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医药临床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华中医药学会

王键

月刊

1672-7134

cjtcm@163.com

0551-2821750

230061

安徽省合肥市永红路15号

中医药临床杂志/Journal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医药临床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系列期刊之一。创刊15年来,一直坚持以临床为主,面向基层、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是中医药临床工作者不可多得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KCNQ1-KCNE2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探讨胃癌"脾虚"现代医学基础

    黎家琪邹玺刘沈林
    2043-2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胃癌发病率逐渐呈年轻化,随着筛查手段的进步,胃癌早筛率也逐年提升.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复杂多样,最经典的认知是"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演变模式,治疗时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与西医手术、放化疗、靶向免疫有机结合的方法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故从中西医结合角度探讨胃癌发病的病机对临床治疗胃癌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目前部分学者把癌症看作通道病,认为离子通道功能或表达异常是癌症发病的相关机制.其中KCNQ1-KCNE2 钾离子通道异聚体(KCNQ1: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family Q Member 1;KCNE2: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 Subfamily E Regulatory Subunit 2)数量的低表达、缺乏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其机制与KCNE2 缺失导致KCNQ1 在壁细胞上位置改变、钾离子流向发生改变,抑制胃酸生成导致功能性萎缩、KCNE2 缺乏导致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上调等过程有关,同经典演变模式相似.中医病因病机角度,胃癌的发生与发展总体不离"脾虚","脾虚"日久成积的致病病机、证候表现等与KCNQ1-KCNE2 异聚体异常诱发胃癌的一系列表现类似,"脾虚"现代医学解析与胃酸分泌减少、CyclinD1、部分离子通道等相关,故该文采用取象比类方法,旨在以功能性萎缩、Cyclin D1 为切入点从病因病机方面探讨KCNQ1-KCNE2 异聚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尝试探讨胃癌"脾虚"病机的现代医学标志物基础.

    脾虚胃癌钾离子通道蛋白KCNQ1KCNE2

    基于"瘤毒-态靶"理论辨治胰腺癌

    乔金飞齐小玉伍荣庭李智政...
    2049-2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胰腺癌被称为"癌症之王",起病隐匿,进展迅速,疗效和预后极差,近年来病死率逐步上升,亟需新的治癌模式出现.仝小林院士提出的"态靶辨治"是一种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以病为纬,定疾病核心病机,以态为经,理疾病阶段层次."元气化生异常,内生瘤毒,毒生病络"的瘤毒致病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的中医学术观点,广泛应用于临床恶性肿瘤的防治.文章将"瘤毒致病"和"态靶辨证"理论相结合,将胰腺癌分为瘤毒内生、瘤毒未尽、余毒传络、正虚毒滞四态,抓住各态标靶、症靶,实施分态而治,态靶同调,精准治疗胰腺癌.同时探索临床诊疗新思路,以期在传统医学基础上守正创新,突破原有思维定式,实现中西医结合高阶发展.

    态靶辨证瘤毒理论胰腺癌分态而治

    大剂量附子在恶性肿瘤患者脾肾阳虚型运用初探

    何珊符秀梅袁天娥邹春香...
    2053-2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扶阳理论是治疗阳虚证的基本方法,善用姜、附、桂是扶阳理论的显著特点,临床中运用附子达到补火助阳,回阳救逆,散寒止痛的功效.根据"阳化气,阴成形"理论,郭利华主任医师认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自身阳气亏虚及术后、放化疗后等所致脾肾阳虚有重要联系,附子作为温里药的代表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过程中大剂量正确使用附子,可达到重剂起沉疴的功效.该研究通过郭主任大剂量使用附子治疗脾肾阳虚证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为肿瘤病脾肾阳虚证的治疗提供理论和新思路.

    附子大剂量恶性肿瘤脾肾阳虚

    从"气有余便是火"论丹栀逍遥散治疗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类围绝经期综合征

    董玉卓刘立萍李然
    2058-2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乳腺癌患者在经过内分泌治疗后耗伤阴血,肝失疏泄导致"气有余",继而化火,"气有余便是火"是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核心病机.使用经典复方丹栀逍遥散加减可以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出现的内分泌治疗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气有余便是火乳腺癌类围绝经期综合征丹栀逍遥散

    中医食治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及运用举隅

    杨小婷曹治云严扬俞白帆...
    2061-2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是目前医学的瓶颈问题之一,其发生与发展与诸多因素相关如遗传、基因突变、环境污染、生活方式及饮食,其中饮食是患者能量的来源,为患者提供所需营养元素,且与体细胞DNA的损伤和突变、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关.饮食的合理性是肿瘤发展及转归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如何在早期通过中医食治,降低肿瘤的发生率;或在肿瘤发生后,通过饮食干预,以延缓肿瘤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达到药物和食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目的,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中的热点问题.

