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信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匡海学

双月刊

1002-2406

zyyxxbjb@sina.com

0451-82117809,82195331

150040

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

中医药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是全国创刊最早,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学术信息综合性刊物之一,为国际连续出版物,国家自然科学Ⅰ类期刊,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全文收录期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本刊着重反映全国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动态和成就,及时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刊登继承有新意,发挥有深度,创新有依据的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学术论文,反映各学科临床研究进展及科研成果的综合性文章及探讨中医药发展方向的文章。辟有:学术探讨、理论研究进展、临床研究进展、中(方)药研究进展、针灸研究进展、临床报道、名医经验、临证体会、中西医结合、制剂研究、实验研究、学术争鸣等栏目,对从事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的人员及中医药学员、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颇有裨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p38 MAPK/NF-κB/MLCK信号通路探讨半夏泻心汤修复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

    刘蕾蕾梁书志刘西建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寻半夏泻心汤(BXD)在体内抑制肠道炎症反应及修复肠黏膜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雌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美沙拉嗪组)以及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BXD-低剂量组)、中剂量组(BXD-中剂量组)、高剂量组(BXD-高剂量组).适应性喂养7 d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自由饮用5%DSS 7 d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西药组灌胃美沙拉嗪,0.054 g/d),半夏泻心汤低剂量组(2.205 g/kg)、中剂量组(4.41 g/kg)、高剂量组(8.82 g/kg)灌胃给予半夏泻心汤提取物,均给药15 d.采用疾病活动指数评估造模及药物治疗后大鼠的一般变化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确认结肠组织病变损伤程度;ELISA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含量表达变化情况;qRT-PCR 法、Western blot法检测p38 MAPK/NF-κB/MLC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表达.结果:5%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出现体质量减轻、腹泻、脓血便及结肠缩短,造模成功.BXD及美沙拉嗪给药后,大鼠的DAI评分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HE结果显示美沙拉嗪及高剂量BXD给药后明显改善了DSS导致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情况.酶联免疫吸附实验结果提示,高剂量BXD及美沙拉嗪给药后可以显著抑制大鼠促炎因子的表达水平,从而达到抑制肠道炎症的治疗效果.Western blot和qPCR结果表明,BXD可通过调控MAPK、MLCK、NF-κB、Occludin 的表达量修复肠黏膜屏障.结论:半夏泻心汤可降低肠黏膜通透性以及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38 MAPK/NF-κB/MLCK信号通路实现的.

    半夏泻心汤溃疡性结肠炎p38MAPK/NF-κB/MLCK通路肠黏膜屏障

    电针治疗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ERK/CREB/BDNF通路的调控作用

    荣臻李亚楠汪瑶张小蕾...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风府""太冲"穴对帕金森病(PD)小鼠酪氨酸羟化酶(TH)以及ERK/CREB/BDNF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PD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左旋多巴组,每组各10只.采用MPTP连续腹腔注射7 d的方法复制PD模型.MPTP腹腔注射1 h后,电针组电针"风府""太冲"穴,30 min/次,1次/d,连续治疗12 d;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时间的抓取和固定;左旋多巴组灌胃25 mg/mL左旋多巴.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黑质中目的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目的因子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造模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出现行为学异常,行为学评分升高(P<0.01),小鼠黑质TH阳性表达下降(P<0.05,P<0.01),小鼠ERK1/2、CREB、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1,P<0.05),ERK1/2、CREB、BDNF蛋白表达下降(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和左旋多巴组小鼠行为学均有所改善,行为学评分降低(P<0.05,P<0.01),黑质TH阳性表达上升(P<0.05),ERK1/2、CREB、BDNF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1,P<0.05),ERK1/2、CREB、BDNF蛋白表达上调(P<0.01,P<0.05).结论:电针"风府""太冲"穴,可以提高PD小鼠TH表达,同时调控中脑黑质ERK/CREB/BDNF通路,改善PD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

    帕金森病电针ERKBDNFCREB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机与治疗思路

    张明月景晓晴叶玲钗胡水寒...
    1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好发于18~35岁女性的内分泌障碍及代谢紊乱并存的疾病,属"月经后期""崩漏""闭经"等范畴."阳化气,阴成形"是气化的两个过程,能够体现阴阳生理功能,通过探析PCOS病变过程中的阴阳变化,进一步明确其基本病机.笔者发现PCOS患者多属阳化气不足,脾肾亏虚;阴成形太过,致痰瘀互结,继而阴阳失和.临证治疗应循阴阳为本,调脾温肾,疏肝和枢,以期阴平阳秘.

