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重庆建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重庆建筑
重庆建筑

官正梅

月刊

1671-9107

cqjz2002@yahoo.com.cn

023-63859165;63854487

400015

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31号

重庆建筑/Journal Chongqing Architecture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服务山地及西部地区建筑行业,反映重庆及西部地区建筑行业研究、开发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新设备所取得的成果。读者对象:从事城乡建筑各专业的中、高级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及热爱、关心城乡建设事业的广大读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体重头文章概览

    1页

    文化基因视域下我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综述

    王立新张成章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文化的不断演进,一些跨学科理论应运而生,"文化基因"便是其中的典型.该文分析 1980 年以来我国文化基因理论在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的研究背景,通过梳理国内有关文化基因的研究,从概念与理论演变、研究对象、分类与研究方法、应用实践 4 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找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提高文化基因研究的质量,推动我国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更好地开展.

    文化基因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工业遗存活力再生——以黄石东钢工业遗址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为例

    陈博仡杨凡星高畅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方式已开始转变,为适应城市发展新形势、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新理念,旨在对旧城区内功能需求偏离、利用效率低下、环境品质不高的存量片区进行功能性改造,打造成为新型生产生活空间.城市中大量的工业遗存功能丧失、空间闲置,正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对象,但在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盲目拆除和过度保护的现象.对此,该文以黄石东钢工业遗址保护与利用开发项目为例,尝试通过工业遗存价值评价并制订合理性改造策略,构建绿色、多元、开放、活力的工业文化遗址产业园,带动区域和城市复兴,以期为工业遗存设计和更新提供参考.

    城市更新工业遗存保护与开发价值评价规划策略

    形态学视角下工业遗产空间重构策略研究——以西安市纺织城国棉五厂为例

    全恒毅连华胡家铭樊国福...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安曾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但随着城市发展与政策变化,曾经用于工业生产的厂区逐渐荒废,变成了工业遗产.该文研究西安纺织城国棉五厂工业遗产现状,尝试通过这一案例分析,发掘工业遗产对于城市发展及周边社区的价值,即通过对工业遗产空间的重构,实现工业遗产空间保护与利用,赋予历史厂房新的使用功能,保留城市集体记忆.首先对国棉五厂未来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解析,归纳总结出西安纺织城国棉五厂工业遗产的核心元素,确定未来规划定位及设计理念,通过植入功能提升实现产业升级.然后结合形态学视角下的更新方法与更新策略,讨论如何保留厂区原有空间肌理与建筑风貌,实现遗产的保护与利用,达到工业遗产在未来与城市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形态学工业遗产空间重构城市更新建筑风貌

    普通村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以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龙门台村为例

    赵光强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等战略推动下,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的保护得到极大重视,获得了政策、资金等全方位支持;而占全国乡村大多数的普通村落,很大程度上遭到了忽视.详细考察发现,许多普通村落其实蕴含着富有自身特色的宝贵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只是有待深入挖掘和重塑.该文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以北京某村落为例,探讨普通村落的文化遗产保护路径.首先分析了案例村落的区域背景和文化特色,提炼可供开发的历史文化元素,然后梳理普通村落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难题,最后从挖掘乡村特色、利用规划手段保留原始村落、探索乡村遗产活化利用、加强宣传提升文化认同、开展文化体系建设、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6 个方面提出普通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文化遗产保护路径乡村振兴

    宁蒗摩梭人祖母房抗震性能提升及宜居改造研究

    韦雅妮戴必辉陈鹏邢世琦...
    24-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自然灾害频发,以及近年来少数民族地区游客激增,宁蒗传统摩梭民居的可持续传承受到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影响,进行合理化保护和发展已迫在眉睫.该文以摩梭人祖母房为考察对象,通过实地勘测和调查研究,运用工程专业知识、力学基本原理及宜居建筑相关理论,分析摩梭民居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升少数民族传统民居抗震能力的方法和宜居改造的实现路径,以期推动摩梭人祖母房这一珍贵的少数民族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宜居改造抗震摩梭民居祖母房传统文化

    多元价值导向下的城市滨水新区规划策略探究——以都匀清水江公园为例

    宋秋明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滨水区域是综合价值最为突显的城市空间之一,但由于高速建设及对土地资源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不少滨水区域价值没有得到充分认知与释放,体现为缺乏整体意识,城水割裂;生态意识薄弱,岸线渠化;人文特色欠缺,活力不足等多个方面.对此,该文基于对城市滨水空间多元价值、国内外滨水区建设成功经验的认知分析,以贵州都匀清水江公园规划为例,从生态优先、合理开发、激发活力、塑造特色、开发时序 5 个方面,探索多元价值导向下的滨水新区规划策略,以期城市滨水空间开发建设提供参考.

    多元价值城市新区滨水空间规划策略

    山地滨水建筑"山水编织"营造策略研究

    蔡晨帆孟浩伟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山地滨水环境具有天然的景观优势,但山地地形复杂,水体水位多变,使得山地滨水建筑在融合环境、营造建筑空间和塑造建筑立面等方面存在困难.结合重庆多山多水的环境与高湿高热的气候特征,该文提出基于重庆在地性"山水编织"的营造策略,包含三个具体方法:建筑空间布局的"山水相接"、建筑形态的"山水相融"和建筑细部设计的"山水相亲",探索山地滨水建筑融合山水资源的设计新模式.

    山水编织山地滨水建筑山水融合重庆建筑

    基于差异性正义的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

    杨丽娟肖洪未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空间正义思想,构建了基于差异性正义的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方法,其中重点环节是公园服务弱势群体的识别.以重庆市中心城区为例,采用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等方法比较常住人口、老年人、儿童、失业人群四类群体之间的公园公平性差异,以数据量化的方式识别公园服务弱势人群.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便捷、客观地将各类公园服务水平进行量化,可操作性强;重庆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的公园资源优于其他几类人群;老年人、失业人群分别在公园可达性、公园面积享有上存在劣势;四类人群公园服务基尼系数均在 0.56-0.72 之间,表明中心城区公园公平布局有待优化.

    差异性正义城市公园公平绩效评价基尼系数

    建筑施工防高坠技术要点综述——《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防治安全技术标准》DBJ50/T-417-2022执行要点分析

    于海祥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传统的"临边与洞口作业""攀登与悬空作业""交叉作业"外,建筑施工现场的高处作业新场景不断出现;同时,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除了传统的以防护栏杆、安全网、安全带、操作平台为基本防护手段的高处坠落防护体系外,新的防高坠技术措施也在不断发展.该文在系统归纳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技术体系的基础上,以分析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施工高处坠落防治安全技术标准》DBJ50/T-417-2022的技术框架为主线,探讨了高处作业安全防护的新技术,重新归纳总结了房屋与市政工程高处坠落防治的相关安全技术体系,介绍了新标准体系下的高处作业防护场景,分析了高处作业新的防护要求,对系列创新性的防高坠技术措施逐一作了介绍,系统阐述了其执行要点.

    高处作业高处坠落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