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电镀与精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电镀与精饰
电镀与精饰

赵达均

月刊

1001-3849

DDYJS@126.com

022-24410599

300011

天津市河东区新开路美福园2号楼1门102

电镀与精饰/Journal Plating & Finishing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该刊为专业技术类期刊。报道电镀及其他表面处理技术领域的动态水平发展趋势科研成果及专题资料。理论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并重,强调应用技术研究与探讨。本刊为中国引文统计源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来源刊,为国外重要检索刊物所收录。适于从事电镀与精饰工作的科技人员、高校师生、技术工人和生产管理者阅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镍电沉积界面层流/气泡-形核生长模拟研究

    梁晓雨徐波赵明于佳正...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镍电沉积过程中电沉积基体/电沉积液界面低流速层流场内电沉积副反应产生的气泡演变规律、Ni2+浓度场变化和镍晶体形核及生长特点,建立了电场、低流速层流场、浓度场、气泡/沉积液/镍晶体多相场的气泡/层流-镍晶体形核生长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该模型.结果表明,当形核前的气泡从镍基体脱附到浓度扩散层边界时,在气泡脱附位置周围气泡迎流区和背流区的基体表面镍以瞬时形核方式形核,当离开Ni2+浓度扩散层后,其产生的低Ni2+浓度区与层流对流和Ni2+扩散作用使镍晶体沿Ni2+流动最大方向择优生长,在气泡迎流区的枝晶高度最高.与此不同,形核后的气泡从镍基体脱附到浓度扩散层边界时,气泡产生的涡流只能使已经形核的晶体不均匀生长;当离开Ni2+浓度扩散层后,随后镍晶体以枝晶形式生长,沿Ni2+流动最大方向枝晶的生长速度最快.

    多场耦合镍电沉积模拟气泡流场

    热处理对电沉积Ni-S合金微观组织和析氢性能的影响

    严欣昱龙飞李轩孙菲...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解水制氢是目前最有望替代矿石燃料制氢的技术,低成本且高效的析氢电极是限制电解水制氢大规模应用的瓶颈问题,而Ni-S合金具有易制备和高活性等优点,作为电解水的阴极材料具有极大的潜力.通过电沉积法在泡沫镍表面制备了非晶Ni-S合金,研究了Ni-S合金的晶化行为对其析氢性能的影响,热处理促使非晶Ni-S合金镀层再结晶转变为以Ni3S2和Ni为主的结晶层,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减少非晶Ni-S合金镀层的析氢活性位点,增大氢气从Ni-S合金表面脱附难度,显著削弱Ni-S/NF电极的电化学析氢性能.

    电沉积Ni-S合金热处理晶化行为电催化

    汽车用镁合金的表面改性及耐蚀性能研究

    钟志坚刘超李畅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旋涂法在汽车用镁合金表面制备了4种改性涂层(不含有机改性硅酸盐涂层和有机改性硅酸盐涂层),对比分析了改性涂层的显微形貌以及在3.5%NaCl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较镁合金基体,浸泡前的不含有机改性硅酸盐涂层A试样和浸泡1 d~9 d的涂层试样的腐蚀电位都正移,腐蚀电流密度明显减小,涂层A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镁合金基体;4种改性涂层的腐蚀电位都相较镁合金基体发生正向移动,且有机改性硅酸盐涂层(涂层B、涂层C和涂层D)的腐蚀电位都比涂层A更正、腐蚀电流密度相较涂层A更小,腐蚀电流密度从小至大顺序为:涂层C<涂层D<涂层B<涂层A<基体.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4种改性涂层的腐蚀电流密度都在增加,但相同浸泡时间下,涂层B和涂层C的腐蚀倾向相比涂层A更小、腐蚀速率相比涂层A较慢,且涂层C(KH-570/BTMSE=3/2)具有最佳的耐蚀性能.

    汽车AZ31B镁合金涂层浸泡耐腐蚀性能

    AZ31B镁合金表面电化学沉积LDH涂层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刘敬春赵子晔赵建国侯俊英...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AZ31B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优化了原位电化学沉积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Mg-Al-LDH)涂层的工艺参数.配制了不同浓度的溶液,用原位电化学沉积方法在AZ31B表面沉积了一层LDH涂层,用硬脂酸修饰后得到SA-LDH复合涂层.测试了其微观组织和化学成分,利用电化学极化和交流阻抗(EIS)实验表征了涂层的耐腐蚀性,确定优选的电化学沉积工艺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优选的溶液浓度为0.05 mol/L时,所得涂层表面多孔,与基体结合良好.X射线衍射能谱(XRD)中存在LDH(003)与(006)两个特征峰.极化曲线显示LDH涂层腐蚀电流密度为9.21×10-6 A/cm2,与无涂层镁合金相比降低两个数量级,SA-LDH涂层的腐蚀电位提升到-1.33 V.在3.5 wt.%NaCl溶液浸泡后的LDH涂层交流阻抗显示阻抗模值和频率增加,表现出较好耐腐蚀性.添加硬脂酸可以在涂层表面形成一层超疏水薄膜,能够有效地阻碍腐蚀介质Cl-对AZ31B镁合金的渗透侵蚀.