    多囊卵巢综合征阳化气,阴成形中医

    基于肠道菌群与肾组织代谢产物轴的冬葵果醇提物利尿作用机制分析

    陈德阿尤西孟香花陈玉花胡伊力格其...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肾脏代谢产物分析方法和肠道菌群评价蒙药冬葵果醇提物利尿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冬葵果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冬葵果醇提物1.6069、0.5356、0.1785 g/kg)和阳性对照组(氢氯噻嗪0.0214 g/kg).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检测肾脏中内源性代谢产物,并进行代谢差异表征,查寻肾脏中差异代谢产物;采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冬葵果醇提物各剂量组对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物种组成的影响,综合评价冬葵果醇提物利尿作用机制.结果:代谢组学分析显示,与正常组相比,冬葵果醇提物低剂量组肾脏样本中共筛选得出13个差异代谢物,冬葵果醇提物中剂量组28个差异谢物,冬葵果醇提物高剂量组14个差异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水平存在明显的变化.肠道菌群通过对各组OTU数据为计算依据绘制韦恩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冬葵果醇提物各剂量组共有2146个OTU,其中冬葵果醇提物低剂量组独有416个OTU,冬葵果醇提物中剂量组独有381个OUT,冬葵果醇提物高剂量组独有330个OUT;Alpha多样性显示,冬葵果醇提物低、中剂量组肠道菌群丰度高于正常组,冬葵果醇提物高剂量组肠道菌群丰度低于正常组,初步认为冬葵果对正常大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门、属、科水平相对丰度差异比较,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乳杆菌、S24_7、梭菌目、毛螺菌科、颤螺菌属、瘤胃球菌比重较高,在门水平上与正常组比较,冬葵果醇提物各剂量组的厚壁菌门相对增加,拟杆菌门相对减少;属和科水平上与正常组比较,乳杆菌在冬葵果醇提物低、高剂量组中减少;毛螺菌科在冬葵果醇提物各剂量组中增加.结论:冬葵果利尿作用机制可能与拟杆菌门-葡萄糖/葡萄糖酸、毛螺菌科-L-酪氨酸等两个菌群与内源性代谢产物通路有关.

    肠道菌群肾组织代谢产物冬葵果醇提物机制分析

    牡荆素调控AMPK/NLRP3途径介导的细胞焦亡对大鼠急性咽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袁东杰李艳峰卢振民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AMPK/NLRP3信号通路探究牡荆素对大鼠急性咽炎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阿莫西林组和牡荆素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咽部定向喷射25%氨水的方法构建急性咽炎模型.牡荆素各剂量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3、6、12 mg/kg牡荆素;阿莫西林组大鼠给予0.36 g/kg阿莫西林灌胃;其余腹腔注射等量0.9%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给药干预7 d后进行行为状态评分、咽部组织病理学染色观察,并进行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PGE2检测,筛选出牡荆素最佳给药剂量;同时检测咽部组织焦亡相关蛋白及AMPK/NLRP3表达.随后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牡荆素组(腹腔注射12 mg/kg牡荆素)、牡荆素+CC(AMPK抑制剂)组(腹腔注射12 mg/kg牡荆素后,立刻注射20 mg/kgCC),每组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咽部定向喷射25%氨水的方法构建急性咽炎,造模后使用相应药物干预,1次/d,共干预7 d.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咽部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6、IL-1β、TNF-α、PGE2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咽部组织AMPK/NLRP3通路及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各剂量组大鼠行为状态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IL-6、IL-1β、TNF-α、PGE2水平降低(P<0.05),咽部组织病理性损伤明显减轻,且呈剂量相关性,筛选得出牡荆素12 mg/kg为最佳给药剂量.与模型组相比,牡荆素组大鼠咽部组织p-AMPK蛋白阳性率明显升高,NLRP3蛋白阳性率明显降低,细胞焦亡相关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牡荆素组相比,牡荆素+CC组大鼠咽部组织损伤程度加重,血清IL-6、IL-1β、TNF-α、PGE2水平,细胞焦亡相关蛋白和NLR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AMPK/AMPK降低(P<0.05).结论:牡荆素能够通过调控AMPK/NLRP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焦亡,进而改善大鼠急性咽炎.

