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教育科研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教育科研
安徽教育科研
安徽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究"双减"政策下的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刘洪涛周芳梅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强调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时,合理控制学生的学习时长,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吸收更多的知识.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打好学习基础,通过综合其他科目拓展数学视野.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科的减负增效,创新式地教授数学知识.作业是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不单单是对课堂教学的检测,也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发展,传统的"题海战术"已经不再与现今的教育发展相匹配.因此,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既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初中学生实现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立足于"双减"政策的大背景,对初中阶段数学分层作业设计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双减"背景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实践与运用探究

    邵鹏程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活化教学是教学主体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然而,与生活相关的教学不仅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教师的亲身实践,从而因材施教、因班施教,真正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将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和学生生活道德有机融合,提升学生道德品质修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生活化教学道德与法治初中教学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课程革命文化内容实施策略

    何群蒋颍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7年教育部试行统编版语文教材,随之又进行不断完善.2022年出台了新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时代发展形势,基于课标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精神,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多方改革,使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时代精神.统编版小学语文课程增加了革命文化主题内容的比重,革命文化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扭转社会不良思潮对学生价值观的侵蚀,通过讲述文章历史背景和革命先烈故事,教师能够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陶冶学生的价值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新课标小学语文革命文化实施对策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有效设计探微——以《骑鹅旅行记》阅读指导为例

    吴信志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本文以六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骑鹅旅行记》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从导读激趣、任务驱动、多元评价等角度,浅谈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有效设计及实施.

    导读激趣任务驱动多元评价

    美学视域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赵隽
    4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文作业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听、说、读、写这些语文基本能力在作业中可以得到切实锻炼.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近几年课程改革和新课标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基于这一要求,本文从立足语文要素展现文化美、提供思维支架体现创造美、提供分层作业显现差异美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策略,旨在为教师设计作业提供方法指引,助力学生高效学习.

    美学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研究

    吴海燕
    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写话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低年级习得的写话能力对中高年级习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意识,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创造能力,为后面的习作教学做准备.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思维水平,采取有效的写话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低年级写话教学实践研究

    统编教材"书写提示"板块功能解析与教学运用

    陈师
    5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统编教材语文园地"书写提示"板块贯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各册语文教材."书写提示"旨在科学指导学生练习书写,落实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美观地书写的目标,提升审美鉴赏和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本文通过对"书写提示"板块内容的收集整理,分析其编排特点,对其板块功能进行解析,结合写字教学案例对"书写提示"板块的运用提出"巧妙关联,贵在渗透,重在示范"的教学建议.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书写提示书写能力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及实践案例

    李友兰
    5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念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是极其重要的环节,概念是一切数学元素存在、数学关系构成的基础,是判断、选择、推理的重要依据.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认知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关注概念的本质特征,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应用多种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抽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实践案例

    数学课堂1+6n多元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王明芳
    56-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指出:注重核心素养立意的教学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作用,丰富创新评价手段,注重过程性评价,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创构1+6n多元评价新样态,尊重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立德树人,实现每朵花儿欣然绽放.数学老师借助现代化教育工具,建构"聚焦素养,六个视域,多科融合,三个维度,五个联合"1+6n多元评价,实现线上线下共学,手脑双挥共研,学生教师共情,课内课外共评,校里校外共联.

    数学课堂1+6n多元评价

    基于任务驱动培养小学生数据意识的探索与实践

    臧玲玲何琳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中指出,"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的感悟".本文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均数"课堂教学为例,说明培养小学生数据意识的重要方法.学生应当在面对具体问题时,知道数据的价值,形成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到数据中固有和新增的信息及规律,从而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习惯性心理倾向或心理准备状态.

    数据意识任务驱动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