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能源与环保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能源与环保
能源与环保

王春林

月刊

1003-0506

zzmttg@163.com

0371-67575989

450001

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枫杨街17号

能源与环保/Journal China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州煤炭》重点刊登介绍煤炭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新产品的文章和信息,兼容经营管理。面向煤炭系统和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和大专院校师生。本刊为双月刊,彩色封面,国际标准大16开本,112页,月下旬出版,自办发行。每期定价10元,全年6期6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现场总线的刮板输送机功率平衡控制研究

    赵睿洁刘阳赵一杰蒋韬...
    193-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现场总线控制系统中的刮板输送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以及永磁同步电机作为其驱动系统相对于异步电机的优势,选择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作为驱动系统的控制方式.针对多电机刮板输送机功率不平衡问题,提出采用转矩分配主从控制方式对其进行控制,在AMESim平台上搭建双电机驱动的刮板输送机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上搭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对提出的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和转矩分配主从控制方案进行仿真验证.将现场总线技术及该控制策略应用到实际系统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

    现场总线刮板输送机永磁同步电机功率平衡

    基于改进A*算法的无轨胶轮车井下路径规划

    贺广文秦冠龙赵学军
    199-206,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矿井下无轨胶轮车的广泛应用,运输中的路径规划问题,如最短时间问题、最短路径问题等,成为制约无轨胶轮车使用成本的关键问题.通过欧几里得距离函数改进A*算法的权重系数,通过评估优化搜索方向减少搜索邻域,基于贝塞尔函数缩短了搜索路径曲线.实验表明,改进A*算法搜索时间比传统Dijkstra算法缩短81.2%左右,比传统A*算法缩短62%以上;搜索节点数比传统Di-jkstra算法减少78.9%左右,比传统A*算法减少66.6%以上;路径长度比传统Dijkstra算法和传统A*算法减少4%以上.改进A*算法缩短了搜索时间、缩短了搜索路径、提高了井下胶轮车的路径规划效率,降低了胶轮车使用成本.

    无轨胶轮车路径规划A*算法贝塞尔曲线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节能优化研究

    马程雷鹏黄天尘张晓利...
    207-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煤矿开采过程中能耗较高、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问题,利用径向基函数优化网络对输送机进行节能优化,构建了一种新的带式输送机节能优化模型.实验结果显示,研究模型在24 h内电能的平均节能率为17.3%,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模型在24 h内的电能平均节能率为10.5%,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模型在24 h内的电能平均节能率为7.4%.研究模型下带式输送机每小时的能源消耗量为156.2 kWh,比粒子群模型和多目标模型的电用量分别减少423.53、367.5 kWh.综上可知,基于径向基函数优化网络的输送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为提高煤矿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提供了技术支持.

    RBF神经网络带式输送机节能优化模型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改造升级技术路线与验收评价

    于英利付旭晨戴莹莹韩义...
    213-218,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燃煤火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的改造要求与改造目标进行对比梳理,基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典型火电机组状况与运行特性,针对锅炉受热面升级改造、汽轮机通流改造升级、辅机设备系统适应性改造、能量梯级综合利用改造、供热能力提升改造、热电解耦技术改造、能环解耦技术改造、低负荷稳定燃烧技术改造等"三改联动"典型改造技术,分析其技术路线的特点、适用条件、选择影响因素等,并结合机组日常维护管理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等影响,提供了煤电机组"三改联动"改造升级方案技术路线的选择方法和"三改联动"改造升级验收及效果评价方法,以期对技术人员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节能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

    石槽村洗煤厂智能化建设研究

    丁冰洋樊君姚向新
    219-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能集团宁夏煤业公司石槽村洗煤厂存在信息孤岛、信息烟囱、子系统割裂等问题,进而未能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与智能联动,严重制约了洗煤厂智能化的发展.根据国家能源集团"十四五"规划要求,结合当前国内洗煤厂建设现状与趋势,实施石槽村洗煤厂智能化建设,对洗煤厂各环节进行智能化改造势在必行.依据洗煤厂生产工艺流程,规划设计了洗煤厂智能化建设架构及建设(改造)方案内容.分别通过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将工人从现场环境较差的岗位及手动操作中解放出来,改善了工作环境,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优化视频联动监控系统、环境监测系统等,使生产现场与视频监控相融合,对生产过程全程监控,进一步提高了作业环境的安全性;通过设置设备在线状态监测和智能分析系统,实现了对重要设备部分事故的提前判断和预知,避免了事故扩大化,减少了经济损失;通过对生产系统全方位数据采集监测,提高了作业人员掌控全局能力,系统性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对设备技术参数、状态实时检测并可视化展示,辅助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水平,提高了全厂整体执行力.智能化实现后,对构建高效、安全、节能、绿色、环保、舒适、人性化的洗煤厂具有重要意义.

