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周宇

季刊

2096-5184

cdfzgjs@126.com

028-87843067

611731

成都市郫县犀浦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extile science & enginee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以发展纺织、跨越纺织、立足高校、服务社会、工程、技艺、管理为主,文理综合面向市场,交流思想,活跃学术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线结构与性能评价

    张霆沈华胡立霞徐广标...
    1-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性蚕丝是将丝胶固定在丝素表面的一种蚕丝,以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纱线的形态结构、毛羽、条干、亲水性和力学性能等,对比分析不同混纺比和线密度的纱线性能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改性蚕丝的比例增加,改性蚕丝向纱线表面转移,纱线的不匀率在12%~16%,纱线的有害毛羽低于16 根/m,纯蚕丝纱线外其他四种纱线都表现为亲水性,纱线强力在170 cN/tex~310 cN/tex,纯蚕丝纱线的强力最低,纱线具有较低的弯曲刚度,研究可为改性蚕丝在服装面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改性蚕丝/天丝混纺纱混纺比线密度性能评价

    洗涤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张莉胡立霞沈华徐广标...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木棉/棉混纺纱线织造的双罗纹针织物为研究对象,测试评价洗涤前后木棉/棉混纺针织物形态结构、重量损失率、木棉含量、热湿舒适性等指标,探究洗涤次数、洗涤温度、干燥方式等洗涤参数对木棉/棉混纺针织物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洗涤后织物变得蓬松,有一定质量损失,主要源于木棉的损失,保温性能有所下降,透气透湿性有所提高,尺寸稳定性受洗涤温度次数影响较大.

    木棉/棉混纺针织物洗涤结构与性能

    耐紫外老化日间辐射降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华虎任文君蔡英张佳文...
    13-2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户外纺织品,可以很好地保护夏日高温下的户外人员.以涤纶织物为基材,自制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环氧乳液及BaSO4 粒子的混合分散液为整理剂,制备得到具有良好耐紫外老化和辐射降温功能的涂层整理织物.结果表明,当织物涂覆量为11.55 mg/cm2时,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平均太阳光反射率可达 92.56%,大气窗口的中红外平均发射率达91.36%,在太阳光直照下相对于原始涤纶织物可降温 5.2℃,且整理后的辐射降温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磨及力学性能.此外,经24 h的紫外加速老化后,辐射降温涂层织物的K/S值几乎不变,且UVA波段的平均透过率仅 1.8%、UPF值可达 387.03,显示出良好的耐紫外老化性能.该涂层织物在户外降温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辐射降温涤纶耐紫外老化涂层

    pH传感型智能纺织品的制备与性能探究

    陈嘉轩裔士钊吴焕岭王春霞...
    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对环境pH值的精确和便捷式测量,研究制备了一种pH传感型智能纺织品.首先,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刚果红(Congo red)与溴酚蓝(Bromophenol blue)pH指示剂分别与聚丙烯腈(PAN)、热塑性聚氨酯(TPU)高分子聚物材料共混纺制出具有pH变色功能的纳米纤维膜R-PAN-TPU与B-PAN-TPU.然后使用热压方法将纳米纤维膜进一步与棉(Cell)基底织物结合,得到pH传感型智能纺织品R-PAN-TPU-Cell与B-PAN-TPU-Cell.经测试,刚果红pH传感器R-PAN-TPU-Cell接触pH值3~5 的酸溶液显示出明显的蓝紫色,而接触pH值 9~12的碱溶液则没有明显的显色变化.溴酚蓝pH传感器B-PAN-TPU-Cell接触pH值 3~5 的酸溶液显示出明黄色,接触9~12 的碱溶液则变为紫色.该织物型pH传感器不仅在环境监测领域能够起到有效的预警与防护作用,还具有循环可利用的特点.

    pH传感纳米纤维静电纺丝技术智能变色纺织品预警与防护

    乌拉草絮片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评价

    郭春良胡立霞沈华徐广标...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乌拉草和ES纤维为原料,采用热风粘合工艺制备了 9 种乌拉草/ES纤维复合絮片,通过正交优化和极差分析评价了9 种絮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乌拉草/ES纤维混合比为 8∶2,热粘温度为 145℃,热粘时间 15 min时,复合絮片的综合性能最优,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片的透气性为 1321.71 mm/s,透湿性为 157.887 g/m2·h,导热系数为0.0405 KJ/m·K·h,压缩恢复率为 78.21%.研究为乌拉草在絮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与依据.

