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施民宪

双月刊

1671-802X

bbbjb@126.com

0552-3172958

233030

安徽蚌埠曹山路1000号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Electronics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对从事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研究的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刊载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等学科和技术实践的文章,是我院进行学术交流,传播教学科研成果,促进学术水平提高和繁荣科学技术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OBE理念的高职"Python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李侠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OBE教育理念,针对高职院校"Python数据分析与可视化"课程,探讨了教学改革的策略并付诸实践,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满足社会对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本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OBE理念高职教育Python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教学改革

    数字孪生技术在"PLC技术及应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王苗苗蒋燕林伊婷林锐霖...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将最新的工业技术引入教育教学领域,进行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以"PLC技术及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为教学改革对象,在分析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探讨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教学改革,建立新的课程内容框架及课程资源,既推动了课程的理实虚一体化教学,督促教师为建设课程新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研科研水平;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学生的岗位能力,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为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智能制造数字孪生PLC技术及应用

    "高等数学"课程融合专业需求的教学改革探索

    杨传影周廷慰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入分析了"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基于专业需求,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为目标导向的"一个拓展,五个结合"改革路径."一个拓展"即拓展课程目标内涵,"五个结合"包括课程知识框架与专业背景结合、公共大纲与专业特色大纲结合、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结合、线下与线上学习结合和数学建模与专业实例结合.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助力教育向更高阶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支持.

    专业需求高等数学教学改革OBE课程融合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汤静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兼修人才的关键.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困境.为了厘清困境成因,探寻适合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个维度出发,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三重路径.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

    现场工程师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李扬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加快培养更多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措施.将现场工程师核心素养融入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在理论层面上,突出现场工程师核心素养的培养,进一步完善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层面上,实现深度校企融合,构建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内容设计及课程组织方式,以期为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益借鉴.

    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现场工程师核心素养专业课程体系

    高校"大思政课"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四观"研究

    宋玉荃杜锐王晖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大思政课"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政治观、文化观、道德观,具有鲜明的价值意蕴.但目前,仍然面临泛娱乐化阻碍正确历史观培育、信息泛滥阻碍正确政治观培育、多元思潮阻碍正确文化观培育、教育困境阻碍正确道德观培育等挑战.基于此研究高校"大思政课"培育人才的创新实践路径,提出从多角度出发,通过融入"四史"教育、结合时代热词、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打造线上交互课堂等举措,增强新时代好青年"四观"的培育效果.

    高校"大思政课"新时代青年"四观"

    职业院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践研究

    励凌凌石荣锦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评价改革过程中,学生评价的改革是职业院校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围绕《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中的十二项二级指标,通过师生问卷调查、模型论证等方式,构建了三十三项三级指标细则.依托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以常态监测为支撑,实施学生成长动态评价,从多个维度优化评价方式,提高教育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为职业院校落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经验.

    职业院校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年欢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商务已深度融入生产生活各领域,持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目前我国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存在培养目标站位低、人才培养模式理念模糊、平台不完善、培养模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全面的问题,基于此提出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拓宽实践平台、多方协同创新、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关注社会效益的路径,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双创"人才.

    电子商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背景下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刘珊梅旸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订单班育人模式备受关注.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订单班为研究对象,分析订单班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教育教学培养流程、课程设置及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旨在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结果表明,该订单班育人模式在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产教融合订单班人才培养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以安徽三所高校调研为例

    朱敏
    92-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安徽三所高校大学生心理普测数据分析得知,近年来心理预警学生明显增多,学生心理障碍情况愈发复杂,且存在发现难、干预难等特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自我因素,本研究针对以上四个方面给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旨在促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协同发力,更好护航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