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癌症进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

赵平

双月刊

1672-1535

aizhengjinzhan@126.com

010-65295967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9号

癌症进展/Journal Oncology Progress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方针,反映国内外肿瘤医学的最新进展,促进国内外肿瘤学学术交流。它主要面向广大从事肿瘤临床和科研的工作人员以及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适宜技术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严桂英胡宗德顾晨奕沈璟...
    283-285,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适宜技术联合深部热疗治疗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深部热疗,观察组采用深部热疗联合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均较干预前升高,CD8+水平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适宜技术联合深部热疗能提高肺癌患者的KPS评分,有助于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免疫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中医适宜技术深部热疗肺癌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卡氏功能状态评分

    超重患者与体重指数正常患者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疗效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杨玉兵张海洋史娟孙万日...
    2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超重患者与体重指数(BMI)正常患者的术后疗效.方法 选取189例胃癌患者,其中BMI正常患者106例,超重患者83例,进一步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分为BMI正常组与超重组,每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手术一般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按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者各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正常组患者进流食时间、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超重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均少于超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超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重患者在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时,相较于BMI正常患者,面临着更高的手术风险、更长的手术时间、更多的术中出血量、更长的术后恢复时间以及更高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超重体重指数疗效倾向性评分匹配

    快速康复外科干预在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朱丽君陈涛张炜陈恒...
    291-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干预在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接受常规干预的49例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纳入常规组,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接受FTS干预的49例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纳入F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吞咽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FTS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恢复进食时间、卧床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术后6、24、48、72h,FTS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术后2周,FTS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FTS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FTS干预可促进口腔癌术后口腔皮瓣修复术患者快速恢复,降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吞咽功能.

    口腔癌口腔皮瓣修复术快速康复外科疼痛程度吞咽功能

    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戚青花郭丽萍蔡会霞贾二莉...
    295-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107例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月收入、高血压情况、糖尿病情况、肿瘤部位、病理类型、雌激素受体(ER)表达情况、孕激素受体(PR)表达情况、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手术方法以及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估生活质量.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TNM分期为Ⅱ~Ⅲ期、行改良根治术、接受放疗、未接受靶向治疗乳腺癌患者的术后FACT-B评分分别低于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TNM分期为Ⅰ期、行保乳手术、未接受放疗、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为Ⅱ~Ⅲ期、行改良根治术、接受放疗均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接受靶向治疗和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均是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TNM分期为Ⅱ~Ⅲ期、行改良根治术、接受术后放疗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较差,接受靶向治疗和文化程度较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较好.

    乳腺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角蛋白1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艾冬冬李丽芳刘丹付艳群...
    299-30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角蛋白19(CK1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7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均接受调强放疗,随访4个月,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比较不同预后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TGF-β1、CK19水平和NLR.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TGF-β1、CK19、NLR单独和联合检测对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4个月,72例肝癌调强放疗患者中,预后良好43例,预后不良29例.放疗后,预后不良患者TGF-β1、CK19水平和NLR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显示,TGF-β1、CK19、NLR联合检测预测中晚期肝癌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AUC为0.894(95%CI:0.799~0.954),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93.02%.结论 TGF-β1、CK19、NLR联合检测预测中晚期调强放疗患者预后的价值较好.

    中晚期肝癌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角蛋白19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调强放疗预后

    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

    魏萍萍林勇庄晨孟小琴...
    302-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43例肺癌患者和3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肺癌组和良性组.采用化学发光分析仪、自动生化仪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roGRP、NSE和SCCA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SCCA、ProGRP和NSE水平,分析肺癌发生的影响因素和SCCA、ProGRP、NSE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组患者SCCA、ProGRP和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CCA、ProGRP及NSE均是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CCA、ProGRP及NSE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三者单独检测.结论 SCCA、NSE和ProGRP均在肺癌患者中高表达,可作为肺癌良好的血清肿瘤标志物,且联合检测对肺癌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肺癌诊断

    低腹压腹壁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贾学凡张彩举王宗崇廖天龙...
    306-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腹压腹壁悬吊法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术中腹腔压力的不同将98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常规组(n=49)和低腹压组(n=49),常规组患者术中采用常规腹压手术,低腹压组患者术中采用低腹压腹壁悬吊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循环功能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眼压(IOP)]、呼吸功能指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术后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低腹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腹建立15 min,两组患者HR、MAP、IOP、PETCO2、Ppeak均高于本组麻醉前,低腹压组患者HR、MAP、IOP、PETCO2、Ppeak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腹压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腹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腹压腹壁悬吊法应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减轻对患者循环、呼吸功能的不良影响,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并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低腹压腹壁悬吊法循环功能呼吸功能术后恢复

    新辅助化疗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Ⅱa期局部肿块型宫颈癌的临床疗效

    随艳红李红霞李杏丽
    310-313,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对Ⅱa期局部肿块型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97例Ⅱa期局部肿块型宫颈癌患者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接受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治疗.评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生活质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72%.手术后,两组患者CEA、SCC-Ag、CA15-3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EA、SCC-Ag、CA15-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恶心呕吐、脱发、骨髓抑制、肝肾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对Ⅱa期局部肿块型宫颈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阴式广泛子宫切除术局部肿块型治疗效果

    血清胃功能四项、幽门螺杆菌与早期胃癌的关系

    陈昱利巫文勋耿娜黄兰...
    314-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胃功能四项[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PGR)、胃泌素-17(G-17)]、幽门螺杆菌与早期胃癌的关系.方法 将82例行胃癌筛查人群根据胃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分为早癌组(n=20)和良性组(n=6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GⅡ、G-17、PG Ⅰ、PGR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Ⅱ、G-17、PGⅠ、PG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Ⅰ、PGⅡ、PGR、G-17是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PG Ⅰ、PGⅡ、PGR、G-17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的AUC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年龄、幽门螺杆菌抗体、胃癌家族史、吸烟史、PGⅠ、PGⅡ、PGR、G-17均是早期胃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GⅠ、PGⅡ、PGR、G-17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胃癌胃功能四项幽门螺杆菌诊断

    微波消融与射频消融治疗中小肝脏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苗苗王海静贾巴见明陈强...
    318-322,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射频消融(RFA)及微波消融(MWA)治疗中小肝脏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在中英文主要数据库发表的关于MWA及RFA治疗中小肝脏恶性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比MWA及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完全消融率(CA)、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无复发生存率(RFS)、总生存率(OS)、局部复发率(LTP)、肝内远处转移率(IDR)、消融时间和手术时间.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森林图.结果 共纳入10项RCT,进行MWA及RFA治疗的患者分别为468、517例.RFA组及MWA组的CA分别为91.8%、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0.87,95%CI:0.53~1.42,P>0.05].RFA组平均消融时间为17.3 min,MWA组平均消融时间为11.1 min,MWA组平均消融时间短于RFA组[加权均数差(WMD)=6.47,95%CI:4.40~8.54,P<0.05].两组患者其余次要结局指标如OS、LTP、IDR、手术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R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5cm的肝脏恶性肿瘤,MWA与RFA治疗效果相似,MWA仅在消融时间方面存在优势.

    微波消融射频消融肝脏恶性肿瘤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