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市勘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市勘测
城市勘测

沈志武

双月刊

1672-8262

cskc@126.com;cskc@21cn.com

027-85797220 85711307

430022

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209号

城市勘测/Journal Urban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 Surveying
查看更多>>本刊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城市勘测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及时准确报道高层决策精神;紧密结合生产实践,开展学术交流,推动技术进步,致力于勘测科学技术的普及、发展和提高;传递有价值的政策信息、行业决策信息、学术科技信息、市场信息,使读者真正有所获益,热情介绍城市勘测体制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成果,促进城市勘测的科学管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引力模型和AHP的唐山市避难场所综合评价

    李文卓任文硕张广伟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震频发的背景下,通过模拟唐山市日间工作、日间休息、夜间休息三个时段下人口分布情况,借助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引力模型、高斯函数等研究方法,对研究区域避难场所进行吸引力、拥挤度等因子的评价.最终使用K均值聚类分析对设施点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将 172 个设施点分为四类,结果表明:拥挤度较低,可达性、吸引力较高的一级避险场所为 96 个,占总体的 55.81%.二、三级场所拥挤度略高于 1,可达性高、吸引力较高.四级避难场所拥挤度高于 2.研究结果对其他城市避难设施综合评价具有参考价值.

    引力模型GIS应急避难设施可达性拥挤度

    基于北斗+BIM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研究与应用

    解意
    55-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筑行业是一个安全事故高发的领域,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新技术提高施工安全系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行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以沈阳市仙女河水厂工地建设为例,探索北斗高精度定位、BIM及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论述了"智慧工地"构建思路及实践经验,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智慧工地北斗BIMGIS

    ArcGIS环境下的标准分幅地籍图制作软件研发与应用

    黄勇杨正英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地籍调查数据生产工作中无法使用ArcGIS软件直接制作标准分幅地籍图的痛点问题,简化制图流程,提高制图效率,对ArcGIS环境下的标准分幅地籍图制作方法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制图方案,并基于Extending ArcOb-jects、Geoprocessing、GIS制图等技术对制图方案进行了程序自动化实现探索,编写了ArcGIS环境下的标准分幅地籍图制图软件,对依托该软件的制图流程做了说明.

    标准分幅图地籍图制图ArcGISArcObjectsArcPy

    城市勘测三维成果归档鉴定研究

    毕仁敏周剑熊毅明刘莹...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智能勘测技术的发展,城市勘测三维成果大量生成,亟须解决长期保存和利用的问题.本文基于已有档案价值鉴定研究成果,结合城市勘测三维成果数据特点,探索性构建了三维成果归档鉴定指标,开展归档鉴定实践,形成三维成果归档鉴定结果,为三维成果归档范围的界定提供参考.

    城市勘测三维成果归档鉴定

    基于PLUS-InVEST模型的湖南省土地利用模拟规划与碳储量评估

    黄计黄琦邓森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土地利用转变是增加二氧化碳排放最主要的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提前布局及规划,从而避免土地利用反复变化造成碳排放.基于PLUS模型模拟湖南省 2020 年土地利用数据,其土地利用模拟数据与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Kappa系数达 0.84,模拟精度高;模拟了湖南省 2030 年生态、自然及经济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并基于InVEST模型模拟湖南省 2030 年不同情景下碳储量空间分布,2030 年湖南省生态情景下林地面积最大,为125 255.74 km2,碳储量最大,其数值为 3 136 255 749 t;经济情景下建设用地最多,达到 7 792.31 km2,碳储量最小,其数值为 3 130 186 347 t;基于湖南省 2030 年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模拟数据及碳储量空间分布数据,对湖南省未来土地利用规划作出数据支持.

    土地利用规划PLUS模型多情景碳储量

    融合面向对象与CNN的填海造地识别方法研究

    官玉水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索面向对象分析与深度学习模型,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融合应用,以提高填海造地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以粤港澳大湾区为研究区域,利用填海造地目标地物的几何与语义特征,采用面向对象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精确分割基础上,通过CNN模型的多层卷积和池化操作进一步提取地物的高级特征并进行分类,通过与标注的训练样本比较,并以准确度和召回率作为评估标准,验证了模型分类精度.结果显示:该方法在准确率、召回率和F1 分数等关键评价指标上表现优异,在识别准确性和鲁棒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为填海造地监测快速识别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填海造地面向对象卷积神经网络粤港澳大湾区

    交叉环绕航线下的可建设屋顶光伏面积调查

    魏自来周琪瑶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各省市加速推进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的建设,屋顶面积及屋顶遮挡情况的前期调查显得尤为重要.采用传统的五向航线倾斜摄影测量方法辅助前期调查时,在处理高低错落、结构复杂、建筑密集的区域容易造成模型变形拉花、精度不足以及建模成本高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无人机交叉环绕航线下的分布式屋顶光伏资源调查方法,通过选择典型样区进行航摄建模试验,并与采用传统五向航线方法进行建模效率、质量、模型与成果图件精度的分析比对.结果表明,交叉环绕航线航摄方法能显著减少影像冗余,大幅提高空中三角测量和建模效率,同时,它还提供了更优质的建模效果和更高精度的成果,满足了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证明了交叉环绕航摄模式在可建设屋顶光伏面积调查的可行性.

    屋顶光伏前期调查五向航线交叉环绕建模效率

    基于改进YOLOX的遥感影像目标检测方法

    肖虎
    85-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遥感影像背景复杂,影像内不同类别目标间尺寸差异较大,现有模型对于其内小尺寸目标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对YOLOX进行改进,实现了一种遥感影像目标检测方法.在骨干网络内引入位置注意力模块,让模型专注学习正样本特征;使用双层加权特征金字塔代替现有特征融合网络,并在检测端使用上下文解耦检测头对目标框回归与目标分类任务充分分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 90.14%,较YOLOX模型提高了 9.97%,较YOLOv8 模型提高了 4.34%,单张图像的检测速度仅为 0.019 s,具有实时检测能力.

    遥感目标检测YOLOX位置注意力机制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上下文解耦头

    基于PS-InSAR和改进CNN网络的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及预测

    高帅李响任干马全明...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近年来城市地面沉降对城市设施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满足大范围长时间的监测要求的目的,采用PS-InSAR和GACOS产品对 2019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某城市 120 景Sentinel-1 升轨影像进行数据处理的方法,得到了沉降速率为-58.18~22.51 mm/a.在此基础上,得到 7 个典型地表沉降区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最后选取B沉降区内 1 000个沉降点利用CNN和改进的CNN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得到预测值的R2 和均方根误差均得到了改善.实验结果显示,结合PS-InSAR技术和改进的CNN网络进行城市地面沉降预测的方法,能为未来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和城市灾害预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地面沉降PS-InSARSentinel-1CNN网络灾害预警

    基于PS-InSAR技术的某山区高速铁路沿线沉降监测与分析

    张玲玲王凯军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地质条件复杂、地形起伏大、沿线地质灾害频发的某山区高速铁路,利用PS-InSAR技术,使用Sentinel-1A/1B数据获取铁路沿线地形变化信息,基于多期次铁路GNSS平面控制点和二等水准控制点获取的精测网成果,采用时序分析法,对两种成果高铁沿线地面沉降速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SAR数据开展影响高铁安全运行的各类灾害进行预测预警精度.经验证,GNSS结合水准法和InSAR沉降监测法监测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沉降速率之差在±8mm/a的控制点个数占比 97.8%,相对精度满足了InSAR数据处理精度.

    InSARPS-InSAR高速铁路沿线地面沉降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