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城乡规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

双月刊

城乡规划/Journal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SPON的概念、认知与技术框架

    罗文静汪勰熊伟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施是抽象转化为具体的持续过程.国土空间规划不仅在时间尺度上强化规划编制与实施监督的交互闭环反馈,而且在要素传导上具有多层级、全要素的综合治理导向,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易出现传导断裂、实施走样的问题.因此,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应围绕规划实施全过程,建立的"感知—测度—推演—反馈"数字化闭环,横向打通从规划编制到实施全生命周期,纵向贯穿从国家到乡镇全空间尺度,实现数据汇交集成、智慧传导感知、智能实施监测、自动预警反馈、智慧决策应用及开放学术网络六大功能.按照"点—线—网"的系统结构,研究构建"要素—数据—模型—场景"的技术框架.其中,要素与数据对应规划行为及内容,是监测网络的"点";模型对应规划行为及内容的组织规则,是监测网络的"线";场景贯穿规划编制、实施全过程,形成监测网络的"网".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规划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转型

    逻辑·工具·机制:CSPON赋能国土空间价值提升的三重视角

    王伟郑雅文刘诗盈
    1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身处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大局,"多规合一"改革是否成功,不仅要看建立怎样的新体系,更要看这个新体系是否有利于价值创造.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作为推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和建设绿色智慧数字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高质量赋能国土空间价值提升是其重要使命.文章提出将价值引领、数据驱动、制度革新作为三大支柱嵌入CSPON建设内核.首先通过解析国土空间价值内涵与国土空间治理的价值困境,提出CSPON赋能国土空间价值提升的三个基本逻辑——标尺逻辑、流程逻辑、业务逻辑;进而阐述CSPON赋能"网、码、表、脑"四个关键工具;最后提出顶层设计组织制度协同、数据治理标准体系保障、数据要素生态机制营造三项保障机制,助力数字化背景下国土空间价值的全局性提升.

    CSPON国土空间价值赋能逻辑工具机制

    基于CSPON的空间规划高频诊断与动态维护框架构建

    牛强李银凤伍磊徐国斌...
    22-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CSPON,构建高频化、智能化、动态化"三化"同步的规划高频诊断与动态维护框架(HD-CSPON).该框架包括数据层、技术层、系统层、应用层.其中,系统层是框架的核心,由感知系统、学习系统、模型系统、诊断与反馈系统、维护和治理系统构成,各系统各司其职,并融入多元主体和部门,形成一个协同工作的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讨论HD-CSPON可能应用的场景,如韧性防灾、低效用地识别、城市更新等,以期为高频网络联动、实时动态优化、开放互动协同的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提供一定的应用参考,最终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土空间规划CSPON高频诊断动态维护信息技术

    广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内容体系及实现技术路径研究

    阳柳凤韦博文叶科峰王成...
    33-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是一个新命题,也是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针对规划实施监测不成体系、智能化程度不高、场景牵引力不强等问题,文章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践探索,从夯实数据基础、研发智能模型、升级系统功能、构建应用场景等方面,探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的技术路径.

    CSPON规划"一张图"系统广西智能模型

    CSPON要求下的智慧规划场景设计与关键技术探索

    张耘逸吴洪涛罗亚
    4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围绕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的建设目标与要求,文章通过总结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现状,分析CSPON建设的新内涵和新需求.在各试点地区启动建设初期,尝试提出"两扇窗口、四个面向"的智慧规划场景总体框架,以及四大场景设计构想和场景构建的六维转变,探讨CSPON场景实现网络联动、智能升维和敏捷服务的关键技术应用路径,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化迈向全业务覆盖、用户化服务、场景化整合、智能化提升和网络化联通,推进智慧规划建设,提供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

    CSPON智慧规划全周期管理规划实施监督应用场景大模型

    CSPON建设的央地协同路径思考

    张晓云程光大崔羽孔令苏...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建设是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体系的重要抓手,对推进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国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的背景下,文章对CSPON的政策要求、工作开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从空间治理"横向协同、纵向管控"的基本逻辑出发,以自然资源督查工作中的央地关系为主线,进一步剖析规划编制及实施监督体系下的央地事权,提出央地协同的CSPON建设模式;从建设路径、工作重点和组织分工等方面,对CSPON建设思路进行梳理,以期为全面推进中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空间治理央地协同事权划分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下多方共建的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策略分析——以杭州市碧桂苑为例

    詹扬张本效杨丽娅陈国涛...
    57-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加装电梯作为适老化改造的一部分,因涉及人数多、意见难协调而陷入集体行动困境.政府补贴、多方共建模式在实际加梯类型中占比最大,但缺乏理论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文章通过引入集体行动理论,结合杭州市碧桂苑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案例,分析该模式应对加装电梯集体行动困境的试点经验和现实瓶颈.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政府、企业、社区三个主体层面提出可行性策略,即设计选择性激励的政策体系;优化软、硬件,完善运营模式;建立自主治理组织.

    适老化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多方共建集体行动

    城中村治理秩序的领域建构与自治失灵——以广州市海珠区康乐村为例

    傅俊尧肖菲
    66-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中村治理的复杂性和秩序的脆弱性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文章以领域理论作为研究视角,观察广州市珠海区康乐村领域建构和治理秩序的形成过程,发现康乐村的治理秩序立足于集体经济的独立性与集体村务管理的自主性.集体经济的独立性使得康乐村具备自主发展的条件,集体村务管理的自主性则为康乐村提供有效的自治基础.然而,随着城镇化与市场化的推进,村集体自身领域身份的失衡削弱了自治的基础,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及随之而来的"去(再)领域化"冲击原有的治理秩序,在地方政府持续缺位社区基层治理的背景下,康乐村治理表现出一定的自治失灵和治理失序.因此,应认识到地方政府对于城中村治理秩序的建构与维护不可或缺,建议通过行政领域化的方式对城中村治理秩序问题进行纠正.

    领域理论领域化康乐村治理失序城中村治理

    基于"场所—流"视角的产业空间分布及交互特征研究——以深圳市重点产业为例

    辜智慧陈逸润谭有为
    75-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产业空间布局规律和需求特征是引导产业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针对城市尺度的产业空间需求主要采用静态孤立的空间分析方法,较少关注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互动特征.因此,文章结合"场所—流"的空间视角,以深圳市重点产业为例,利用多源空间信息和流数据,挖掘重点产业的空间分布和交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不同类型的产业在场所空间载体的选择上存在差异,部分产业空间之间还存在显著的空间协同聚集效应;其次,不同产业在投资和人员交互的流特征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远距离投资特征较为明显,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对外交通枢纽的联系紧密;最后,结合"场所—流"的空间特征发现,产业与城市之间的空间交互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和趋势性.对深圳市重点产业空间分布及交互特征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揭示产业之间的互动模式和协同效应,为产业空间优化布局、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产业空间空间分布空间交互空间需求

    基于场景理论的大城市旧城街道品质评价与提升研究——以成都市旧城典型街道为例

    蒋蓉王柳阳谢龙杰
    8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后工业化与存量规划时代的到来,大城市更加关注传统旧城区更新.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也是旧城多样化功能的主要载体.目前,我国大城市围绕旧城街道更新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许多街道更新仍面临难以满足居民多元场景及品质化需求的问题,街道场景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文章基于场景营造视角,构建场景品质评价标准与体系,选取成都旧城三个典型街道作为研究案例,进行场景品质评价,对比、归纳不同价值导向下街道场景营造的手法与特征,为我国其他城市旧城街道更新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场景理论价值维度街道更新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