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残疾人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残疾人研究
残疾人研究

程凯

季刊

2095-0810

zhaoyanchao928@126.com

010-66580151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残疾人研究/Journal Disability ResearchCHSSCDCSSCI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时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治要求、价值导向和政策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

    关信平
    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对怎样认识残疾人、怎样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怎样做好残疾人工作做了大量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政治要求、价值导向和政策指导,对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将对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起到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应从高度的政治站位出发,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的重要论述,加强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对照检查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存在的短板,谋划新时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格局,积极为广大残疾人多谋福祉,为中国式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残疾人中国残疾人事业重要论述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

    邹广文朱晓峰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新残疾人观的形成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都内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是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首要任务,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融合发展的价值理念,以残疾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以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就是要推进社会保障、融合教育、残疾人就业、康复医疗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其本质上是要将残疾人事业的现代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之中.

    中国式现代化残疾人事业现代化新残疾人观融合发展

    无障碍环境利益是否为权利?——基于实证与概念证成标准的分析

    石小巍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实施并不意味着无障碍环境利益已经成为一项法定的个体权利.利用实证与概念标准进行检视可知,尽管无障碍环境利益能够满足实证标准,但它的公共利益属性决定了其欠缺对应的关联性义务,不满足概念标准中的个人选择保护判断标准,因而不宜将无障碍环境利益视为一项个体权利.这不妨碍对无障碍环境利益提供必要的法律保护.为此,可基于权利束理论构建"个体-社会-国家"的保障结构,同时结合其公共利益属性和人权属性,助推社会成员投诉权、公益诉讼以及人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

    无障碍环境权权利证成实证与概念标准权利束人权保障

    数字脆弱性视角下弱势群体的分层识别:标准、方法与应用

    邢张睿
    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脆弱性可以衡量数字环境下人类主体因数字化技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损害.在数字化向数智化的演进中,新兴技术的发展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构建动态范围内的弱势群体,数字权力的结构性失衡使得数字主体形成了不同视角、背景或领域下的弱势群体.为保证人伦主体转变为数字主体的"数字人性"得以尊重和受到保护,数字脆弱性视角下弱势群体的识别需要展现人本理念下的数字伦理与数字正义的价值取向.运用数字脆弱性视角下的分层识别标准和方法能够发挥其指导弱势群体实践的文本制定功能和价值评判功能.在文本制定功能方面,有助于制定适当保障措施的指南、数字包容的公共政策和阻止风险形成或损害发生的权力规则;在价值评判功能方面,有助于丰富弱势群体的范畴界定、证成弱势群体的新兴权利和判断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数字脆弱性弱势群体分层识别数字权力

    触觉手语:理解视听双障者沟通的新视角

    郑璇张慧琴王鑫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听双障个体由于在视觉和听觉上均存在障碍,从而导致信息获取困难和沟通挑战,常规的口语和手语交流方式往往不适用,触觉手语因而成为一种可行的沟通选择.视听双障者使用的触觉手语最初仅是聋人手语的触觉化版本,随着这一群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探索的深入,进阶版触觉手语成为新的沟通方式,并逐渐形成不同于常规手语的触觉手语语法结构和会话特征,在社群内得到局部推广.文章对我国视听双障研究与实践也提出了建议:以触觉手语开发视听双障人群的沟通潜力,提升视听双障人群的生命福祉与社会参与,助推我国特殊教育与康复事业.

    触觉手语视听双障语言沟通

    数字经济赋能残疾人就业的效应和路径研究

    黄俊铭林闽钢
    5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残疾人就业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残疾人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劳动力市场的就业比例整体偏低.数字经济发展有望成为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重要契机,成为提升残疾人就业水平的发力点.为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残疾人就业的效果,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提升残疾人就业的理论分析框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2017-2022年的6期省级面板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在就业效应方面,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残疾人的就业水平;在机制路径方面,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就业包容度和激发自主创业活力三条机制路径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促进其更好地融入劳动力市场.为此,本文从建立数字关爱服务体系、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大残疾人创业扶持力度三个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残疾人就业促进效应就业路径

    论民国时期残疾人工厂的建立与发展

    白中阳
    6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国时期的残疾人工厂建立多与该时期战争导致的大量军民伤残有关,加之近代特殊教育的推动、国外残疾人工厂成功经验的刺激以及救助残疾人社会舆论的泛起等诸多因素的合力作用,从而推动了政府、民间团体、慈善家、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等多方力量纷纷投入到残疾人工厂的创办与发展之中.此时的残疾人工厂内部已设有基本的职能机构,并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逐步建构了较为完整的运转体系,但在资金与日常管理等方面也问题丛生.该时期残疾人工厂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经验及教训,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当时残疾人救助工作有所发展但又亟待改善的真实面貌.

    民国时期残疾人工厂救助残疾军民

    美国融合教育多层级支持系统的实践:框架、成效与启示

    徐添喜朱涵康梦迪汪丽娇...
    7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球教育治理的政策焦点与实践主题.近年来,美国将多层级支持系统作为学校教育支持系统改革的抓手,认为这样可以解决专业支持有限、课堂融入困难与系统排斥等问题.多层级支持系统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引,以科学循证实践为基石,以多元赋权文化为标尺,澄清了高质量融合教育发展的逻辑架构、运行机制和组织保障,但受制于美国的政治制度体系和社会文化背景,并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我国应批判性地吸收其经验教训,坚持道路自信与实践创新,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适宜融合资源保障机制,构筑数据驱动的个性学习资源支持体系,形成多元主体协作参与的资源整合格局.

    多层级支持系统融合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发展

    国际残奥委会发展新动向与中国对策

    王阳慧杨明吴卅
    8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权利、促进其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以及推动社会融合具有深远意义.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残奥委会)发布的新《国际残奥委会宪章》和《国际残奥委会发展战略(2023-2026年)》,为国际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和方向.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两份关键文件,探讨了国际残奥委会的新发展动向,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策略:构建多元协同合作的残疾人体育治理新格局;完善运动员权益保障机制;系统提升残疾人竞技体育实力及其国内影响力;积极推进残疾人体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利用体育作为促进残疾人社会融合的重要媒介.这些对策旨在为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同时为国际残疾人体育事业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

    残疾人体育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宪章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