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郭旭东

双月刊

1671-5330

xb@aynu.edu.cn

0372-2900111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黄河大道东段安阳师院新校区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学体育评价的理性审视及优化路径

    王惠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体育评价是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提升大学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的主动性,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学体育评价进行理性审视,并据此提出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大学体育评价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量化轻视质性评价以及评价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大学体育评价改革应遵循《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不断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体育评价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体质健康

    巴黎奥运会周期国乒主力孙颖莎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运用特征研究

    李奕明
    107-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丰富反拉弧圈球技术理论研究,更好地备战巴黎奥运会,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录像观察法,选取巴黎奥运会周期国乒女队主力运动员孙颖莎在国内外大赛关键场次比赛中的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结论:孙颖莎使用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应对近网被攻得分较多;发后控被攻使用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前以使用控制性技术为主;接发球被攻使用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前接发控制以摆短技术为主。建议:在使用正手反拉弧圈球技术时,根据对手抢攻技术选择站位和线路,斜线为主并寻求变线机会,或侧身"搏杀"反撕对手弱区;针对发球后控被攻时,应确保发球质量,同时引入第五板至发抢战术中;在对手接发抢攻时,应在使用反拉弧圈球技术时保持站位优势、提高回球质量,针对对手接抢质量调整回球力度,以提高反拉弧圈球技术的实战效果,并掌控比赛局势。

    巴黎奥运会周期反拉弧圈球乒乓球技术

    2022年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决赛得失分因素分析

    赵峥孙旭
    114-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2年女篮世界杯中国女篮取得亚军的优异成绩,但中国女篮与世界强队间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对2022年女篮世界杯决赛(中国女篮对阵美国女篮)进行分析,研究中国队的得失分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女篮存在进攻效率低、防守能力差、控球能力和组织能力差等问题,同时存在对抗缺乏侵略性、国际大赛经验不足等问题。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女篮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要培养多样性进攻手段、强化自主进攻能力、提高防守的韧性、加强球员国际交流等建议。

    女篮世界杯失利因素中国女篮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基于河南省509名体育教师数字素养调查的实证分析

    宋宾刘爽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是推动数字化体育教学改革、新时代人才培育的关键环节。选取河南省509名高校体育教师作为调查样本,调查显示:高校体育教师数字素养整体表现良好,在数字社会责任维度表现最好,在数字化意识、专业发展维度次之,在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和数字化应用维度得分最低;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教龄、不同职称的体育教师数字素养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建议:转变观念,促进体育教师数字素养的内化与升华;环境升级,构建体育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优质氛围;评价激励,激发体育教师数字化教学动力;体系保障,健全体育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全方位保障体系。

    教育数字化高校体育教师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新工科"背景下建设法规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合与教学实践

    徐培周琦胡旋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工科"背景下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多维价值框架,以建设法规课程为切入点,挖掘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探究课程目标、价值框架、教学内容、评价考核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寻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使命感、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无痕"融合课程教学的途径与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法、情景演绎教学法、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法的实践,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法律思维、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实现新工科的建设和课程思政化的教学目标;以培养教师思政能力与综合素质为重要抓手,形成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应,从而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更为优质的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人才。

    建设法规"新工科"建设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李宝萍郝江锋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等数学是高校理工类、经管类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理论性强、抽象度高。以"三全育人"理念为导向,结合课堂教学实践,从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内容和课程应用等方面分析了如何在高等数学课程中有效地融入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思政案例,把德育的核心内容深度融入高等数学的教学理念中去,努力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的有机统一,提升育人效果。

    高等数学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基于多维立体教学目标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以多媒体技术课程为例

    王璐
    135-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维立体式课程培养目标往往因其目标设定的复杂性而难以落地实践,多媒体技术课程通过递进设计、破圈设计,以"五阶层进+模块教学"的模式实现了技术、文化、时政、个性展示四维立体式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师导学、案例跟学、举一反三、个人秀场、千人共建的层进式教学法配合破除教学中各类隐形壁垒的设计,以班内秀场突破组间、班内壁垒,以千人共建突破平行班、不同专业间壁垒,以优秀作品案例平台展映突破各年级间壁垒。层层推进,结合过程考核方案,令同学们主动参与课程教学的积极性大大增加,从而起到了通过改善教育者教育行为,优化教育路径,提高教育质量的效果。

    教学目标创新教学多媒体技术

    地方高校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路径探索——以安阳师范学院国际化办学为例

    王新全
    140-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化发展是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以安阳师范学院国际化办学为例,探讨国际化办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地方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方法和路径。

    国际化地方高校路径

    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双创教育研究与探索

    吴亮刘国英
    14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时代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面向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行业特色人才的创新创业培育是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必由之路。针对高校、企业双创教育内驱力不足和双创人才培育机制问题,应用型高校首先应聚焦优势明确双创目标,其次基于整体性机制理清"校—企—政"在课程、思维、实践、评价四项双创子系统中的关系,构建融合双创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教学体系,最终实现双创人才培养"共建共管共赢"的现代产业学院长效发展模式。

    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学训赛产"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分析

    李亚李海龙吕海东
    150-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学训赛产"四位一体育人模式核心内涵,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从以岗促教、以课促改、以赛促学、以证促训四个方面构建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路径;采取柯氏评估理论模型,以学生成长视角,分别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成果导向层四个方面评估项目实施效果。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学训赛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