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

    杨静魏倩项志雄吴当彦...
    1322-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利那洛肽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SF-PEG)对腹腔镜经自然腔道取标本(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依据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药物的不同将80例腹腔镜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常规A组(n=25,采用3L的SF-PEG行肠道准备)、常规B组(n=13,采用2L的SF-PEG行肠道准备)和联合组(n=42,采用2L的SF-PEG联合利那洛肽行肠道准备).比较3组患者肠道准备质量[波士顿肠道准备量表(BBPS)]、肠道气泡评分、结肠镜检查时间、阳性病变检出情况、全结肠检查完成情况、肠道准备耐受程度和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和右半结肠BBPS评分和总分均高于常规A组、常规B组,气泡评分低于常规A组、常规B组,结肠镜进入时间、退出时间和总时间均短于常规A组、常规B组,阳性病变检出率和全结肠检查完成率均高于常规A组、常规B组,肠道准备总耐受率高于常规A组、常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A组与常规B组患者BBPS评分及总分、气泡评分、结肠镜检查时间、阳性病变检出率、全结肠检查完成率、肠道准备总耐受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A组、常规B组、联合组患者肠道准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那洛肽联合SF-PEG可提高腹腔镜NOSES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和肠道清洁度,提高肠道准备耐受度,且安全性较高.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利那洛肽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质量不良反应

    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林亚超许立国黄文浩冯广森...
    1327-1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87,传统栓塞治疗)和试验组(n=95,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AFP)、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AFP、TBIL、ALT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试验组患者AFP、TBIL、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1级无症状或轻度体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和对肝组织的损伤较小,并且能有效降低血清AFP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聚乙烯醇载药微球介入栓塞原发性肝癌应用效果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

    连艳珍张文静李文悌
    1331-13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疗效.方法 将80例胃肠NET患者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切除组(45例)和剥离组(35例),切除组患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剥离组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病灶切除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剥离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切除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患者CA125、CA19-9、CEA、IL-6水平和NLR、PLR均较术前降低,且剥离组患者CA125、CA19-9、CEA、IL-6水平和NLR、PLR均低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剥离组患者治愈性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均高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肠NET患者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能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炎症指标水平,有效清除病灶,疗效更好.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肿瘤标志物炎症指标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何燕华王莉萍张细红祝国强...
    1335-1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7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3,调强放疗)和研究组(n=44,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研究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斑蝥胶囊联合调强放疗治疗直肠癌患者,不仅可提高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还可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直肠癌复方斑蝥胶囊调强放疗临床疗效免疫功能生活质量

    系统化干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邢佳佳范文璟耿利丹
    1339-1342,1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化干预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203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99)和观察组(n=104),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化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营养指标(总蛋白、血红蛋白)、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FoP-Q-SF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HHI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FoP-Q-SF评分低于对照组,HH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干预能够降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系统化干预结直肠癌疾病进展恐惧程度希望水平生活质量营养状况

    经肝动脉介入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

    姚红兵吴杰松熊艺晶蒋建晖...
    1343-1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介入化疗[包括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和/或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联合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50例HCC患者分为TACE和/或HAIC联合靶免治疗组(n=25,TACE和/或HAIC、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和标准治疗组(n=25,TACE和/或HAIC治疗).观察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结果 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版评价标准下,ORR为36%,DCR为76%.在改良版RECIST评价标准下,ORR为72%,DCR为76%.TACE和/或HAIC联合靶免治疗组患者总生存情况和无进展生存情况均优于标准治疗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中,3~4级不良反应为神经病变(占4%),其他多为1~2级可管理的不良反应.结论 TACE和/或HAIC联合靶免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不可切除HCC患者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具有安全性.

    原发性肝细胞癌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安全性

    Snyder希望理论干预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吴婷潘家琪李运芳白宜萌...
    1349-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Snyder希望理论干预在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R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6例LRN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5)和希望组(n=41),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干预,希望组患者围手术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Snyder希望理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希望水平[Herth希望量表(HHI)]、自我效能感[癌症患者应对癌症自我效能量表(CPSE)]、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HHI、CPSE、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希望组患者HHI、CPSE、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希望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nyder希望理论干预能有效提高LRN患者的希望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Snyder希望理论干预肾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应用效果

    思维导图术前访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范珂蒋敏焦文娟
    1353-1356,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思维导图术前访视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85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思维导图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状态焦虑问卷(SAI)]、疾病不确定感[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情况.结果 手术当天,两组患者SAI、MUIS评分均低于本组入院时,观察组患者SAI、MU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FACT-B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入院时,观察组患者FACT-B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思维导图术前访视干预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及对疾病的不确定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乳腺癌思维导图术前访视应用效果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

    李俏然赵信喜张新阁刘向阳...
    1357-1359,1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95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中EGFR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特征NSCLC患者NSCLC组织中的EGFR表达情况.结果 NSCLC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差NSCLC患者NSCLC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在NSCLC患者中高表达,EGFR检测可用于诊断NSCLC,并预测预后,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法预后淋巴结转移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曾圆李霞曾芳
    1360-1362,13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疑似EGC及癌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内镜及内镜NBI检查.比较常规内镜与内镜NBI检查的图像清晰度.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常规内镜、内镜NBI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对EGC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内镜NBI检查的各图像清晰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镜NBI诊断EGC、癌前病变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常规内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内镜NBI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 内镜NBI对EGC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