酸(B),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70 nm,以黄芩苷为内参物,建立射干苷、野鸢尾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次野鸢尾黄素和汉黄芩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考察相对校正因子的耐用性。比较外标法和一测多评法对止得咳颗粒中7种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结果 7种成分分别在0。239 0~1。195 0 mg,0。006 0~0。030 2 mg,0。016 0~0。080 0 mg,0。032 6~0。163 0 mg,0。005 5~0。027 6 mg,0。002 9~0。014 3 mg 和 0。003 6~0。017 8 mg 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 97。11%(0。94%)、97。87%(1。33%)、97。44%(1。34%)、97。85%(0。89%)、97。24%(1。16%)、101。90%(2。24%)和 99。46%(0。71%),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止得咳颗粒的质量控制。

    止得咳颗粒一测多评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对校正因子

    122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老年患者证候规律研究

    王鑫汪义明李白雪吴文军...
    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老年群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见证候分类及特征,为临床辨治提供参考。方法 采集四川省内6家三甲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老年患者的四诊信息,构建数据库。运用隐结构法的Lantern 5。0软件,基于双步隐树分析,构建隐结构模型,通过综合聚类提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见证候。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推断潜在证候。结合不同方法结果和专业知识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证候分类。结果 共纳入122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共收集103个症状。纳入分析频次≥40的59个症状构建隐结构模型,得到15个隐变量,综合聚类得到4种常见证候,分别为邪袭肺卫证、邪热蕴肺证、湿邪困脾证、阴虚夹湿证。得到19个公因子,用公因子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推断出4个常见证候。结合不同方法和专业知识最终确定4种常见证候及特征。结论 四川地区老年群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常见证候为邪袭肺卫证、邪热蕴肺证、湿邪困脾证、阴虚夹湿证。研究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四川地区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实际情况,可为四川地区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辨证治疗提供参考。

    新冠病毒感染老年证候因子分析隐结构分析

    构建海外"中医社会健康学"的探讨及SWOT分析

    李东成李永明陈业孟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医药在全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海外中医领域的发展不仅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多重挑战,如文化差异、法律制约、医疗保险政策以及专业资格认证等问题。特别是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仍存在重视临床而忽视科学研究的倾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医教育机构开始培养出一批拥有博士学位的中医高学历人才,并开始重视科学研究工作。文章探讨了构建"中医社会健康学"作为海外中医从业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新路径。这一新兴的跨学科领域融合了中医学、社会科学和健康科学的研究方法,旨在深入探讨中医在当代社会中的实践和价值,促进中医的国际化与现代化以及在全球健康领域中的应用。文章首先探讨了社会科学和健康科学对中医研究的贡献,并通过3个补充替代医学的成功案例,展示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推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文章借助广泛用于商科领域的战略规划工具即SWOT分析框架,全面分析了构建"中医社会健康学"这一学科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弱势(Weaknesses)、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外部挑战(Threats),旨在对海外中医的发展提供战略性思考和研究方向。此外,"中医社会健康学"对中国内地的中医发展也会有借鉴意义,为中医在本土及国际舞台上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研究路径。

    中医社会健康学海外中医教育中医研究博士论文社会科学健康科学跨学科研究SWOT分析

    基于"制器尚象"理论探讨中医人工智能装备的研发构想

    衣凯郭沈徐樱马云静...
    23-26,后插1-后插2页
    查看更多>>摘要:象思维(Xiang thinking)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模式,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等象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并借助比喻、比对、象征、类推、阴阳、五行等推理模式,探索万事万物的特性和疾病变化规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息性。"制器尚象"最早起源于《周易》,它是指参照世间万物的"象"来进行器物的设计和制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中医药装备领域也应用广泛。但目前中医人工智能装备的研发存在着一定局限性,究其根本原因是忽视了"象思维"这一灵魂思想的指导。通过对"制器尚象"的理论内涵与应用进行分析,根据中医智能装备的研发现状,提出基于"制器尚象"理论进行中医人工智能装备研发的构想,并举出仿生复现智能脉诊仪的研发实例,以期为中医人工智能装备的研发贡献力量。

