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王建

季刊

2095-3763

hbmzsyxb@163.com

0314-2370082

067000

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南区高教园区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自创刊以来,坚持“双百”方针,为促进高校教学科研,繁荣社会主义学术研究做出了积极贡献,是高校教师和有关科研院所工作人员发表科研成果、交流学术信息的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帝学》版本流传及清永瑢抄本的文献价值

    张婧乐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帝学》是北宋范祖禹所著供帝王学习的参考书,其祖本宋嘉定本曾入编"天禄琳琅"藏书,乾隆先后为该书题识并题诗,并命六位皇子各和诗并缮写一部。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作为《四库全书》总裁官的皇六子永瑢当年亲笔缮写的一部《帝学》,该抄本曾入藏避暑山庄。该抄本所据之原本,应正是当年宫藏并毁于大火的宋嘉定本,因此该抄本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宋本面貌。《帝学》宋、元、明刊本皆已失传,现仅存清省园本一种印本,故永瑢抄本对该书内容校勘具有重要作用。

    《帝学》永瑢避暑山庄版本

    明湖子并非李提摩太——晚清天津《时报》第一任主笔明湖子身份考证

    李云
    74-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时报》创刊于1886年,不仅是近代天津的第一种中文报纸,亦是晚清北方的第一种商业性报纸。学界向来认为《时报》主笔明湖子是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但其真实身份却是晚清资深报人蔡锡龄。蔡锡龄怀用世之志,曾与金楷理、林乐知编译《西国近事汇编》,又曾任职上海《申报》馆,被天津《时报》馆聘为首任主笔。主笔《时报》时,蔡锡龄提倡西学,推介新书,提倡变革、废除制艺,开北方报刊风气之先,其努力与功绩应被正视,而不应被英人李提摩太所遮蔽。

    天津《时报》明湖子李提摩太

    基于复杂网络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研究

    席增雷陆玥琪侯美伊
    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2013年黄骅市土壤采样点重金属元素含量数据,利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采样点共异常网络和元素共异常网络,并采用社团划分算法分析了土壤污染的空间集聚特征。采样点共异常网络结果表明,黄骅市污染情况普遍,重污染集中在北部吕桥镇;黄骅市污染采样点可分为社团进行共同治理,其中骅中街道与吕桥镇污染情况最为相似,应考虑共同治理污染。元素共异常网络结果表明,Cu元素是黄骅市污染情况最为严重的元素,它与Cr元素的污染分布在黄骅市的相似区域。研究结果可为黄骅市表层土壤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土壤污染重金属空间分布复杂网络黄骅市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研究——基于多重中介效应的检验

    张双伶夏娟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普惠金融正全面渗透和深刻改变着居民生活和家庭消费。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引入门槛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推动农村居民消费升级,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三个分项指数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通过替换变量、更换估计方法和改变样本等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保持不变。门槛效应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居民消费升级的促进作用存在边际递增效应。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收窄,进而正向赋能农村居民消费升级。

    数字普惠金融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门槛效应多重中介

    旅游危机事件的网络舆情治理对策研究——以"雪乡导游强售套票事件"为例

    殷敬淇丁国军纪佳琪
    100-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冰雪旅游、研学旅游等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随着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危机事件发生的频次有所提高,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成为网络舆情的发酵地和主要传播渠道,也为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带来了挑战。选取"雪乡导游强售套票事件"为案例展开分析,深入探索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进趋势和特征,并依此提出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预警与应对策略,以期旅游目的地有效化解负面网络舆情,从而转危为安。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大数据雪乡

    乡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意识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

    柳海荣孙欢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小学教师的校本课程意识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关键因素。乡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主体意识较弱;校本课程意识与教师的年龄、教龄、学历以及校本课程相关培训次数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教学习惯及学生参与度是影响其校本课程意识的显著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因此,结合新内生发展理论,从激发乡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意识的内部动力提出教师应强化理论学习,积累实践经验;增强职业认同,消除职业倦怠;优化教学习惯,注重教研创新等建议。从激发教师校本课程意识的外部动力提出乡村学校应加大相关投入,完善培训机制;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营造良好氛围,建构学校文化等建议,从而推动乡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意识的提升。

    乡村小学教师校本课程课程意识新内生发展理论

    儿童写作能力形成发展瓶颈及发展机制研究

    赵东阳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词汇占有量并非影响儿童写作能力形成的"瓶颈性"因素,真正影响儿童写作能力形成的"瓶颈性"因素是儿童言语思维结构横向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即部分儿童言语形象思维发展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和后天发展的障碍。针对影响儿童写作能力形成的瓶颈因素,研优施策,强化一般儿童之"意义潜势"在语境中"选择"的主动意识;对症施策,强化、提升一般儿童之形象语汇"意义潜势"在语境中"选择"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儿童写作能力形成发展的教学机制。

    儿童写作能力发展瓶颈发展机制言语思维形象思维

    高校思政课"三三二"教学模式探索——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

    康丽滢秦征李丽君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三三二"教学模式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探索,以遵循思政课学科特点及主体性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思政课建设系列文件为政治前提,以用好用活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为资源优势。"三融合、三协同、二融入"(专题化的理论教学模块、项目化的实践教学模块、线上化的自主学习模块"三融合";思政课与学校思政工作协同发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大中小学思政课协同发展"三协同";地方红色文化元素和民族团结教育元素"二融入")教学模式提升了思政课教学实效,助力了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强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到了思政课教学"浸润涵养"与"四互四通"相结合,推动了相关课题立项与理论研究成果产出,促进了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成为学校思政课建设持续改进的有利抓手,也为省内外兄弟院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思政课三三二教学模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3页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5年新年贺词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