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财经高教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财经高教研究
财经高教研究

021-65903473

200433

上海市国定路777号上海财经大学高教研究所

财经高教研究/Journal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品质学科专业群:新财经高质量发展的应然选择

    陈益刚侯嘉茵陈信朋
    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和专业是大学立业之根、生存之本和动力之源,学科专业群是学科与专业的有序分工、有机融合和共生系统.高品质学科专业群不是追风逐浪的时髦配置,而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四梁八柱";不是彼此封闭、割裂,而是扎根中国大地、一体化建设的高原高地;不是顾此失彼的孤立系统,而是共生共荣、深度融合的富集生态圈;不是与邻为壑的学院制、可有可无的学部制,而是共同体理念下的新型治理模式;不是数量、指标和帽子的堆砌叠加,而是回归初心、强基固本的评价新导向.高品质学科专业群建设,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全面践行高质量发展新理念;以"双一流"和"四新"建设为抓手,深化拓展学科专业群建设新内涵;以完善大学内部治理为突破口,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群建设新模式;以特色、创新与共生为评价新导向,大力构筑学科专业群建设新格局.

    高品质学科专业群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财经

    20世纪20年代新加坡华人社会商学教育的发展——以新加坡南洋工商补习学校为例

    沈博
    27-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近代工商业竞争日益激烈,新加坡华人社会在"商战"思潮的影响下,开始重视和发展各类商学教育.20世纪20年代初新加坡南洋工商补习学校的创办正是当时新加坡华人社会学校商学教育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校在探索构建商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延请业界人士讲解商品知识、开办藤工场、举办藤工展览会、组织学生参访当地华商企业工厂、创办《工商周刊》等形式,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在充分发扬实践体验教育的同时,也不断强化商学教育的现实需求导向和实用性特征.这一案例表明:囿于时代和社会环境,当时商学教育的发展既有进步和前瞻性的一面,也存在诸多不足和缺憾;但无论如何,商学教育的探索对近代新加坡华人社会的思想启蒙和人力资本积累产生了重要影响.

    新加坡华人社会商学教育南洋工商补习学校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探析(1917-2021年)

    陈玉琴
    46-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业专修科,学校会计系科的办学也起步于此.1921年9月,上海商科大学创设会计系等七个系.一百多年来,会计系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仿效欧美体系、创设会计系科;聘请名师执教、系科稳固基础;多校系科并入、系科实力提升;坚持改革创新、引领系科发展.会计系科的发展经验主要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国际视野、重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系科发展历程

    泛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

    姜红钟伟黄和平卢道典...
    6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酒店行业正从单一的提供住宿餐饮场所转型为提供生活方式体验场所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这对传统酒店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提出了新挑战.本文借鉴国内外院校发展经验,结合中国酒店业发展的实践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以及新时代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从培养定位、专业服务能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以及产教融合方面总结泛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思路,并结合案例阐述其人才培养的实际成效,为国内高校泛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酒店管理泛酒店业人才培养本科教育

    财经类院校本科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改革研究

    李宏胡婧林琦黄瑞昕...
    8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部分院校的办学情况,聚焦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指标,结合学校办学愿景与发展现状,发现财经类院校本科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善、国际学生规模发展滞缓和国际科研合作优势衍生效应不佳三个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吸引高层次人才,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全英文课程建设,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发挥国际科研合作优势,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三个方面提出改进措施.

    财经类院校本科教育改革国际交流与合作

    BOPPPS教学模式在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探究

    刘新燕王璐姜璇彭红...
    95-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湖北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电子商务"为载体,探索BOPPPS教学模式在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实践.本研究将该模式从一次课程内部设计拓展为一门课程全局的系统化运用,并在应用效果评估的基础之上,从师生双方能力培养、优化全流程教学设计、建设自适应学习教学环境、深化教学方法创新应用四个方面提出在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中应用BOPPPS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这项应用探究有助于完善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施内容,对进一步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BOPPPS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课程电子商务

    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跨学科协同创作教学设计探析——以360°立体书创意设计工作坊为例

    席璐张大鲁
    11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结合"立体设计基础"课程的设计工作坊教学改革探索,以360°立体书设计为例,从个体、项目小组团队、课程体系三个层次出发,分析知识流动的动态过程,依据知识分享与拓展、知识概念化、知识创新与具体化、知识合理化和创新知识内化五个阶段,探索交叉学科协同创作的教学设计方案.这一探索试图解决艺术设计专业中课程交融创新不足、学习者内驱力不足、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利用薄弱等问题,也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形成问题导向的跨学科协同创新设计工作坊提供了新路径.

    跨学科协作组织学习创新创意设计工作坊

    电影在创新金融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胡铖
    126-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推进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战略背景下,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已成为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抓手.本文借助案例研究,介绍在金融学教学中如何利用电影《西虹市首富》进行教学设计,进而论述如何适当借助电影中的视听元素提高学习者主动理解、分析金融知识的能力,让学习者能够以更加包容、理性、创意、辩证的态度来学习应用型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思辨思维.在此基础上,本文也对电影教学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反思,形成可供参考的电影教学应用经验.

    电影金融学教学创新《西虹市首富》

    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何以成为国家行动——基于多源流理论的视角

    韩菲尹何志伟
    138-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多源流理论深入分析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何以成为国家行动的政策议程.研究发现:问题溪流来自客观事实的发展,包括高等教育体系规模之关键指标的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焦点事件的推动和高等教育地位不断提升之现行信息的反馈;政策溪流来自政策共同体的助推,包括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广大高校的积极参与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政治溪流来自共识的建立,包括国民情绪的表达、领导人的意志体现以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成功开启了政策之窗,在政策提案者的推动下三大溪流顺利结合,促使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成为国家行动且有效落地.

    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国家行动多源流理论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价值话语的建构——基于1978-2021年教师教育政策的文本分析

    陈婷婷
    15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批判话语分析理论视域下,教师教育政策生产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教育政策文本中所涉价值话语的建构过程.本文借助拉斯韦尔政策价值体系分类方法与麦克唐纳尔政策工具模型,构建了价值话语分析的"政策工具-价值"二维框架,对我国1978-2021年颁发的554项教师教育政策条款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历经恢复调整阶段(1978-1984年)、体制改革阶段(1985-1995年)、专业发展阶段(1996-2005年)以及特色建设阶段(2006-2021年)四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经济、政治、知识到技术的价值导向转变.其中,价值目标游离、政策工具单一、价值结构失衡以及高位价值缺失等问题日益突出.为实现教师教育政策的科学制定,推动建立中国特色教师教育政策话语体系,未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应从推动文本价值目标与应然价值目标的积极契合、促进显性工具与隐性工具的有效协调、确保实体价值与符号价值的均衡分布以及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等方面进行价值话语重构.

    教师教育政策价值话语政策工具文本分析社会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