    乌拉草正交试验设计絮片制备性能评价

    类脂层对羊毛织物酶法防毡缩效果的影响

    李一凡李坤张嘉祺王俊...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羊毛表面鳞片外层的类脂结构使纤维具有显著的疏水性,阻碍了生物酶法防毡缩过程中酶分子向纤维内部的渗透.针对这一现象,使用甲醇/氢氧化钾和盐酸羟胺进行羊毛预处理,探究类脂层去除效果及其对羊毛结构与性能的影响;随后在盐酸羟胺去除羊毛类脂层的基础上,采用亚硫酸氢钠和Savinase 16XL蛋白酶对羊毛进行防毡缩整理.结果表明:三步法处理具有很好的羊毛防毡缩整理效果,织物毡缩率降至 5.44%,强力损失在可接受范围内.此外,织物润湿性、染色性、透气性和透湿性得到了显著改善,提高了羊毛纤维制品的产品附加值.

    羊毛类脂层蛋白酶还原剂防毡缩整理

    同轴聚氨酯传感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刘晓元张学澎徐秋玉江薇...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实现弹性传感聚氨酯纤维力学性能与传感性能的平衡,以TPU为同轴纤维的芯层,以TPU、GO、C2AgF3O2 复合物作为同轴纤维的外层,并使用L-AA将纤维外层传感物质原位还原,形成TPU、rGO、AgNPs三种物质组合的传感层,制备得出TPU-AgNPs-rGO-TPU传感纤维.探究了该传感纤维在不同参数下的拉伸以及传感性能.结果表明,以 30%TPU为芯层,以AgNPs、1.5%rGO、15%TPU组合为外层时,纤维的力学与传感性能达到最优平衡.其中拉伸强力为23.01 MPa,断裂伸长率为 576.23%.TPU-AgNPs-rGO-TPU纤维能够有效地检测外部刺激,具有高灵敏度特性(GF最高为44.61),电导率为173.55 ms/cm,并且能够稳定识别出人体各部位运动和生理信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湿法纺丝银纳米颗粒还原氧化石墨烯应变传感

    茶多酚改性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陈家壮许磊邢铁玲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应用于智能穿戴的柔性压阻式传感器受到许多人的关注.通过茶多酚和FeCl3 对纳米纤维素进行改性,添加多壁碳纳米管赋予导电性,用冷冻干燥法成功制备了茶多酚/纳米纤维素(TP/CNF)气凝胶.TP/CNF具有良好的耐压缩性和弹性,最大耐压缩应力为 465.4 KPa,相较于改性前提高了 4 倍,弹性回复率由几乎没有提升至75%,在循环压缩中可以表现出重复的电信号,具有作为柔性传感器的潜力.

    纳米纤维素茶多酚多壁碳纳米管柔性传感器

    纳米纤维素基高吸水抗菌抗氧化双相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张学澎王丽芳徐秋玉邱虹...
    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纳米纤维素纤维为水凝胶骨架制备了具有高吸水率、抗菌性以及抗氧化性能的气凝胶-水凝胶双相凝胶,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表征了气凝胶-水凝胶双相凝胶的结构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气凝胶相具有优异的吸水性能,在 5 小时内吸水率达到1342.2%;气凝胶相吸水形成水凝胶相后释放单宁酸,对金黄葡萄球菌抑制率达到98.72%,对大肠杆菌抑制率达到83.62%,具有优异的抗菌特性;自由基清除效率为 91.89%,可有效抑制活性氧的生成,减少炎症发生,在伤口护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纳米纤维素纤维双相水凝胶单宁酸抗菌抗氧化性能

    竹浆纤维抑菌性研究

    程有旗何天虹田俊莹任彦莹...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竹浆纤维的抑菌及抑菌稳定性,测试分析了竹浆纤维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分,以大肠杆菌为菌种,测试了竹浆纤维的抑菌率.为探讨竹浆纤维的抑菌成分,用 75%乙醇溶液对竹浆纤维进行索式提取,测试提取物的紫外光谱,并进行显色反应.结果表明,竹浆纤维的抑菌率为93%以上,75%乙醇溶液索式提取后纤维的抑菌率降低到 75.4%,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显色反应结果初步推断纤维抑菌成分含有酚类化合物.为探讨竹浆纤维的抑菌稳定性,分析了染整加工常用化学试剂和染料对竹浆纤维抑菌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的抑菌性受氢氧化钠影响较大,过氧化氢对纤维的抑菌性影响不明显,常规的染整加工条件对竹浆纤维的抑菌性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竹浆纤维抑菌成分染整加工抑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