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王晓纯

季刊

1001-5477

ncutxb3374@ncut.edu.cn

010-88803374

100144

北京石景山晋元庄5号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北方工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季刊。刊登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学术文章。本学报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力争达到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科研社会财富,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之目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FRP水泥复合模板支护体系试验研究

    宋小软沈恩淼瞿雨亭张小云...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GFRP)永久性水泥复合模板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形式,本文提出了一套专用的无粘结对拉螺杆模板支护体系并验证其可行性.通过变更模板类型和支护形式,本文设计了三种试验方案:普通木模板搭配传统支护方案PM、水泥复合模板搭配传统支护方案GM、水泥复合模板搭配专用支护方案GN,对三种方案分别进行混凝土浇筑试验,记录并分析浇筑过程中的模板变形情况及剪力墙成型后厚度.结果表明,在GN支护方案下,采用无粘结对拉支护体系的模板在浇筑过程中侧向变形最小,墙体成型后的实测厚度偏差也最小,墙体厚度最均匀.这证明无粘结对拉支护体系具有良好抗侧刚度和稳固性,可以较精准控制现浇墙体厚度,更适用于竖向混凝土构件浇筑施工.

    玻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水泥复合模板模板支护侧向变形

    石粉取代胶凝材料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变形影响研究

    何世钦曾煜葳高鹏飞王辉...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收缩变形是混凝土耐久性与体积稳定性的重要特征之一,当采用机制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Self-Compacting Concrete,SCC)时,机制砂中的石粉对混凝土的收缩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关于石粉取代率对自密实混凝土收缩变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采用石粉代替胶凝材料设计配合比,对石粉取代率分别为 0%、21%、48%的自密实混凝土进行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早龄期收缩、28 d自收缩与28d干燥收缩试验.结果表明自密实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会随石粉取代量增加而减小,早龄期收缩随着石粉取代量提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28 d内石粉能够减小各龄期总收缩和自收缩值,但会增加干燥收缩.

    自密实混凝土石粉自收缩干燥收缩

    基于神经网络的混凝土框架结构连续倒塌计算方法

    白玉星黄鸿嘉汪巧兰马博...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基于神经网络的优化,利用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梁长、跨高比、梁截面面积以及钢筋配筋率等参数,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压拱承载力进行预测.通过建立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模型,将输入的参数与压拱结构的承载力进行关联学习,从而实现对承载力的准确预测.为了使模型预测更加准确,本文重点研究了该模型的优化方法,通过对比网络结构设计、激活函数选择、学习率调整等常见方法得到了较为优异的BP神经网络,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泛化能力.同时利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计算出每种因素在框架结构连续倒塌中所占的大致权重,将其赋予神经网络的各个参数,作为初始化权重,加快了模型的收敛与训练的速度,进一步优化了神经网络模型.本研究为框架结构的连续倒塌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预测承载力的方法,能够对倒塌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提供参考.

    框架结构连续倒塌因素权重神经网络模型优化

    中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效率研究——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Malmquist模型

    齐园陈光中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建筑垃圾产量已达 35 亿吨,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效率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基于 Undesirable Slacks-Based Measurement Malmquist(非期望产出的SBM-Malmquist)模型,测算了2013-2021 年30 个省份的建筑垃圾资源化效率及其时空演变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建筑垃圾资源化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西北地区部分省份高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其中陕西省资源化效率最高.建筑垃圾产生量是东西部资源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这表明行业资源化技术及相关政策投入不足.从增长趋势来看,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效率在 2013-2020 年稳步上升,2021 年出现波动.重庆、陕西和江苏省发展速度位居前三,增长主要来源于行业技术水平提升.据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资金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的建议.

    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SBM模型Malmquist指数

    内嵌管板式六边折纹吸能构件吸能特性研究

    许海亮郑鑫雷刘玉欣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冲击地压支护中现有吸能构件承载力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内嵌管板式六边折纹吸能构件,建立新型吸能构件模型并与现有方形吸能构件进行对比,分析其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二者在相同壁厚的情况下,内嵌管板式六边折纹构件的压缩荷载极值、压缩荷载平均值和总吸能均出现较大提升,且荷载缓冲指数降低14.5%;在新型吸能构件高度不变情况下,构件内部六边形管尺寸越小,压缩荷载极值、压缩荷载平均值和总吸能越大,但边长为60 mm时荷载缓冲指数最小;在新型吸能构件高度不变情况下,壁厚越大,压缩荷载极值、压缩荷载平均值、总吸能越大,但壁厚为 8mm 时荷载缓冲指数最小.通过分析不同尺寸和壁厚,得出边长为60 mm、壁厚为8mm时,吸能效果达到最佳,为吸能构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力学特性吸能指标数值模拟

