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邹德文

月刊

1008-178X

xuebao@mail.cncnc.edu.cn

0431-86168225

130032

长春市长吉北路677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单月出刊,内容不定期设为“政治经济法律”、”国际政治论丛“、”历史研究“、”中国语言文学“、”昭明文选研究“、”外国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改革与探讨“、”音乐与美术“等栏目。目前本刊已与全国460余所大学、科研单位建立了学术信息交流关系,所有刊载文章经中国期刊网制成光盘或通过internet网供国内外专家学者查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南方纪行》中的中国形象

    许启张卫娣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正时期日本兴起的"中国情趣"风潮,促使佐藤春夫于1920年来到中国,他在游历中国南方后创作出游记《南方纪行》.佐藤一面对当时中国的种种事物充满厌恶与蔑视,一面又深深痴迷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景物.他在《南方纪行》中对中国人物和景物的描写,直观地体现了其对中国的认识,也反映了当时的日本文人内心异国情调的变化.

    佐藤春夫《南方纪行》中国情趣中国形象

    《挪威的森林》的现代性书写

    周杰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说《挪威的森林》中,人物对自我身份迷失和追寻的过程体现出鲜明的现代性反思.渡边既想拯救消极悲观的直子,又无法舍弃阳光洒脱的小林绿子.在双线平行的叙事结构中,小说一方面将渡边的精神世界进行细致呈现,另一方面把性格殊异的直子、绿子进行相互对照.村上春树聚焦小说人物在个性与共性、妥协与对抗冲突中的不同表现,书写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现代性的丰富内涵.小说对荒诞世界的书写,表达了反讽的立场,而小说人物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也为反思日本20世纪60年代文化提供了新的启发.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现代性反讽

    职前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资源利用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王宇
    116-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地位的上升、国际中文教育相关标准的公布,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尤其是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职前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资源利用过程的本质是高阶思维运作的过程,这个过程具有可迁移性、内隐性和创造性.本文以"可见的学习"系列研究为依托,以可迁移能力培养为导向,探索了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资源利用能力提升路径:从就业需求出发激发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学习动机;以教师榜样身份向职前国际中文教师展示专家行为;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使职前国际中文教师课堂学习成果"可见".

    职前国际中文教师教学资源利用可迁移能力

    "两个结合"视域下优秀传统师德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秦苗苗郑德崎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文明思想宝库中沉淀了丰厚的师德教育资源,包括科学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践方法、丰富的中国特色师德教育学说等,历经千年仍不失重要教育价值."两个结合"既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又包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转化.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之下,对传统师德文化进行甄别、激活和创造性转化,对解决教师教育现代化难题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两个结合"师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人工智能背景下法科生释法说理能力培养探究

    蒋晓云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释法说理能力是法律专业的核心业务能力之一,该能力的培养基于批判思维能力的学习和训练.在法律人工智能背景下,释法说理能力的培养不仅已成当务之急,而且应因其特征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在部门法学习中融入释法说理方法训练,配合批判思维的理论工具和方法支持,促使学生经由自主学习和大量训练实现知识迁移和能力内化,是培养法科生释法说理能力的有效路径.

    法律批判思维释法说理人工智能案例教学

    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尹典张婧付可欣
    129-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以吉林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感与创业意愿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对创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创业自我效能感在此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中介作用.依据研究成果,从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实践内容、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结合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创业教育创业意愿创业自我效能感

    网络泛娱乐主义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

    张丹宁于永坤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资本逻辑驱动下的泛娱乐主义在我国互联网领域迅速蔓延.以"娱乐至上"为宗旨的网络泛娱乐主义正侵袭着大学生群体并对他们的身心产生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娱乐至上,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歪曲事实,助推历史虚无主义;逃避现实,弱化正确理想信念.资本逐利、网络技术创新以及娱乐异化心理是导致网络泛娱乐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的根本原因.规避网络泛娱乐主义对大学生的侵害刻不容缓.一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二要加强网络监督,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三要提升大学生辨识能力,自觉抵制"泛娱乐"侵袭.

    网络泛娱乐主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理想信念

    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问题与对策

    张严秋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能够为我国的国际合作和对外经贸提供语言支持和智力支持.现阶段我国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存在语种资源储备数量不足、语种专业布局缺乏规划、非通用语种师资建设水平较低等问题,本研究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优化高校非通用语种专业建设的对策,以期更好地服务于非通用语种人才的培养.

    非通用语种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外语专业建设

    颠覆与重构:AIGC赋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危与机

    王莹聪李刚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支柱和动力.基于数智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外驱力,结合AIGC的生成逻辑,探索AIGC人工智能生成式内容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根据AIGC的应用场景构建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范式.

    AIGCChatGPT人工智能教育数字化转型

    "大思政课"理念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涵厘清与运行机制创新

    刘卫东金海鹰
    152-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厘清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涵是落实实践教学的前提,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场域是否"在社会"是厘清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网络教学内涵的边界."大思政课"为实践教学拓展提供了"在课外"的思路和空间,推动了实践教学走向课程化、独立化和贯通化.在"大思政课"理念下创新实践教学运行机制,需要分析实践教学的价值目的、整体目标和分类指标,建立实践教学运行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师管理的制度,明确教学与管理人员的职责,并尝试建立"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教学方法与流程.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