    急性咽炎牡荆素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NOD样受体蛋白3通路细胞焦亡

    王邦才教授基于"扶土抑木"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临证经验

    何鹿尘林展熠徐魏钦虞舒然...
    34-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王邦才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临证经验丰富,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胃,却与肝密切相关,肝气偏盛、横逆侮土致胃失通降,则郁热在里,进一步导致胃热阴伤、胃络受损,继而湿热瘀毒互相胶结,推动该病进展.因此王邦才教授在治疗时常围绕土、木二脏,并提出了扶土抑木、和胃降逆以治本,清热养阴、祛瘀解毒以治标的治疗准则,同时兼顾调治Hp四联疗法不良反应,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病理情况出现逆转.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王邦才名医经验

    郭志华教授从"血不利则为水"论治心力衰竭水肿经验

    聂子星郑钰张逸凡袁惠...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郭志华教授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理论,结合心、肺、脾的生理和病理特点,将"治病必求于本"与"五脏一体观"的辨证论治思想贯穿于心力衰竭合并顽固性水肿临床治疗过程.郭志华教授认为心衰水肿的核心病机为脏气亏虚、气血失和、血水互结,治疗当以补气活血行水为基,补益脏腑为本,主张扶正养心温阳、补肺健脾、益气养血以固本,活血行瘀利水祛其邪.

    心衰水肿血不利则为水活血利水经验郭志华

    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对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春雨张兴彩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对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证属肺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根据初始评估给予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两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分级、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和CD4+、CD8+水平及CD4+/CD8+比值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6MWT、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以及CD4+水平、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P<0.01),mMRC分级、CD8+水平均明显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可明显改善肺脾气虚型COPD稳定期患者的症状及免疫功能.

    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免疫功能

    温针结合脐疗贴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龚晨阳国彬李佳邹莹...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结合脐疗贴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襄阳市中医医院治未病科、肿瘤科、脾胃科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克拉霉素和温胃舒胶囊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脐疗贴与温针灸结合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症状(胃痛、纳差、痞闷、嗳气、乏力)积分、组织病理学积分(胃黏膜炎症积分、腺体萎缩积分、肠上皮化生积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中医症状积分方面,治疗组治疗后胃痛积分、纳差积分、痞闷积分、嗳气积分、乏力积分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黏膜炎症积分、腺体萎缩积分、肠上皮化生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100%(30/30),对照组总有效率96.6%(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组织病理学积分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结合脐疗贴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佳,可为临床非药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温针灸脐疗贴慢性萎缩性胃炎

    补肾养荣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

    张雨歌李雄程联英荣晓凤...
    53-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卵巢功能特点,探讨补肾养荣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女性患者卵巢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育龄期女性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同时纳入20例健康育龄期女性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养荣方,共服用3个月.记录并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育龄期女性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和抑制素B(INHB)水平.比较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血清补体C3、C4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FSH、LH、E2、AMH、INHB)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健康志愿者比较,SLE女性患者AMH、INHB、E2水平显著降低,FSH、L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AMH、INH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增加(P<0.01),FSH水平显著降低(P<0.01);中医证候积分、SLEDAI评分显著降低,补体C3水平显著升高(P<0.01);两组间LH、E2、补体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86.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13/30)(P<0.01).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育龄期女性患者存在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问题.补肾养荣方能有效改善系统性红斑狼疮育龄期女性性激素水平、月经情况及卵巢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系统性红斑狼疮月经卵巢功能抗苗勒管激素补肾养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