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乡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

双月刊

城乡规划/Journal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行特征视角下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配置研究

    李云胡慧敏刘毓锦张东升...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养老设施是支持老年人实现"在地化养老"的重要环节,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将大量配置.文章聚焦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以深圳市为例,通过走访调研,收集老年人使用设施的出行数据,并基于设施供需匹配水平及布局公平性,综合评价设施配置的现状.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配置落后于老年人口增长,且存在设施运营不佳等现实问题;第二,老年人使用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出行,可接受的最大范围远大于设施的服务半径;第三,综合分析设施供需匹配情况及布局公平性评价,认为目前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配置处于供给不足且分配不均阶段.文章结合老年人使用设施的出行特征、设施供应能力与空间服务水平评价,从设施分级体系构建、设施15分钟生活圈配置优化和设施功能空间耦合三方面,提出促进设施配置优化的建议.

    社区日间照料设施出行特征配置水平供需匹配社会公平

    信息时代社区养老空间配置的变化、机遇和建议——基于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的视角

    伍磊牛强席钰诗
    1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养老服务是新时期我国老龄事业的重要基础,但规划界较少探究其空间配置优化的机遇和方法.文章剖析线上、线下融合的社区养老服务的一系列变化,包括服务方式远程化、内容多元化、层级扁平化,发现其服务供给空间与享用空间分离,由此造成设施小型化与建设成本下降、服务供给空间扩展、服务享用空间泛在化等,带来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均等化、养老资源下沉至老年人生活空间等机遇.文章构想"信息平台—养老休闲圈—为老服务圈"的社区养老圈体系,并以武汉市武昌区为例构建优化策略,对社区养老空间均衡配置、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社区养老服务线上线下空间配置新变化新机遇规划策略

    基于居家养老的县域老年服务设施布局评价及优化——以常熟市为例

    徐海贤李兆中甄峰
    24-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的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县域作为我国基本行政单元,处于社会经济体系边缘,养老问题更加严峻,完善面向居家养老模式的老年服务设施支撑体系,成为县域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分析居家养老模式下老年服务设施的构成要素,以常熟市为例,采用基尼系数、区位熵等方法,从供需匹配视角开展县域老年服务设施布局评价.结果显示,老年服务设施在全域范围内的布局显著优于中心城区,日间照料设施的总体布局较为合理,但中心城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公园广场的供需失衡,各类设施空间的分布均存在特定的集聚区和盲区.基于评价结果,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老年服务设施布局的优化思路与策略.

    老龄化居家养老老年服务设施设施布局

    北京市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的思路创新与实践探索——以丽泽金融商务区为例

    徐碧颖张晨程海青
    3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规划有序实施,成为详细规划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立足优化营商环境需求、规划系统改革要求和新时代城市发展诉求,系统梳理北京市创新提出的将规划综合实施方案作为详细规划新类别的背景情况,深度阐述其依托平台统筹机制、指导规划实施的核心作用,以及实施导向下"多规合一"的技术重点.进而以丽泽金融商务区规划综合实施方案为例,详细说明"决策双平台"高效组织编制与实施的工作机制,以及通过"空间+政策"实现全域、全周期精细治理的规划内容,为深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保障规划实施不走样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规划综合实施方案详细规划规划实施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

    规划导向下的城市商业商务用地价值模拟分析——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例

    龚睿付雄武陈渝沈平...
    4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位条件作为级差地租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土地资源在国土空间规划调控和城市选址投资中的主要价值体现.文章以武汉市中心城区商业、商务用地为研究对象,聚焦土地区位价值,从设施配置、人口分布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混合衰减模型的空间量化表达方式和遗传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自适应构建特征价格模型下的商业、商务土地价值反演模型.研究发现:第一,遗传算法逼近求解,证实土地价值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商业、商务土地价值指标体因子选取的差异性.第二,商业、商务用地现状价值高区具有沿"两江四岸"十字发展轴的分布特征,且二环线附近具有较为清晰的高、低值空间分异.第三,规划实施对商业、商务用地的土地价值提升效果显著,尤其是商业用地价值的提升更依赖规划要素的实施;在空间上,各区域空间发展潜力具有差异性,汉阳、后湖区域具有较好的商业发展前景,光谷东则应侧重商务.

    商业商务用地价值遗传算法特征价格模型城乡规划武汉市

    中等城市以片区、单元推进更新的探讨——以安徽省安庆市为例

    宋密
    5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中等城市的更新存在市场主体参与度不高、盲目跟风大拆大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也出现了一些肆意扩大片区(单元)范围,以满足"2250"管控要求,以"城市更新之名"行"新区开发之实"的实施误区,中等城市的更新路径亟待明晰.文章基于安徽省部分城市以片区(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融资的方式,结合安庆市在推进城市更新中的规划、实施、管理实践,提出中等城市可采用新区"大片区"、老城"小单元"的方式统筹推进更新;同时,结合安庆市的更新实践,提出中等城市在以片区、单元推进更新过程中的几点思考,以期为其他中等城市及小城市的更新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中等城市更新片区单元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存量工业用地评价与转型升级策略

    胡智行袁新国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存量用地挖潜成为县市级政府获取建设空间的重要来源.工业用地在增量时代扩张较为迅速、粗放,也为更新转型带来挑战.目前,存量工业用地存在评价体系单一、更新规划过程静态化、退出机制缺乏等问题,文章从发展动力和土地绩效双维度,构建存量工业用地评价体系;以动态更新式思维,提供分类型、分时序的引导策略,构建存量工业用地动态开发"一张图";以新制度经济学为解题范式,提供存量更新的倒逼机制、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

    过程式存量工业更新低效用地评价体系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

    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内容要点研究

    刘婷婷戴慎志高晓昱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作为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编制体系的重要规划类型,是确保国土空间规划与各类防灾减灾专项规划相互衔接的关键综合性专项规划.文章基于自然资源部行业标准《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编制规程》,总结目前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规划存在的问题,提出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内容、编制要点、难点和对策,为市、县级国土空间综合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市、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综合防灾专项规划韧性城市编制要点

    深圳市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协同性测度研究

    赵广英宋聚生朱继任
    7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中心度、功能联系性和集聚水平指标,建构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协同性测度框架,并以深圳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文章认为,深圳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主要城市中心的集聚能力得到持续强化,外围组团的独立性呈现增强趋势,枢纽型节点的重要性逐渐凸显.通过功能联系性、集聚水平指标,测度各中心之间的联系程度、要素流动关系,评价各中心的集聚能力,进而测度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协同性,是一种全面体现功能联系性和空间集聚度特征的综合测度方法,对测度超大、特大城市内部多中心空间结构的协同性,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多中心协同性测度模型

    广州市人地关系的演化特征与规划应对——基于两次人口普查与国土调查数据的分析

    詹浩朱江胡思聪黄一杰...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州市2010-2020年人口结构与空间格局深刻演变,造成城市人地关系发生巨大变化,对规划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以"七普""六普"两次人口普查数据,以及"三调"变更、"二调"变更两次国土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十年间广州市的人口总量与用地增长耦合关系、人口结构与用地结构变化关系、人口密度分布与用地效率变化关系,并基于特征问题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建议,为协调广州市人口与城市用地发展提供研究支撑.

    人口普查国土调查人地关系规划应对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