    洗煤厂智能化信息化数据管理智能管理

    微管束除雾器在火电厂应用试验研究

    高江宇张宏宇吴学民段红刚...
    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检验微管束除雾器在电厂运行条件下的综合性能,在燃煤发电机组二级脱硫塔的四级管束除雾器旁并联安装了微管束除雾器试验装置,通过对比试验验证微管束除雾器的性能.试验期间微管束除雾器进出口的气流阻力为四级管束除雾器的1/4;尝试采用连续取样管内冷凝水的电导率作为除雾器出口的雾滴浓度的间接指标,微管束除雾器出口约为四级管束除雾器的一半,电荷法颗粒浓度仪测得微管束除雾器出口颗粒物浓度为四级管束除雾器出口的1/10,表明微管束除雾器颗粒物分离性能成倍提升;运行5个月后,微管束除雾器仅在出口附近管壁有少量脏污,导流叶片及周边没有被污染.结果表明,微管束除雾器节能减排优势突出,适合在电厂长期使用.

    微管束除雾器除尘除雾效率气流阻力耐污性能超低排放

    端部弹簧式封隔器胶筒的密封性能仿真分析

    张福涛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端部弹簧式封隔器胶筒作为一种新型设计的井下密封工具,为验证该工具能否达到40 MPa的密封设计要求,得到该工具在不同环境围压和坐封载荷下对胶筒密封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分析采用有限元分析的理论,借助物理实验确定弹簧和橡胶的仿真参数,采用轴对称的分析方法对建立的简化等效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10~50 MPa环境围压载荷下,中胶筒的密封压力变化量只有0.27 MPa,环境围压载荷对胶筒密封性能影响很小.通过分析计算4个不同的坐封载荷得到坐封载荷和胶筒密封压力的关系曲线,并得到坐封载荷在大于8 t的情况下能够达到密封40 MPa设计要求的结论,为后续的现场试验施工和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依据.

    弹簧胶筒氢化丁腈橡胶环境围压坐封载荷

    煤矿井下车辆智能调度系统优化研究

    何云文
    237-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采用无轨胶轮车运输方式的矿井存在用车需求与供给之间信息不对称,车辆调度流程较复杂、调度效率较低、井巷中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段内出现多车运行,大量尾气排放对井巷中空气的污染,导致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的问题.通过在现有车辆调度系统功能模块基础上进行优化,增加固定派车、提前约车、智能拼车、自主派车以及查询打印等功能模块、开发手机端APP软件.实现用车人在线车辆申请,车辆智能调度一体化管控和"零"车辆等候时间,达到"智能拼车、自助约车、自主派车"的目的,促进矿井车辆安全高效智能调度,解决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煤矿车辆智能调度系统优化

    深部过断层巷道围岩变形特征及支护技术研究

    冉霞
    241-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过断层破碎带巷道围岩变形大、难支护的问题,以焦家寨煤矿南翼回风巷道穿越断层破碎带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数值计算,研究了巷道过断层破碎带围岩变形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出了"U型钢+喷射混凝土+注浆+锚网索"联合支护方案,并进行了现场实践.结果表明,优化支护方案下,巷道顶板下沉量、底鼓量及两帮收敛量分别为138、114、164 mm,巷道变形量明显减小,且在巷道掘进过程中,没有发生冒顶和片帮等现象,确保了巷道掘进的安全.

    断层破碎带变形特征影响因素联合支护

    浅埋多煤层开采"两带"高度探测及覆岩力学性能分析

    刘磐陈伟崇程志斌王帆...
    246-252,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煤炭开采强度越来越高,采空区面积越来越大,"两带"高度的探测确定对于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显得越发重要.采用钻孔冲洗液漏失量观测、钻孔水位观测、钻进异常现象观测、彩色钻孔电视观测等多种方法对青龙寺煤矿5 煤层上覆岩层破坏情况进行探测,综合分析确定青龙寺煤矿5-2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最大垮落带高度为17.0 m,垮采比为7.4,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为46.87 m,裂采比为20.4.同时对5-2煤层上覆岩层的岩石力学性质测试并进行分析,将顶板覆岩岩性分为砂岩类岩层和泥岩类岩层两大类,在顶板以上70 m内,砂岩类岩层占比96.14%,自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平均为67.82 MPa,覆岩属坚硬类型,具备坚硬顶板的特征.探测及力学分析结果可为青龙寺煤矿后续上行开采提供技术参考.

    "两带"高度钻孔冲洗液漏失量彩色电视观测岩石力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