    镁合金电化学沉积LDH耐腐蚀性涂层

    一种结构仿生防污涂料的制备

    高虹李学田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仿生防污涂料是通过模拟海洋生物的皮肤和结构,或者提取海洋生物体内的防污物质制备出的防污涂料.本文采用简单盐溶解法,通过模拟软珊瑚上层透明层和下层多孔层的复合结构,以不同方式添加软珊瑚体内的防污化学物质糖精、加巴喷丁和正癸酸,制备了组成不同的仿生防污涂料,并对涂料的防污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糖精∶加巴喷丁∶正癸酸为47∶23∶25样品的压缩模量最小,糖精∶加巴喷丁∶正癸酸为42∶33∶25样品和糖精含量为0.01 g的样品压缩模量次之.压缩模量越小,越容易变形.糖精∶加巴喷丁∶正癸酸为47∶23∶25样品的透明层和多孔层的表面能最小,分别为22.2 mJ/m2和16.0 mJ/m2.糖精∶加巴喷丁∶正癸酸为42∶33∶25样品和糖精含量为0.01 g样品的透明层和多孔层的表面能次之,分别为22.7 mJ/m2、22.9 mJ/m2和16.1 mJ/m2、16.5 mJ/m2.表面能越小,疏水性越好,防污性能越好.对样品进行了抗污渍实验和静态抑菌实验,研究表明:和加入单一防污组分的仿生防污涂料相比,将三种防污组分全部加入的仿生防污涂料具有更好的防污效果;加入糖精的样品比加入其它单一防污组分的样品防污效果更好.

    仿生防污涂料软珊瑚

    2060铝锂合金化学铣切工艺优化及表面质量改善

    赵超王帅星王辉庭黄勇...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铝锂合金化铣过程中含锂相的溶解过快导致表面粗糙度高的问题,借助三维显微镜、动电位极化测试等手段研究了Na2CO3及苯环类添加剂RA-8对2060铝锂合金化铣速度、表面粗糙度及溶解行为的影响,优化了化铣配方.结果表明:单一Na2CO3即可抑制含锂相的溶解,其与RA-8的协同作用可进一步改善表面质量,且对化铣速度的影响较小;针对2060铝锂合金,较优的化铣参数为:NaOH 160 g/L,Na2S 30 g/L,三乙醇胺(TEA)50 g/L,Na2CO30.5 mol/L,RA-8 0.4 g/L,Al3+0~70 g/L,温度为90℃.在此条件下化铣试样表面粗糙度(Ra)为0.95~1.21 μm,腐蚀速度为20~50 μm/min.

    2060铝锂合金添加剂化铣加工表面粗糙度

    氧化铝陶瓷封装外壳电镀爬金缺陷分析与解决

    刘朋张浩宇向雪凤张馨...
    4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焊接框架引线类陶瓷封装外壳电镀后爬金缺陷,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对电镀前的陶瓷外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烧结和钎焊过程分别在陶瓷表面上引入了钨粉和焊料,在显微镜下无法筛选去除导致电镀后爬金.在增加了烧结工装的清洗和电镀前处理以及退火后,爬金缺陷得到有效解决.

    陶瓷封装外壳电镀爬金钎焊缺陷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与OP-10对Q235钢在1mol/LHCl中的缓蚀作用

    樊林王鹏杰宋昱灏刘婉颖...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酸洗工况下金属的腐蚀问题,为解决单一缓蚀剂的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N)的最佳缓蚀浓度基础上将其与OP-10复配(N&P),采取失重实验、电化学实验、表面分析和理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NN和N&P缓蚀剂对Q235钢在1.0 mol/L HCl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在30℃条件下,NN的交流阻抗谱、动电位极化曲线和失重实验所得的最佳缓蚀率分别为73.32%、85.57%、77.46%,而将NN与OP-10复配后的缓蚀效率分别提升至92.34%、96.26%、90.14%.量子化学表明:N&P吸附位点主要为OP-10分子中的大Π键和C-O键以及NN分子中的C=O键、C=C键、C-N键,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OP-10电化学失重实验缓蚀性能量子化学

    建筑用钢表面镀层制备与耐蚀性能研究

    蒋伟勤马大朝
    58-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升建筑用Q345钢的表面耐蚀性能,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在建筑用钢表面制备了Ni-P和Ni-P-PTFE(聚四氟乙烯)复合镀层,考察了PTFE乳液浓度对表面镀层显微形貌和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P镀层和Ni-P-PTFE镀层中均可见非晶态结构,在镀液中加入PTFE后Ni-P-PTFE镀层中还形成了Fe3C和P4S3相.在镀液中加入不同浓度PTFE乳液后,Ni-P-PTFE镀层的Ni/P原子比有不同程度降低(介于4.08~5.04),但随着PTFE乳液浓度增加,镀层中F元素含量逐渐升高、Ni/P原子比逐渐增大.PTFE乳液浓度为0.4 mL/L时Ni-P-PTFE镀层表面较为平整、光滑,镀层表面由于脱氢反应而形成的微孔消失.不同浓度PTFE乳液的Ni-P-PTFE镀层的耐蚀性能都优于Ni-P镀层,且PTFE乳液浓度为0.4 mL/L时镀层的耐蚀性最好,在建筑用Q345钢表面制备Ni-P-PTFE镀层可以获得良好的耐蚀性,适宜的PTFE乳液浓度为0.4 mL/L.

    建筑用钢表面镀层PTFE乳液浓度显微形貌耐蚀性能

    热震对银-铝复合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沈晓李闪光李晓征熊鹏...
    64-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镀的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银镀层,对银-铝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热震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研究热震试验对材料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震试验保温时间30 min后,相较于未热震试验的硬度无明显变化,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铝基体和银镀层硬度大幅降低;且加热后空冷银镀层的硬度略高于水冷银镀层的硬度;同时,热震试验190℃、30 min后基体晶粒细化,而热震试验190℃、2 h后晶粒有长大趋势.

    热震试验银-铝复合材料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