    中医食治肿瘤肿瘤预防肿瘤治疗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灸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作用机制

    韩超张建英王秀徐聪...
    2067-2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普遍认为脑肠轴功能异常是FD发病的重要机制,贯穿疾病始终.脑-肠轴是胃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通路,通过神经传导、内分泌免疫因子的释放等方式调节;脑肠轴失衡同样参与其他发病机制作用的过程.中医理论认为脑与胃肠之间同样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其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文章论述了灸法通过脑肠轴对脑肠肽、HPA轴及肠道菌群等产生的影响,探讨灸法对FD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灸法治疗FD的研究提供参考.

    功能性消化不良灸法脑肠轴脑肠肽HPA轴肠道菌群

    《灵枢》针灸诊脉之新解

    李蕴雯洪亚群
    2071-2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这句话揭示了用针的关键——诊脉.然而,后世医家在解释这一观点时通常局限于中医四诊之一的切脉,而忽视了经络在针灸治疗中的指导作用.经络作为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它承担着运行气血、联络脏腑以及沟通内外的重要功能.经络的运行状况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对于针刺的疗效至关重要.因此,该文旨在补充"诊脉"概念的内涵,在切脉的基础之上引入经络诊察法,通过察经、辨经、选经三个步骤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准确判断疾病性质,从而制定出最适宜的针灸治疗方案.经络诊察法的运用有助于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并为中医针灸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脉诊灵枢经络诊察法针灸治疗

    仲景辨治奔豚气病方药配伍解析

    常惟智常思潮江雨欣卢柠霞...
    2075-2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奔豚气病以临床症状命名,是一种发作性的疾病.在病名方面,奔豚气病与肾积奔豚亦有不同之处,从临床表现、病因病机方面即可将其二者区分开来.奔豚气病的病因不外乎外感与内伤两端,其病机的关键,不论病因如何,最终都将归结于气机逆乱,由各种致病因素引动或随循冲脉之气上逆发为奔豚.治疗则以疏肝解郁、化痰饮及温阳为主.《金匮要略》所载方药有三,奔豚汤养肝平冲、清热降气,主治肝郁化热奔豚;桂枝加桂汤温阳祛寒、平冲降逆,主治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致发奔豚者;苓桂甘枣汤温阳行水、理气降逆,主治素有水饮内停,加之发汗太过,心阳受伤,欲作奔豚者.文章通过对三方君臣佐使组方配伍结构进行剖析,可加深对仲景治疗奔豚气用药规律的理解认识.

    奔豚气金匮要略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配伍

    《针灸甲乙经》月经病治疗

    宋雨晖何雨函邱懿黄语函...
    2079-2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最为完备的针灸学专著,受到了历代医家的推崇,亦是最早将妇科疾病单独成篇的古籍.月经病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类疾病症状广泛且迁延,治疗难度大.全书论述月经病的条文内容详细,取穴明确,治疗具有特色.故文章的对于《针灸甲乙经》中月经病的针灸选穴及治疗特点进行分析,通过整理相关条文进行归纳总结,为临床针灸治疗月经病提供思路及参考.

    《针灸甲乙经》月经病病因病机取穴治疗特点

    基于《周易》卦象探讨失眠的病机及治法

    刘会军钱仁义许玉珉
    2083-2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周易》理深意宏,蕴含着丰富的医学史料,《内经》充分汲取《周易》的精华并进一步升华,形成了阴阳学说、气化学说、藏象学说等中医理论,医理源于易理,医易一脉相承.失眠的学说有很多,显示了中医的博大,但很多学说晦涩难懂,临床应用难度大,故该文在《周易》哲理易理的内容框架下,从六十四卦中的《否》《晋》《未济》《震》《巽》《离》《坤》《艮》《乾》《兑》《坎》《明夷》《革》《损》《益》及易理中的刚柔、损益、升降出发,求其源继其流,推天道以明人事,执简驭繁,可以更加深刻的理解失眠的病机及治法,用于指导临床,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周易失眠卦象论治医易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