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康士勇

季刊

1674-0025

bjldbzxb@126.com

010-64941713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5号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ur and Social Secur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思政课"建设的理论意涵和实践进路

    牛利坡
    3-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大思政课"区别于"大思政",其本质属性是课程属性,通过各种方式实现教学中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达成育人目标;实践教学并非是"大思政课"的唯一实现途径,课堂讲授中史论结合的头脑思辨、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场景体验等,也应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举措.因此,应在教学论视域下明确"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内容、方式、主体及评价内涵,并在把准实践逻辑的基础上明晰其主要进路.

    "大思政课"课程属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意涵实践进路

    思政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为中心的考察

    袁红侯鑫磊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用好教材和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必然要求.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有机系统.针对转化的逻辑体系和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三个方面的困境,教师应以立德育人为根本,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有机统一,形成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有效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转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与原则性——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

    卜海艳张雯
    15-2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足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探析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原则性,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的积极回应.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是课程属性的本质要求,是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的关键步骤,要坚持讲故事与讲道理的深度融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过程性与有效性的统筹兼顾.

    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必要性原则性

    新业态劳动权利与企业用工权动态平衡的法治实践研究

    赵金英贾娜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及人力资本的不断社会化,新业态中企业用工权与劳动者的劳动保障权必然产生新的变化.分析两种权利的变化及冲突、探究矛盾的调和策略、补充新业态劳动用工制度、提高政府数字治理能力迫在眉睫.同时,公共社会保障也应从覆盖"全体国民"到覆盖"全部工作任务",加快基于自然人的工作交易平台的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企业用工自主权与劳动者社会保障权的平衡,让企业和劳动者共享发展成果.

    新业态劳动权益用工自主权

    算法时代下劳动用工歧视法律规制的困境与应对策略

    张琳晗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算法时代下劳动者各方面信息被数字化,算法直接或间接对劳动者权益产生影响,且此种影响不易为劳动者所察觉.劳动者相较于用人单位而言,本就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算法被日益广泛应用于劳动用工领域后,算法技术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评分甚至自动化决策等方式,复刻并延伸现实社会的用工歧视,劳动者因健康状态、家庭负担、性别等因素受到算法的歧视性评价,劳动者权益遭受侵害.算法技术在劳动用工过程中的使用对劳动者平等就业权提出挑战,对现有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保护法律制度形成冲击.应当完善用人单位的算法使用程序,通过举证责任倒置减轻遭受算法歧视的劳动者的举证责任,推动算法劳动用工应用的监管模式转型,以共同创建数字时代反对算法劳动用工歧视的环境,促进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实现.

    算法歧视劳动用工平等就业

    规模与结构视角下的人口流动家庭化迁移

    孙林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转变和家庭转变具有理论上的同源性,采用流动性的分析框架,将流动人口的家庭置于现代化背景下,强调其时空上的迁移和变动,结构和形态上的多样与复杂,由此聚焦于流动人口家庭迁移选择的建构视角.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详细展现流动人口家庭的演变历程,解答"流动人口家庭随着现代化路径发生了哪些变化"和"流动人口家庭目前的现状与特征是什么"两个问题.

    规模与结构视角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

    数字经济对北京高质量就业的影响研究——兼与上海比较分析

    徐海峰
    41-5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深刻影响.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展示北京和上海数字经济发展和就业质量的特征事实.在此基础上构建回归分析模型,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经济直接促进就业质量提升,同时还会通过优化就业结构间接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数字经济高质量就业就业结构就业质量

    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基于《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的分析

    马莉婷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各方的重视与关注,是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衡量指标.基于F高校2017-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发布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熵值法对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依托《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报告》进行就业质量测评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并对该指标体系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应用型本科就业质量评价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标体系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

    杨佳敏王文焕翟颖莉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融合1+X证书制度并借鉴OBE理念,探索高职院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建设,依据毕业目标和职业技能标准开发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标准,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评价方法,以期为其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OBE

    善用北京党史资源开展"大思政课"的实践探究——以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为例

    李劲竹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党史资源内涵丰厚完整、开发系统全面,是得天独厚的开展思政育人的鲜活教材.北京党史资源与"大思政课"的价值高度耦合,党史资源能够充分彰显思政教育价值,"大思政课"能够提升北京党史的育人实效.为此,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围绕善用北京党史资源开展"大思政课"进行实践探究.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构筑校地共建"大思政课"的运行机制,聚焦"课团赛宣研",开辟善用北京党史资源的实践路径,从而形成善用北京党史资源和善用"大思政课"相结合的经验,取得良好的育人实效.

    党史资源大思政课思政实践教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