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测绘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北京测绘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北京测绘学会

王磊

双月刊

1007-3000

bjch@chinajournal.net.cn bjch@bism.cn

010-63955085

100038

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路15号

北京测绘/Journal 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查看更多>>本刊是具有实用性、超前性、信息量大、特色鲜明等特点,融科技、信息、生产为一体的科技刊物, 不仅是广大测绘工作者的学习园地,而且是了解测绘科技发展与市场动态的窗口。本刊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指导,以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目标,以宣传和贯彻党在测绘科技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北京市地方法规为宗旨,紧密结合生产、管理、科研、教学等开展技术与学术交流,介绍测绘体制改革经验,为测绘各界传播高、新科技信息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实景三维北京研究建设进展(2008—2023年)

    孔令彦刘增良曾艳艳王红...
    447-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介绍了实景三维(3D)建设的工作背景,汇总了国家和自然资源部、北京市层面关于数字中国、实景3D中国、实景3D北京建设的政策文件和主要内容,归纳了实景3D建设标准体系、理论研究、数据生产、数据库建设、平台研发与应用等方面技术研究成果,总结了2008—2023年北京实景3D建设历程、主要成果以及新型基础测绘北京试点建设内容、关键技术和应用,对已开展的实景3D北京研究建设工作进行了分析并从产品、数据更新、应用场景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实景三维中国实景三维北京新型基础测绘政策理论研究

    我国"实景三维"工作开展情况综述

    张保钢张褚朋曹筱敏
    457-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实景三维"政策的出台背景,汇总了国家和省级层面"实景三维"的标准编制情况,软件开发与应用情况,以及全国试点情况.已开始构建实景三维(3D)标准体系,地方和团体层面的标准较多,国家和团体层面的标准较少.提供了18部需要且未立项的实景3D标准名称.研制出了一大批优秀实景3D软件,为实景3D中国建设提供了工具和技术保障.各试点单位均建立了数据采集、建模的技术方案,形成了系列实景3D产品,开发了相关的数字空间基座并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应总结共性,避免重复性劳动.建立分工机制,形成成果覆盖实景3D全部技术内容.初步建立了实景3D的技术理论体系,但在实景3D数据的智能化获取、处理、服务方面仍有差距,传统存量四维(4D)产品向3D地理实体数据的转换有待突破,众源采集实景3D数据方式亟需实用化推广.

    实景三维测绘标准软件试点学术成果

    数字孪生城市空间地理数字底座构建及应用

    王光耀曾玲方顾建祥
    469-4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孪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新路径以及实践模式,数字底座是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重要空间基底.通过数字孪生空间地理数字底座建设,最大限度采集生产数字孪生模式下的空间地理数据,可以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本文根据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实践,从分析城市数字孪生以及空间地理数字底座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以数字孪生空间地理数据资源建设、数字孪生智能中枢构建以及时空数据服务体系建立为核心的城市数字孪生空间地理底座构建的技术架构和构建途径,并结合服务三维(3D)规划审批、土地利用全生命周期管理、智慧公安等具体应用场景,为城市空间地理数字底座在城市治理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数字化转型数字孪生城市新型测绘实景三维空间地理数字底座

    一种基于本体的地理实体语义模型设计方法

    杨文雪吴士珂曲冠晨邬丽娟...
    475-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新型基础测绘为背景,针对实景三维(3D)时空数据生产存储过程中现有时空数据模型缺乏对包含几何、语义和状态等的地理实体数据支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地理实体语义模型设计方法,首先构建面向地理实体领域本体的数据概念模型,然后利用一种新型的地理信息数据模型——语义实体模型(SEM),将本体概念实例化.以自然实体中山体为例,构建山体实体概念模型,以SEM数据模型进行山体实体本体表示,将实例结果导入地理实体数据库,验证结果表明SEM数据模型可实现多模态地理实体数据的一体化存储,并兼顾了地理空间数据的几何、语义等特征.SEM模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地理信息数据组织方式,解决了传统基础测绘数据割裂的问题,可实现异源异构数据融合和数据的联动更新.

