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安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安全
安全

李秋菊

月刊

1002-3631

safety_lao@163.net

010-63524191

100054

北京市宣武区陶然亭路55号

安全/Journal Safety
查看更多>>《安全》杂志是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安全》杂志的报道宗旨是以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文化为视角宣传安全科学、传播安全文化、启迪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杂志面向从事安全科学、安全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人员,作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本刊欢迎业界人士踊跃投稿。作者向本刊投寄稿件,切勿一稿多投。请作者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稿件一经录用,稿酬优厚。《安全》全年12期,每期10元,共12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社会力模型的不规则通道人群拥堵形成过程与要素研究——以梨泰院踩踏事故为例

    王京波王嘉悦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规则通道拥堵的形成过程及关键要素,通过分析梨泰院踩踏事故所在不规则通道发生拥堵的主要因素,依据事发通道的地理数据和行人数据,利用Anylogic软件建立基于社会力模型的梨泰院事故仿真场景;针对通道的通行能力、不规则形态以及行人摔倒对拥堵情况的影响,设计实验研究不规则通道在面对不同行人流量时发生拥堵的时间和位置.结果表明:通道的通行能力与通道内拥堵的饱和时间及人群的排队长度直接关联;通道的不规则形态会对拥堵位置产生影响并在不同行人流量下影响拥堵的饱和时间;在大行人流量下的人员摔倒事件使人群排队在通道内逐渐累积,增加发生踩踏事件的风险.并据此划分了不同的行人流量预警区间,提出针对各区间的合理应对时间与防范策略,以降低未来类似事件的发生概率.

    人群拥堵关键要素社会力模型不规则通道踩踏事故预防

    基于"2-4"模型和Apriori算法的商业综合体火灾成因分析

    刘志鹏孙世梅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分析商业综合体火灾事故成因,揭示事故致因因素之间的关联规则,运用事故致因"2-4"模型和Apriori算法,对 40 起商业综合体火灾事故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组织文化、管理体系、个体能力和个体动作 4 个层面中,安全主体责任的认识(100%)、安全管理制度未执行(80%)、无安全培训(70%)等因素是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通过Apriori算法挖掘出277 条关联规则,并从高支持度、高置信度和高提升度3 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员工参与度与防火意识薄弱、安全管理知识匮乏与报警意识薄弱且应急响应不及时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加强安全责任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执行、强化安全培训等针对性建议,为商业综合体火灾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商业综合体事故致因"2-4"模型(24Model)Apriori算法火灾

    事故灾难网络评论圈层结构研究——以6.13十堰燃气爆炸事故为例

    李蕊伶郝雅立
    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评论圈层的观点流动、信息扩散和意见共鸣,以便更好把握群体情绪,提高网络舆情治理.从舆情演变的多阶段视角,利用案例评论数据,探讨事故灾难网络评论的圈层结构,研究评论圈层结构动态演化过程和对网络舆情的影响.结果表明:事故灾难网络评论的核心圈层对舆论引导和公众意见形成具有关键影响,其评论动态显著辐射并引导中间和边缘圈层;随着舆情发展,评论圈层结构经历从情绪化评论到价值判断和行动意向增加,再到价值判断评论持续影响的动态变化,反映了公众的认知深化和行为参与的逐步增强.网络舆情治理应平衡圈层的多元观点和适度限制,防止极端化,保障信息传播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事故灾难网络评论圈层结构网络舆情

    2008年汶川和2013年芦山地震触发滑坡全景回顾与比较分析

    许冲
    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地震触发滑坡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支持,需全面掌握地震同震滑坡的发育与分布特征.基于文献调研、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与超高分辨率无人机航空影像目视解译,结合野外调查验证,以 2008 年汶川和 2013 年芦山 2 次地震触发的滑坡为例,介绍典型滑坡、同震滑坡数据库、滑坡分布规律等的研究情况.结果表明:汶川地震触发的滑坡数量多、分布面积广、规模大、危害严重,芦山地震触发滑坡的数量约是汶川地震的 1/9,面积约是 1/60,体积约是 1/150,分布面积约是 1/20;这 2 次地震的标量地震矩比率与同震滑坡发育程度比率大体相当,表明这 2 次地震触发滑坡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地震释放能量的差异;这 2 次地震触发滑坡的空间分布均呈现椭圆形展布的形态,且长轴与地震发震构造走向一致;同时,总结了汶川地震地壳抬升与同震滑坡导致震区地形变化的研究结果.

