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半月刊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Journal The Theory and Pracic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trneurship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的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赵楠张瑞雪焦梦青李茂宽...
    146-148,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理工科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培养质量仍需提高。究其原因,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来改善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科技特派员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为理工科研究生的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该文探讨科技特派员模式在理工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及其在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

    理工科研究生培养质量科技特派员模式教学质量教学改革科研能力

    教学资源为线上线下教学"赋能"的探索

    蔡体健刘志伟莫佳王登辉...
    149-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学资源的不断累积,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增强教学资源对教学的"赋能"效应,已成为教学资源建设的关键问题。针对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组织规划、教育效果等问题,该文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中的成果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等核心教育理念,探索数字图像处理教学资源建设的改革路径,研究教学资源的规划建设方法、提高教学资源的"赋能"效应以及教学资源辅助线上线下教学的方法。

    教学资源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工程教育认证"赋能"效应教学辅助思维引导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以食品分析教学为例

    曹宏梅云永欢陈健吴龙...
    152-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食品分析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在食品行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食品分析理论与实验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理论与实验割裂、理论与实验内容比较滞后、授课方法单一等。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融入食品分析理论和实验课程,并采取相应措施,以培养出既具有理论创新思维,又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食品专业人才。

    食品分析食品分析实验食品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创新实践创新

    绿色建造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李鹏波顾荣军曾雪琴马兴亮...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常州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进行专业升级,将绿色建造理念融入培养方案中,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具备绿色建造理念"的相关内容;建立了多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实践、多维度、对应绿色建造全生命周期的有常州工学院特色的土木工程课程体系;积极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将绿色建造主题通过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思政体系。

    绿色建造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产教融合

    情景教学法在药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程玥翟梦婷许哲昊程永凤...
    160-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教育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情景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从传统教学的倾听式学习转化为主动的思考式学习。该文主要介绍了情景教学法在药理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其在医药学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情景教学法药理学医药学教育实践教学教学研究教学方法

    数学软件引入概率统计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宁桂英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泛应用,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理论性强、计算复杂的概率统计课程,将数学软件引入课堂,无疑是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该文基于概率统计课程特点,提出了将数学软件引入课堂辅助教学的改革措施,包括增加直观演示性实验、应用性案例,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复杂计算等,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将数学软件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运用概率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建模意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新工科数学软件大学数学教学改革数学建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基于创新实践共享平台的"递进四层级"人才培养新模式

    苏晓杰马铁东杨欣黄江帅...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抓住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占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制高点,亟须全面推进高校工程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当前高校工科专业核心课程普遍存在实验设备缺乏、平台建设落后等问题,导致实验环节无法有效开展,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基于上述问题,该文结合自动化专业教学实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自动化核心课程为基础,探索创新实践共享平台建设新途径,提出"兴趣激发—基础夯实—综合实训—项目升华"的"递进四层级"课程平台培养新模式,助力培养具有较强创新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创新实践共享平台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核心课程平台建设

    基于空化水射流的有机污水净化循环系统研究——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水净有方"为例

    王宁祁杰张子轩王飞龙...
    172-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参赛作品"水净有方"为研究案例,探讨空化水射流技术与光催化氧化净水相结合的净水工艺,通过 FLUENT 仿真分析和高速摄像实验验证了喷嘴的空化性能,并以空化效果为目标进行了喷嘴的优化设计,寻求"光—水耦合"高效处理有机污水的净水工艺,最终选择100 MPa的入口压力配合2 mm的喷嘴进行净水,实现了"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有机污水净化。

    空化水射流光催化氧化喷嘴优化设计高效净水FLUENT仿真分析循环系统设计有机污水治理

    生师互动下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研究——基于一项土地国情调查大赛项目的分析

    陈姝洁王飞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储备人才,对其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该文以一项全国性调查大赛项目作为研究案例,探讨如何发挥生师互动的积极效应,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发现:学生的自发性是生师互动的基础,学生对自身期望和主动性的差异,使其参与过程和参与效果均有明显区别;教师更关注科研项目,互动的频繁程度会因学生个体差异而异。总体而言,科研参与促进了师生之间的实质性互动,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有必要增进学生、教师、社会对科研项目的参与程度和支持力度。

    生师互动大学生创新创新能力科研项目土地调查

    师生沟通对创新创业竞赛全过程影响的研究

    杨小红马冰和征王雪怡...
    183-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日益被重视,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教师能力不足的问题,限制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研究高校创新创业教师胜任力及提升路径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从师生沟通的角度研究创新创业竞赛过程不同环节中师生沟通的内容,以及师生沟通对竞赛全过程不同环节的影响;对参加过创新创业竞赛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师生间任务型沟通和社交型沟通越多,参赛学生在竞赛全过程各环节中表现越好。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创新创业教师的沟通能力和胜任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师生沟通,提升创新创业竞赛的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创新创业竞赛沟通问卷调查教师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