    象思维制器尚象中医人工智能装备仿生复现智能脉诊仪

    基于深度学习的阳虚质与阴虚质舌象分类研究

    董易杭王建勋王晶赵梅...
    27-30,后插3-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尝试通过自动化分析舌象图像,填补传统中医体质辨识方法的不足之处,推动体质辨识的现代化和智能化。方法 通过使用体质调查问卷和DS01-A型舌诊仪采集受试者体质信息和舌象信息,最终纳入阳虚质舌象260张,阴虚质舌象114张。在训练阳虚质与阴虚质舌象分类模型之前,进行了数据增强和舌体分割。采用了 U-net网络来分割舌象图像。分类模型是基于ResNet-34网络结构进行训练,并使用了交叉熵损失和Dice损失进行优化。结果 在模型评价方面,研究使用精度、损失函数、召回率、F1分数等指标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显示,ResNet-34模型在验证集中达到了 88%的精度,并且在训练数据上表现良好。与其他模型(ResNet-18、ResNet-50和RegNet)相比,ResNet-34模型表现最佳。结论 使用深度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识别阳虚质和阴虚质的舌象特征,为中医体质现代化和智能化分类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医体质舌象深度学习中医药现代化

    黄芪对银屑病小鼠模型皮损维生素D受体表达及IL-23、IL-17水平的影响

    杨凡管连城赵泽鑫李红霞...
    31-34,后插5-后插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黄芪对咪喹莫特诱导小鼠银屑病样皮损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表达及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维生素D(30 ng/kg)组、甲氨蝶呤(1 mg/kg)组和黄芪低(2。4 g/kg)、中(4。8 g/kg)、高(9。5 g/kg)剂量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持续干预3周。采用皮损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对小鼠皮损进行评分;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HE)染色观察小鼠皮损组织病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 25(OH)D3、IL-23、IL-17 水平;Real-Time qPCR检测小鼠皮损VDR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小鼠皮损VDR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皮损改变明显,PASI评分显著升高(P<0。05),银屑病特征性病理改变,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P<0。05),IL-23、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皮损VDR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黄芪中、高剂量组和维生素D组、甲氨蝶呤组PASI评分显著降低(P<0。05),组织病理改善,25(OH)D3水平显著升高(P<0。05),IL-23、IL-17水平显著降低(P<0。05),皮损VDR mRN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 黄芪通过纠正IL-23、IL-17水平紊乱干预银屑病机制可能与调节VDR表达有关。

    黄芪银屑病维生素DIL-23IL-17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激素抗体及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

    刘素荣张新颖李丽黄延芹...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患者激素抗体和氧化应激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76例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方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功能(各项激素水平)、氧化应激因子、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和舌脉积分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上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下降(P<0。05),观察组改善高于对照组;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观察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用于甲亢患者的治疗取得确切治疗成果,可以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通过调控甲状腺激素水平、TRAb、TPOAb以及氧化应激因子的表达以改善病情,缓解症状。

    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法甲亢甲状腺功能激素抗体氧化应激因子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促甲状腺受体抗体

    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脂代谢、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侯丽萍耿建林谷巍张雪坤...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糖脂代谢、心脏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2023年1月于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抗凝、预防心绞痛等冠心病基础治疗,联合二甲双胍、司美格鲁肽降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津力达颗粒。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前后的糖脂代谢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心脏功能。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0。00%(40/50),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4。00%(47/50),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P<0。05);试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以及左室舒张早期/晚期峰值速率比值(left ventricular early/late diastolic peak rate ratio,E/A)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以及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血清中VEGF和NO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ET-1水平则明显下降(P<0。01)。干预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有皮疹、头痛、低血糖以及胃肠道不适等,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津力达颗粒联合司美格鲁肽能够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调节糖脂代谢紊乱,保护心脏及血管内皮功能。

    津力达颗粒司美格鲁肽2型糖尿病冠心病糖脂代谢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临床研究

    译介学视域下中医典籍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研究

    潘海鸥周方圆崔鸿嵘王睿...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中医典籍成书年代久远,其在翻译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对应空缺词汇,因此,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成了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难点。为了使中医文化更好、更广泛、更有效地传播,译者必须针对现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译介学理论,从文化负载词的定义出发,立足文化视角,通过对《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中的文化负载词的识别和解读,提出了中医文化负载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熟练运用语言维转换、文化维转换、交际维转换等转换方法,总结了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可以使用直译、音译/音译和注释相结合、省译或意译的方法。目的是通过中医典籍文化负载词的界定和提出的翻译策略的同时,有助于为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翻译视角、拓宽研究思维,旨在为解读文化差异、探寻更加合理有效的文化交流路径和方法提供新的启发和切入点,对推动中医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及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进程的加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译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