    龙门山地区汶川地震芦山地震滑坡比较

    基于DEMATEL-ISM的高支模施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张智超孙沁哲孙世梅曹伟轩...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剖析高支模施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层次结构及其逻辑关系,以减少建设工程安全事故,提升其安全管理水平.通过高支模事故案例、相关文献及质性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得到组织、个人、设备、环境 4 个核心编码;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 19 个影响因素的高支模施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耦合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法(DE-MATEL)与解释结构模型法(ISM),引入灰数理论(Grey)构建Grey-DEMATEL-ISM方法,辨识出关键影响因素,绘制多层递阶结构模型,挖掘深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提高教育培训水平与安全投入力度,提升人员素质、知识与安全意识水平对高支模施工不安全行为的预防与控制起最直接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提供一定参考.

    安全工程高支模施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DEMATEL-ISM灰数理论

    书讯

    46,67页

    基于AHP和熵权法的航空维修差错致因因素分析

    张玎孙正楠朱做涛张宇坤...
    47-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识别航空维修差错重要致因因素,提升预防措施制定的针对性,基于由人员、硬件、软件以及环境组成的SHEL模型构建了航空维修差错致因评价指标体系,以海军航空兵某部队航空维修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对各指标重要度进行分析,结合两者的分析结果,提出预防措施.分析结果显示:层次分析法获得的主要致因因素为人际关系和交际能力、信息平台、生理/心理素质、工作负荷和人员培训;熵权法获得的主要致因因素为飞机结构、人员培训、人际关系和交际能力、维修装备与设备以及知识与技能;提出该部队可通过信息化等手段强化过程记录以确保工作交接完备等措施.

    航空维修差错致因因素分析SHEL模型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屈会蒋其发赵彬
    5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发展脉络与趋势,提高工人的安全保障水平,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1998-2023 年收录的主题词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 4765 篇文献做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领域发文量呈先增后减趋势,其研究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 3 个阶段;领域内研究热点聚焦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问题、安全管理影响因素与安全生产实现路径探索、信息化应用与风险预警研究等,政策导向性特征明显;期间发文总量较多,但高质量文献较少,且各研究作者、合作机构之间的联系不足.未来应从政策供给侧改革、加强安全教育与研究合作、善用技术赋能、扩大对外开放等方面持续发力.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趋势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矸石承载沿空留巷顶板切缝卸压控制与远程监测技术应用

    李扬李贝贝杭猛吴继飞...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深部高应力巷道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困难的问题,应用矸石承载沿空留巷顶板切缝控制技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某矿主采 3 煤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当顶板岩层的控制效果较好时,切缝高度为 1400 mm,且切缝难度不大;袋装矸石墙的最佳宽度为 2000 mm,此宽度材料和工时均合理.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数据传输技术、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提出深部高应力巷道沿空留巷围岩变形远程监测,可实时监测巷道围岩变形情况,精准掌握其稳定性,预警临界安全状态,为巷道围岩稳定性提供有力保障.

    袋装矸石墙顶板切缝沿空留巷远程监测

    不同抑爆剂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试验研究

    赵天成余思瀚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抑爆剂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的抑制效果,采用七氟丙烷和全氟己酮作为抑爆剂对 18650 三元锂离子电池进行灭火抑爆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七氟丙烷和全氟己酮均可对锂离子电池燃爆产生抑制效果,降低燃爆温度,减弱燃爆效果,抑制其热失控传播;全氟己酮抑制锂离子电池模组热失控传播的能力优于七氟丙烷,在试验中,当释放七氟丙烷抑爆剂的质量体积浓度低于3.06 kg/m3 时便无法抑制电池模组的热失控传播;全氟己酮可抑制锂离子电池模组燃爆后的环境温度,并降低温升速率,最低可降低至-22.3℃/s,且可对电池燃爆后的压力峰值起到抑制作用;效果最好的电池模组首次燃爆与第二次燃爆的压力峰值差为0.04 MPa.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七氟丙烷全氟己酮热滥用抑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