    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多因素换热特性试验研究

    李瑞霞王天任王滋樟宋伟...
    4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一种以水为工质、由镀锌钢管和聚乙烯管组成的新型金属-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首先,采用恒温水浴试验台研究了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和金属-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的取热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金属-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相较于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具有更好的换热能力.其次,当换热器内真空度为2.00 kPa,工质填充率为12.50%时,金属-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的换热量会随着冷冻水流量和水浴热源温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搭建砂箱试验台,为金属-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提供了渗流和非渗流试验条件.在砂箱试验中,研究了金属-聚乙烯管岩土热虹吸管的换热特性,并与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的平均换热量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平均换热量接近.当金属-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蒸发段长度为0.50 m时,非渗流和渗流条件下的平均换热量分别为34.89 W/m和111.75 W/m.试验验证了金属-聚乙烯热虹吸管换热器作为一种新型地下热交换器是可行的.

    土壤源热泵系统岩土热虹吸管换热器U型管换热器地下水渗流换热特性试验

    承插式装配桥墩车撞响应试验研究

    韩艳冯新宇张世隆何君平...
    50-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获得墩柱截面形状及承插连接界面形式对承插式装配桥墩抗车撞性能的影响,本文设计制作了两个不同连接界面形式的矩形承插式预制桥墩以及一个圆形承插式预制桥墩进行车辆撞击的模型试验,通过桥墩的撞击力时程、加速度、应变响应时程及破坏模式,分析了承插式桥墩车撞损伤演化过程、破坏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车辆撞击作用下承插式桥墩的损伤破坏随撞击车速的提高而增大,主要表现为撞击位置和墩柱根部的局部损伤;相同尺寸、相同钢筋用量的圆形承插式桥墩的抗车撞性能优于相应的矩形承插式桥墩,车速较高时,界面粗糙度的影响增大.建议在条件许可时优先选用承插界面经过粗糙处理的圆形承插式预制桥墩,以提高其在车辆撞击情况下的安全性能.

    装配式桥墩动力响应界面形式截面形状参数分析

    缆索限位器对支座性能退化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

    李悦晏勇李冲李明...
    6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桥梁结构逐渐老化,支座性能的退化可能对桥梁的抗震性能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缆索限位器对支座性能退化后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分析了支座性能退化的原因及其对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接着,讨论了缆索限位器在桥梁结构中的作用机理及其在地震中的性能表现以及对桥梁地震易损性的影响.最后,结果表明:支座老化后,支座的水平刚度变大,变形能力减小,耗能能力下降,在地震作用下,桥梁的系统损伤概率上升;在桥梁上安装缆索限位器,对桥墩的抗震要求增加,但是桥梁整体的抗震性能有所提高,尤其是在极端地震作用下;随着支座的老化,支座的隔震减震作用减小,结构下部的地震响应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老化带来的负面效应,但是其效果不及在新支座上的应用.

    地震易损性简支梁桥支座老化缆索限位器

    地震作用下某框架钢结构桥梁的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矫兴姿
    7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结构的地震动反应是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基础.本文对威海某复杂钢框架桥梁结构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更加清楚地分析结构的地震动反应及破坏机理,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本文采用时程分析法,按要求选用了1 条人工模拟地震波和 2 条天然地震波作为地震动输入.在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计算该桥梁的最大应力和最大挠度.研究发现:在地震作用下,支撑体系及其端部两柱之间的梁是钢结构桥梁的关键构件;结构的最大位移位于钢结构桥端部的悬挑梁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钢框架桥分别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输入地震波时,其动态响应不同,但该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是安全的.

    钢结构桥梁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动态分析地震波

    隧道火灾原因与防护措施发展现状述评

    满轲刘赫
    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交通运输需求的日益增加,隧道建设成为了当下热门的基建话题.伴随着隧道的总长度和使用频率的不断提升,隧道消防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引起了更多的关注.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近几十年的隧道火灾案例,得出了最容易引起隧道火灾的四类原因:车辆自身设备故障起火、车辆碰撞等交通事故、隧道设备故障或老化、车辆装载货物燃烧,并介绍了五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隧道防火措施:喷淋灭火系统、耐火混凝土、设置混凝土牺牲层、防火涂料以及防火板材.此外,本文还综合分析了这些防火措施的优缺点,为保障隧道的消防安全、减少隧道火灾事故的危害提供了参考.

    隧道火灾火灾案例火灾原因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