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甲状腺癌患者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刘佳琪白俊文盛浩王霞...
    2437-2441,2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甲状腺癌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较为完善,治愈率较高,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癌患者开始更加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患者报告结局(PRO)是指在没有医师或其他任何人对患者反应进行解释的情况下,直接来源于患者自身对其健康状态各个方面的反馈和报告.本文列举了适用于甲状腺癌患者的PRO评估工具,并对工具的内容、优缺点以及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依据.

    甲状腺癌患者报告结局评估工具

    热休克转录因子4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李杨蔡青锦黄磊云徐龙玉...
    2442-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休克转录因子4(HSF4)是热休克转录因子(HSF)家族中的一员,在调节应激反应、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及DNA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HSF4在多种肿瘤中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对HSF4的生物学功能、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以及靶向治疗潜力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治疗新靶点的进一步研究及靶向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热休克转录因子4肿瘤应激反应靶向治疗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张娟陈燕杨欣欣豆路行...
    2447-2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在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0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WHOQOL-10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可有效提高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急救效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肝癌上消化道大出血改良急诊护理流程

    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钱国武马双阳牛刚裴书飞...
    2451-2454,2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112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开放组和腔镜组,每组56例,开放组患者接受开放式根治术,腔镜组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胃肠功能指标[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胃动素、胃泌素]、炎性因子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状态指标[血红蛋白(Hb)、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前白蛋白(PAB)、白蛋白(ALB)]和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辅助性T细胞(Th)1/Th2、CD4+/CD8+].结果 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放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放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腔镜组患者EGF、P物质、VIP、CRP、PCT、TNF-α、IL-6水平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开放组,胃动素、胃泌素、Hb、RBP、TRF、PAB、ALB水平和淋巴细胞计数、Th1/Th2、CD4+/CD8+均高于开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根治术有利于促进结直肠癌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和营养状态.

    结直肠癌腹腔镜根治术胃肠功能炎性反应免疫功能

    循证干预对胶质瘤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影响

    于宁二尚坤单单单支慧...
    2455-2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干预对胶质瘤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IAPI)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胶质瘤手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55)和循证组(n=65),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循证组患者接受循证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受压部位皮肤温度、湿度及术后皮肤异常情况.结果 术毕,两组患者肩部、髋部、足跟皮肤温度、湿度均高于本组术前,循证组患者肩部、髋部、足跟皮肤温度、湿度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患者术后皮肤异常总发生率为27.70%,低于常规组患者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干预应用于胶质瘤手术患者中,可改善其受压部位皮肤表面的温度、湿度,降低IAPI发生风险.

    循证干预胶质瘤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子宫内膜癌患者经验性回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范欣王翠兰罗家寿
    2459-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EC)患者经验性回避(EA)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72例EC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评估患者的EA水平.比较不同临床特征EC患者的E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EC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家庭关怀度、社会支持与EA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EC患者EA的影响因素.结果 72例EC患者AAQ-Ⅱ评分为(30.25±7.27)分.不同婚姻状况、肿瘤数目、文化程度、居住地、睡眠时间、肿瘤转移情况、用药种类EC患者AAQ-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与EA水平呈正相关(r=0.399,P﹤0.01);家庭关怀度与EA水平呈负相关(r=-0.471,P=0.012);社会支持与EA水平呈负相关(r=-0.343,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目、用药种类、家庭关怀度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均是EC患者E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EC患者的EA水平较高.肿瘤数目、用药种类、家庭关怀度评分、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社会支持度评分均是EC患者EA的影响因素.

    子宫内膜癌经验性回避影响因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放射性131I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伊莎莎曹晓征臧志娜
    2464-2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放射性 131I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DTC患者,接受甲状腺癌根治术及术后放射性 131I治疗,首次放射性 131I治疗后6个月评估疗效.DTC患者放射性 131I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疗效判定结果显示,疗效良好79例,疗效不良41例,分别作为良好组和不良组.良好组与不良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复发风险、放射性 131I治疗前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首次放射性 131I治疗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4 cm、淋巴结转移数目≥5、放射性 131I治疗前Tg水平升高均是DTC患者放射性 131I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首次放射性 131I治疗剂量高是DTC患者放射性 131I治疗疗效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肿瘤直径﹥4 cm、淋巴结转移数目≥5、放射性 131I治疗前Tg水平升高均是DTC患者放射性 131I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首次放射性 131I治疗剂量高是保护因素.

    放射性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影响因素

    基于品管圈的链式质控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刘方刘艳韩亚男
    2468-24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品管圈(QCC)的链式质控干预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4例行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的肺癌化疗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QCC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QCC组患者给予基于QCC的链式质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穿刺及置管情况、血栓前状态指标[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生活质量[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导管相关性血栓(CRT)发生情况.结果 QCC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CR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WF、GMP-140、TAT水平及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QCC组患者vWF、GMP-140、TA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QCC的链式质控干预应用于行PICC置管术的肺癌化疗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栓前状态,降低CRT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肺癌化疗品管圈链式质控干预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3.0T MRI检查对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及N分期的诊断价值

    周伟李锋洪欣
    2472-2474,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3.0T MRI检查对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PLNM)及N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直肠癌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术前行3.0T 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RI检查对直肠癌PLNM和N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发生PLNM 22例为PLNM组,未发生PLNM 28例为非PLNM组.3.0T MRI检查诊断直肠癌PLNM的准确度为88.00%(44/50),特异度为89.29%(25/28),灵敏度为86.36%(19/22),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56).PLNM组患者淋巴结短径明显大于非PLNM组,边缘模糊率和信号不均匀率均明显高于非PLN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0T MRI检查对N1、N2期直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4.62%、88.89%.结论 3.0T MRI检查在诊断直肠癌PLNM、N分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诊断效能较高,且其MRI征象多表现为淋巴结短径增大、边缘模糊、信号不均匀.

    直肠癌盆腔淋巴结转移3.0TMRI诊断价值

    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干预对直肠鳞状细胞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彩云王海蕊赵海芹
    2475-2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干预对直肠鳞状细胞癌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06例直肠鳞状细胞癌患者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KPS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干预可缓解直肠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

    直肠鳞状细胞癌医疗-患者-亲属三位一体干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