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徽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徽建筑
安徽建筑

石冬冰

双月刊

1007-7359

jian5891@mail.hf.ah.cn;ahjz5891@163.com

0551-2860925(主编室)2860963(编辑部)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环城南路28号

安徽建筑/Journal Anhui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是安徽省工程建设领域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有着30多年的办刊历史,是中国核心期刊(遴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和中国版本图书馆收藏。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BIM技术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分析

    段本春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传统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模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文章基于BIM技术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进行分析.对原始数据预处理并进行Delaunay三角剖分,设定不同钻孔间的连接规则,使得三棱柱体元能与连接规则相匹配;遍历所有钻孔点,提取位于钻孔点下的地层岩性项值,去除重复值,找出所有地层岩性类型;运用B-rep法搭建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布尔运算遍历顶点符合右手法则的三棱柱列表;使用三维场景树来描述有向无环图,运用OpenGL三维可视化图形库实现三维场景显示和交互,从而实现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结果表明,运用本文方法可以达到预期效果.

    BIM技术工程地质勘察三维地质模型可视化

    轻质再生高强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张志鹏马金铃李丽慧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双碳目标的实现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需求,文章以不同比例的再生砖骨料和陶粒混合作为轻质再生混凝土的骨料,研究了不同的再生砖骨料比例以及掺合料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下,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会随着砖骨料比例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在砖骨料比例为45%的时候,达到了LC40的要求;将适量硅粉和粉煤灰掺在混凝土中,可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粉煤灰和硅粉最为适宜的用量为5%和10%.

    再生砖骨料陶粒再生高强混凝土配合比力学性能

    超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性能研究进展

    张婷徐慧邱正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凝土材料作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表面含有大量水泥水化产生的羟基,且多孔使其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因此,混凝土易受到水和离子的侵蚀,降低性能和使用寿命,尤其在沿海或者湿润地区更严重.超疏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良好疏水性的新型建筑材料,通过对常规水泥基材料进行表面或整体超疏水改性制成.近年来,对混凝土疏水改性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文章梳理总结了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介绍了三种表面湿润的模型、超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及对超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和疏水性能的改变.最后,对超疏水混凝土的研究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该方向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超疏水混凝土湿润模型疏水改性力学性能疏水性能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体系研究

    黄潇聂利青王冬花付佳丽...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新工科背景下国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以及我国的本科教育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土木工程专业评估体系也应与我国的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和本科教育理念相适应.文章通过对目前安徽省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了扩充和完善,构建了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评估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土木工程专业持续、科学、健康发展,实现对未来土木工程专业发展的价值引导.

    专业评估新工科以学生为中心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体系

    "中外古典园林史"课程引入闽南园林理论专题的教学思考

    陈梓茹沈夏冰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闽南地区的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篇章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在城市面貌日趋同质化的现象下,弘扬独特的闽南地域文化尤为重要.文章依托风景园林学科的专业属性,分析"中外古典园林史"课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在"中外古典园林史"课程教学中引入闽南园林专题的理论教学方式,并具体分析闽南园林专题在"中外古典园林史"课程教学中引入的思路与策略.在加强学生对区域景观理论认知的同时,有效地推动区域景观建设发展振兴.

    风景园林园林史闽南园林课程教学

    新工科背景下钢结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黄滢童智能陈瑞兄刘国旗...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的实施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新工科"背景下钢结构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对照具体要求提出目前建筑钢结构从业者存在的问题.高校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文中基于本科教育层次树立钢结构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课程考核三个方面给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措施和建议,为新工科背景下钢结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途径.

    新工科钢结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实践环节

    美国贝勒大学工程领导力创新教育模式及启发

    孙治国刘子心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贝勒大学通过长达数十年的系统研究与成果跟踪,发展了一套以"好奇心引导""跨边界协作"以及"商业化统筹"三大要素为核心的有组织工科生工程领导力创新教育模式.文章详细介绍了贝勒大学工程领导力创新教育模式的核心要素及其特点,并结合目前国内现状,分析了贝勒大学的有组织工程领导力创新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工科生工程领导力培养的启发.

    美国贝勒大学工程领导力创新教育模式启发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工程检测与加固"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孙彦增王倩倩胡荃郑秀梅...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相对于传统的工科人才,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在此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重点"的OBE理念对于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文章结合OBE理念,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结合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法、拓展学习资源、注重过程性评价等教学内容的改革,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巩固了学习成果,达到培养适应建筑工业未来发展人才的目的.

    新工科OBE理念"工程检测与加固"教学改革

    基于QFD的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探索

    宋利利马珂曹娓马杰...
    11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从事国土空间规划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现阶段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QFD(质量功能展开)方法,从用人单位对国土空间规划人才能力需求的角度分析城乡规划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案,提出改革应优化课程内容、改革综合考核方式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三方面.

    质量功能展开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

    "三教"改革背景下基于任务驱动和PDCA循环理论的"建筑识图与CAD"课程对话式课堂构建

    湛永红
    115-116,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教"改革背景下,"建筑识图与CAD"课程的教法改革,基于任务驱动,融入PDCA循环模式,围绕"任务实施",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怎样做得更好?"为对话话题核心,构建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的对话课堂,目的在于学生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教育目标认知层次的逐级提升以及技术技能的培养.

    "三教"改革"建筑识图与CAD"任务驱动对话课堂PDCA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