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当代体育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当代体育科技
当代体育科技

林月峰

旬刊

2095-2813

ddtykjbjb@163.com

0451-51869099

150008

哈尔滨市南岗区宣化街99号

当代体育科技/Journal Contemporary Sports Technolog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实践教学的高职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模式探索

    胡文林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旨在探索基于实践教学的高职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模式,以应对当前高职教育中体育教学面临的挑战,如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和特殊性,提出了一套全面的教学改革策略,包括丰富体育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校际比赛、加强体育健康知识与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有效结合体育教学与实践活动。此外,研究还着重讨论了教师角色与教学方法的转变、学校体育资源与环境的优化,以及建立学生参与机制与激励机制的重要性。该研究的实施策略旨在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提升,增强其健康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全面体育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高职生体育核心素养培育模式

    绳梯练习对11~12岁儿童30m直线冲刺速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申志红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绳梯练习对11~12岁儿童30 m直线冲刺成绩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对儿童的益处和适用性,为制定科学的儿童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大兴体育运动学校11~12岁的短跑队队员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9周(2次/周,15 min/次,于周一、周三上体育课时进行练习)的实验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男生与女生各8名,两组儿童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除日常训练外,还要进行绳梯练习,对照组仅完成日常训练内容,不进行绳梯练习,测试收集30 m冲刺成绩数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9周干预训练后,实验组儿童的30 m直线冲刺成绩相比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成绩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结论:实验组儿童30 m冲刺成绩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绳梯练习对于提升11~12岁儿童30 m直线冲刺成绩有积极作用。

    绳梯练习儿童30m冲刺冲刺速度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作用机理及对策

    王希月李薇金敬姬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包括自我评价、收集信息、选择目标、制定规划和解决问题5个维度,对大学生个体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人口统计学、外界支持和个体内在心理三大方面,其中人口统计学包括性别和年级2个方面,外界支持包括家庭和学校2个方面,内在心理包括人格特质、归因风格、情绪智力、专业承诺4个方面。基于此,从积极开展内在心理因素训练、以学生为本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关注体育专业女大学生群体3个方面,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培养对策,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就业体育专业大学生作用机理对策

    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理论基础与促进方式探析

    彭红飞吴昊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是保持体质健康,培养健康习惯的重要手段。利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述青少年体育参与行为的理论基础,包括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等理论基础,进而以理论为指导,从个人、学校、家庭和社区4个方面探究体育参与行为的促进方式,即转变青少年体育价值观念、培养青少年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转变家长对体育的传统认知、优化青少年体育锻炼环境,旨在为研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体育参与行为青少年计划行为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自我决定理论

    基于隐喻抽取技术的高职体育师范专业认知特征探究——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李俊健雷君杜欢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隐喻抽取技术访谈法,以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体育师范专业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该专业学生专业认知特征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体育师范专业学生在专业选择时自主、谨慎、负责;学生对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缺少全局认识;学生对将来的授课对象缺少系统的认知;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较高。基于此,提出了相应建议:学校需协助学生厘清人才培养的脉络;提高学生对专业情感和专业价值的认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高职体育师范学生专业认知的特征进行研究,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相应职业的认知。

    专业认知体育师范教育隐喻抽取技术

    快乐体育理念下小学体育运动训练质量的提升策略

    谢冰卿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旨在探索在快乐体育理念指导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运动训练的质量。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体育运动训练的价值,识别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质量提升的具体路径。这些措施包括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加训练方法的多样性、持续融入丰富的体育文化元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以及通过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结论指出,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小学阶段体育运动训练的质量,使其更符合快乐体育理念的要求。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还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长期来看,这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快乐体育理念小学体育运动训练质量提升

    体育强国视角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德育教育的研究

    周健楠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体育强国的视角,深入探讨了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不仅关注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提升,还会在体育活动中融入德育元素,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了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德育教育中的潜力,提出了4个实施德育的策略:一是通过创新教学方式与情境设计,融入德育内容;二是善于捕捉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进行品德教育;三是注重细节,通过点滴小事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四是建立师生平等关系,促进德育的深入实施。这些策略有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体育强国体育与健康小学体育德育

    数字赋能提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质量的研究

    朱晋贤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为学校体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变革动力。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探讨了数字技术赋能高校公共体育的作用机制、现实困境、实践路径。研究结论:数字赋能高校公共体育的作用机制表现在加快高校公共体育的精准化;优化学习方式,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转变评价体系,推进体育评价定量化。数字赋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主要存在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学生接受能力和学习习惯、身体健康与安全风险隐患、教师专业素养和数字素养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提出补足数字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学校教育数字化基础;全面提升学校体育师生数字素养;强化学校体育数据安全,规避学校体育现代化数字风险等实践路径。

    数字赋能公共体育课程作用机理实践路径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实践价值与发展路径

    金传付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结构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分析了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并探讨了其实践价值,包括提升学生体育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等。随后探讨了体育结构化教学的发展路径,包括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等。最后,总结了体育结构化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旨在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新课标体育结构化教学实践价值发展路径

    《当代体育科技》征稿函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