    地理实体领域本体语义实体模型

    规则定义的城市三维模型快速构建方法

    刘媛左效刚石增宇
    482-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城市三维(3D)模型建设仍然存在建设周期长、投资成本高、共享性不良等问题,本文基于可批量、可交互、可重用的目标,依托城市引擎软件提出了一种规则定义的3D模型快速构建方法.该方法利用既有二维(2D)数据,通过建立规则对实验区域内城市地物进行快速建模,形成一套通用的城市模型规则库,同时还探索其在指标分析和通视分析等规划领域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地物共同特征定义规则建模,能够实现批量化、自动化建设模型,构建数以万计的3D模型仅需要几分钟,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此外定义的规则可重复使用及调整,有效减少了模型建设后期修改的工作量,节省了大量人、财、物力.

    规则建模数字城市三维模型城市引擎城市规划

    多源数据融合在实景三维模型质量提升中的应用

    刘璇胡兵任苗付宁波...
    48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规倾斜摄影测量航高与拍摄角度固定,建立的三维(3D)模型底部或视角盲区会出现空洞、扭曲、变形等现象,而部分超高建筑物由于其顶部与地面的影像分辨率相差较大,导致建模时模型顶部会有大规模破损.本文在传统倾斜摄影基础上融合地面补拍数据与高空交叉环绕补拍数据,生成融合后倾斜摄影点云,再与手持式移动3D激光扫描仪获取的点云数据融合建模,生成高精细度实景3D模型成果.该方法在抚州市城区进行试验,从模型数学精度、表达精细度和场景效果几个方面对成果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后的模型几何精度更高,模型表达精细度和场景效果质量都有较大程度的提升.

    实景三维地面补拍交叉环绕补拍激光点云数据融合

    多源影像点云融合建模的方法

    王佳卿
    496-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单一数据源进行大场景建模时存在精细化程度低、纹理模糊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源影像点云融合建模的方法.首先对倾斜影像和地面近景影像数据分别进行光束法平差,以共线条件方程为数学模型,获取倾斜影像点云和地面近景影像点云,将两者点云数据进行坐标统一,实现点云融合;然后对融合点云数据构建网格模型,并以激光点云作为参考点云,进行网格模型精度评估;最后对网格模型执行无缝纹理映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单一倾斜影像获取的网格模型精确度距离误差分别为38.36、66.12 mm,多源影像点云融合提高了网格模型重建的精度,并且比单一数据源构建的三维(3D)模型结构更完整,精度更高,纹理更清晰.

    多源影像点云融合网格构建纹理映射

    一种基于DSM和DOM的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方法

    梁爱曼张海涛左效刚周庆...
    502-5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航摄影像立体采集和人工外业测绘等方式的人员投入大、数据采集效率不高问题,本文通过数字正射影像图(DOM)数据、数字表面模型(DSM)数据及DOM数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辅助数据进行再利用,探索推扫式数据中高大地物的倒伏特点,解决数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投影差问题,形成了一种新的数据采集技术,并通过生产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打破了传统采集方式的束缚,不受软硬件和人员技能的约束,不仅能够实现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功能、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实体采编功能,还可以实现建模数据采编功能.

    地理信息数据采集数字正射影像投影差投影纠正算法推扫式遥感影像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的精细化建模

    秦旭元赵志林
    509-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科学和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城市精细化建模的需求不断增加,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构建的实景三维(3D)模型拥有时效性高、模型覆盖范围广、模型真实化强等特点为城市快速精细化建设提供可能,但该技术在建模过程中存在数据冗余、模型变形、影像缺失等多种问题常常会影响建模效果,无法满足精细化的需求,本文以天际航DP-Modeler平台展开精细化的研究,探索精细化模型的构建方法,有效验证了基于实景3D模型重新构建模型,大幅提升了城市精细化建模的效率,为精细化建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和技术支持.

    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城市精细化建模实景三维模型单体化建模

    基于实景三维的社区治理应用研究与探索

    李丹彤耿丹高泽辉
    514-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景三维(3D)中国建设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了新一代的3D时空框架,面向社区治理应用的需求,本文分析了社区治理实体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和专题特征,构建了基于实景3D的社区治理实体数据模型,提出了多源多态融合的社区治理实体数据组织和表达方法,面向社区领导、管理者和居民的察情、善治和宜居需求,打造了社区运行态势实时掌控、赋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和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升级三大业务场景,探索了实景3D成果支撑社区精细化治理的能力.

    数字中国实景三维地理实体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