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教育论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教育论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当代教育论坛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唐海英

双月刊

1671-8305

keyanyuan@163.com

0731-84402917

410005

长沙市蔡锷北路教育街11号

当代教育论坛/Journal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广大教师及关心教育的有关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可持续发展:价值预设、潜在风险与化解策略——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文件的分析

    王维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教育数字化视为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以期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实现教育的公平性、优质化与终身化。然而,数字技术融于教育领域存在诸多隐患。技术的工具理性僭越教育的价值理性,数字技术鸿沟加大教育不公,数字技术融入教育相关战略缺位等问题的存在,阻碍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数字技术的应用原则、政策方针制定、教育主体的数字素养等方面为数字技术赋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数字技术教育数字化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教育元宇宙促进创新思维培养的学理阐述及实践路径研究

    蒋德军赵雪妍张书琪范佳荣...
    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信息化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型动力,特别是元宇宙的兴起,为教与学活动打造了全新的学习空间。教育元宇宙赋权下的新型学习空间能够营建"共同在场"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流通",优化"深度协作"的学习交互,实现学习方式的"身体存在"。创新思维是一种引领创造行为的高级复杂认知思维,这些特征能够在建构思维图像、建立新异联系、突破思维定势以及进行逻辑分析验证等创新思维形成的关键环节发挥作用并予以支持。在实践层面,基于教育元宇宙赋权的新型学习空间,应从学习环境、课程体系、交互机制和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重构,从而有力支撑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育元宇宙创新思维虚拟现实具身认知

    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理论阐释与推进策略

    肖纲领
    1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动职业本科院校的应用型科研,关键是建设应用型科研生态。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应体现应用型院校特征和职业本科院校"亚类"特点,突出应用型科研的应用性、行业性和地域性,在整体上强调应用型科研主体、要素、环境的相互联系。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能彰显其应用型科研的独特性,推动应用型科研环境的优化,强化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助力应用型科研高质量发展。其理论基础是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合法性机制和场域理论。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的推进策略包括确立开展应用型科研的定位与理念,建立完善的校内应用型科研制度体系,构建与行业企业等主体的良好协同关系,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规制与激励作用。

    职业本科院校应用型科研生态建设组织社会学新制度主义场域理论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政策的演变逻辑

    季诚钧徐潇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特殊群体,党和政府为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我国留守儿童政策经历了萌芽期(1996—2007年)、形成期(2007—2016年)和深化期(2016年至今)三个阶段。留守儿童政策制定有其内在逻辑,从关注留守儿童基本教育保障到关心弱势群体教育,维护教育公平,再到促进教育脱贫与实现乡村振兴,政策制定的立意持续深化,内容不断丰富,成效日益突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寄宿制学校新型教育模式,设置留守儿童专项经济资助经费,进一步健全社会关爱体系,构建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评价机制,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政策政策演变

    西部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的发生因素及治理对策

    王瑜刘强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静待毕业"人在心不在"等中职学生隐性辍学问题日益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难点议题。在对西部地区部分中职学校的实地调研基础上发现,中职学生的隐性辍学行为呈现出"读书无望"读书无用"读书无趣"等三种实践困境,其背后隐含着教育分流困境、人才供需矛盾和身份认同冲突等发生因素。对此,应推进中职教育横向融通和纵向贯通,树立"读书有希望"的价值观念;加大中职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筑"读书有用处"的进步阶梯;增强对中职学生的情感关怀与教育体验,养成"读书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西部地区中职学生隐性辍学发生因素

    演替和创生:学校施行"双减"的阻滞与纾解——政策执行过程理论视角下基于评价机制的个案研究

    吴雅静操太圣
    4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旨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但"双减"政策在自上而下落实到学校层面的时候,却面临着诸多困境。研究基于对江苏省A中学的调研,利用NVivo12软件和扎根理论分析发现,评价机制在学校施行"双减"政策的阻滞中起到根本决定作用。因此,应从更新教育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区域资源供给、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教育评价机制等角度予以纾解。

    "双减"政策学生负担阻滞纾解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高校科研创新效率测度与差异分析

    叶芳羽李毅唐子然刘沛林...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者,准确评估中国大学的研究和创新效率对于提升其研究管理能力和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对教育部认定的32所"双一流"高校2011—2021年的科研创新效率进行测度。此外,还分析了其时间演化规律,并从地域和层次两个角度探讨了效率差异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学的科研创新综合效率持续稳步增长,纯技术效率也呈上升趋势,而规模效率则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地域差异方面,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大学科研创新效率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地区之间的差距没有缩小;在层次差异方面,C9联盟高校的研究和创新效率高于非C9联盟高校,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高等学校科研创新效率DEA模型资源配置

    基础教育教材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文本分析——基于政策工具视角

    孙文静王攀峰
    6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基于政策工具、政策内容与政策时间三维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61份基础教育教材政策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我国基础教育教材治理政策工具配置比较齐全,指向教材治理长效发展的政策工具使用不足;教材治理政策内容覆盖全面,评价监督内容相对匮乏,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有待厘清;年政策发文量与课程教材改革的关键时间节点紧密相关。政策工具的组合配置逐步由外部规约型向内生协调型转变;各阶段教材治理内容侧重不同,努力在赋权与规制中寻求平衡。建议未来要进一步动态协调政策工具的组合结构,提升教材治理效能;综合考虑教材治理内容要素,深化协同共治格局;适配教材政策工具与内容,健全教材治理长效机制。

    基础教育教材治理现代化教材政策政策工具文本分析

    高校教学共同体:内涵特征、价值意蕴与推进路径——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

    董嫱嫱李亮
    7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高校教学共同体的理论构想值得探索。从高校教学共同体的内涵出发,引申出高校教学共同体的特征,即主体间的相互依存性、资源与利益的共享性、教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性、治理过程的协同性。在明晰高校教学共同体的价值意蕴基础上,有必要重塑相互认同的教学主体关系,构建制度吸纳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构筑可持续发展教学生态,以及以数字赋能强化教学过程,协同高校教学共同体的推进路径,进而实现"加快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教学共同体教学主体教学共享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导向下课外体育锻炼的困境分析与纾解路径

    李兵朱罗敬徐颂峰肖章美...
    80-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归因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与个案分析法,对H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导向下的课外体育锻炼实践成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当前高校课外体育锻炼存在以下三个普遍性困境:一是学生主动锻炼意识不明确;二是关于课外的体育锻炼活动评价机制亟待改进;三是课外锻炼环境与氛围有待提高。研究在总结H高校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纾解路径:明确体育锻炼目标,培养体育锻炼习惯;完善课内外评价一体化机制,提供及时反馈奖励;创造课外锻炼环境,激发学生锻炼兴趣。

    课外体育锻炼纾解路径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