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教育科研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教育科研
安徽教育科研
安徽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中历史地理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分析

    孙小娟张立东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需要进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革新.跨学科的教学方式是促进教师教学方式转变、专业能力提升,增强学生学习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的有力手段.统合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方法,融合于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素养提升至关重要.高中历史地理跨学科教学以学科本位为基础,要依据科学理论,遵循特定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以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课程改革高中历史地理

    指向评价目标的高中生物学表现性任务设计——以"探究多种抗生素对不同细菌的选择作用"实验设计为例

    奚菲
    99-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实验基于逆向课程设计理念将表现性评价嵌入探究实验教学,以探究氨苄西林和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选择作用为例,设计"教学评"一体化实验方案,旨在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正视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和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评价表现性任务核心素养高中生物

    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合肥紫蓬山土壤观察活动为例

    梅敏叶建飞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基础学科课程,学科育人目标是让学生结合地理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地理视角认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构建和谐的人地学习观.如何实现此目标,比较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本文以合肥紫蓬山土壤观察活动为例,对高中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做出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并对本次野外考察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了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类似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

    高中生实践活动地理实践能力

    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渗透刍议

    夏显和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初中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理念,就要用好教材,发挥好教材的德育功能.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基于此,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参考.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道德教育渗透策略

    课程·课堂·教师:学校美育工作的三个着力点——以合肥市第二中学"臻美"教育为例

    孙圣斌丁健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学校作为美育的主要阵地,必须立足于课程、课堂、教师三个核心要素,建构以美育人的课程体系,创设富有美感的课堂样态,培育具有高雅审美情趣的教师队伍.以此为着力点,营造出优美、高雅的校园美育环境,让学生在美的浸润中,才智得到展现、创造力得到迸发、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无痕化地实现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美育课程课堂教师臻美

    朗诵艺术在盲校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朱娇妮武丽侠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盲校,朗诵不仅是艺术,更是视力障碍学生"看见"世界的一种方式.它弥补了学生视觉方面的缺失,让他们通过语言感知生活的多彩.因此,盲校语文教师应深刻认识朗诵艺术的价值,深入剖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多角度的解决策略,以提高朗诵艺术的应用质量,为视障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提供帮助.

    视障学生朗诵艺术语文教学应用策略

    历史学科素养目标下PBL教学实践探微

    周俊华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PBL因其强调学生主体性、合作探究和实践应用而成为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本文旨在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战后国际关系的内容来探讨如何通过项目式教学法有效提升高中历史学科素养.通过分析项目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步骤,结合实际案例,揭示出其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开阔国际视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项目式教学历史学科素养一战与战后国际关系学生主体

    中职学校开设中小学生旅游类烹饪职业体验课程的路径探索

    刘丹何娟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体验是提高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学生劳动素质、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途径.中职学校以特色专业为依托,开设中小学生职业体验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不仅能扩大学校的知名度,深化中小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而且可以促进职业文化传播.本文以旅游类烹饪职业体验课程为例,基于劳动教育的视域,围绕职业认知、感知与规划,围绕烹饪历史与文化传承的职业体验课程目标,从制订烹饪职业体验课程实施方案,完善职业体验课程评价机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与规范,提高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几个方面探讨中职学校开设中小学生旅游类烹饪职业体验课程的路径.

    中职学校中小学生职业体验烹饪

    "三新"背景下项目式一跨学科教学案例设计与实施——以"渗透作用"为例

    王步连刘东晴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渗透作用"为例,阐述利用物理、化学等相关学科交叉知识开展项目式学习,分析解决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和问题,旨在引起广大教育者的共鸣和思考,使其结合当前"三新"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总结各学科间的联系,探究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教学方法和思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其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

    生物学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案例设计

    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探究——以亳州市为例

    马军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教育者需要十分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现象已经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青春期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变化势必使得青少年的情绪更加敏感.本文结合过往文献和亳州市的相关案例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三大方面.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出相关建议.

    青少年抑郁症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