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对外经贸实务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对外经贸实务
对外经贸实务

陈琪

月刊

1003-5559

dwjm@vip.163.com;dwjm2008@126.com

027-87890575

430071

武汉市武昌区中北路特1号楚天都市花园B座18楼

对外经贸实务/Journal Practice in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and Trade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对外经贸实务》杂志(月刊)是一本中文核心期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面向各级各类涉外经贸企业、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图书情报部门和外经贸院校的学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的期刊。本刊自1983年创刊以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坚持为读者服务、为对外经贸事业服务的宗旨,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曾连续三届被评为中国财经类、国际贸易类核心期刊。自1999年起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被认定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我刊读、作者群主要分布在全国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外经贸行业的政府主管部门及科研、教学机构,目前订户达8500多家,每期发行量均在一万份以上。本刊主要常设栏目有:名家专稿、经贸论坛、名人名企、热点追踪、国际市场、世贸规则、业务探讨、利用外资等,本着为企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科研服务的宗旨,力求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创建技能切磋的舞台。本刊刊号:CN42-1113/F, ISSN1003-5559,16开本、80页,印刷精美。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经营、代理国内各类杂志广告业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逆全球化背景下在华外资退出趋向与稳外资对策研究

    熊然张慧张程程
    5-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的当下,理性认识外资退出现象并进行合理引导和应对,是推动中国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从全局视角考察了在华外资退出的新趋向和新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外资企业退出的前因后果,为留住优质外资和控制外资退出负面影响提出了应对策略.研究发现,我国正处于新增外资扩大和部分存量外资撤离并存的阶段,其中,低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同时面临外资退出压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退出势头明显增强.究其原因,既包括由优胜劣汰机制下竞争优势丧失而引起的被迫撤离,也有传统引资优势衰弱和他国竞争性引资政策双向推拉因素作用下的主动外迁,同时还有中美贸易摩擦催化下的政治性撤资.高端制造业外资退出可能会对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而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外资退出长远来看具有"腾笼换鸟"效应.因此,应从构建外资安全动态预警系统、发挥区域联动优势推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外资产业转移等方面设计针对性举措.本文对于新形势和新挑战下"稳外资"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外资退出制造业回流稳外资逆全球化

    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来自108个地级市的证据

    马飒杨万露黄建锋
    16-24,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开放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开放规模与质量、开放基础设施和开放潜力三个维度构建对外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Dagum基尼系数等多种方法对2004-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对外开放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且呈现"下游>中游>上游"的开放格局,上游地区的开放主要受制于开放规模与质量、开放潜力,中游地区则受制于开放基础设施,中游和上游地区三个维度的发展均落后于下游地区且开放潜力差距进一步扩大;(2)对外开放总体存在较大差异但呈缩小态势,超变密度替代区域间差异成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上游和下游之间及上游区域内的开放差距最为明显;(3)对外开放的空间分散性持续增强,整体及上、下游区域均存在一定的极化现象,下游城市已形成高水平开放的空间高度集聚,大多数中游和上游城市则开放水平低且难以实现向上跃迁,中心城市的虹吸效应有所弱化.

    对外开放区域差异时空演变长江经济带

    中国和马来西亚产能合作及贸易增长因素研究

    李翔张梦瑶孟润泽
    2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中国和马来西亚双方贸易持续增长.研究中马之间的贸易关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两国贸易互动的理解,为两国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使用UNcomtrade数据,以10类产业为切入点,首先运用指数分析法分析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然后采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分解了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的贸易增长因素,并得出如下结论:中马优势产业相似性与互补性共存,整体上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贸易具有较大的竞争压力;不同贸易增长因素对总效应的贡献值波动较大,但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总效应呈上升趋势.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产能合作和贸易增长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促进两国贸易合作、优化两国贸易结构和增强两国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CMS模型贸易增长产能合作优势分析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量的非对称影响——基于N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

    朱岩松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2008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的季度数据,运用NARDL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进口量的非对称影响.结果发现:①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锯材进口量存在非对称影响,对木浆不存在非对称影响,汇率波动增大会减少原木、锯材、木浆的进口量(不显著、-0.286、-0.236),波动减小会增加原木、锯材、木浆的进口量(-0.360、-0.603、-0.318).②汇率波动对中国原木进口量的影响源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减少而非增加.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给出了健全和完善国内林产品风险规避市场、在木质林产品出口国建立木材生产基地、使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来规避汇率风险的建议.

    汇率波动木质林产品进口非对称性NARDL

    中老铁路运行背景下的中老贸易:成效、瓶颈与契机

    曾耀锐祝建军
    45-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老铁路建成通车后,位于东南亚内陆地区的老挝从"陆锁国"一跃成为"陆联国".本文研究中老铁路运行背景下中国—老挝贸易所取得的成效、仍存在的瓶颈与未来发展契机.研究发现:利用中老铁路的地缘经济优势,中老两国共同建立了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推动了中老双边经济贸易合作关系不断走深走实.但目前中老铁路运行背景下的中老贸易仍存在数字化应用普及程度不够深入、政企直接投资金额比例不够均衡等瓶颈.本文提出要把握好发展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建设"中老铁路+陆海新通道";发展跨境"丝路电商"背景下的数字贸易;加大我国对老挝直接对外投资等发展契机,以促进中老贸易高质量合作.

    中老铁路通道效应双边经贸地缘经济丝路电商

    中国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测算、特征与发展方案

    梁滢王宏伟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确中国区域数字规则深度并推动中国区域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提升,对于促进中国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在梳理中国区域数字贸易规则发展阶段的基础上,基于TAPED数据库对中国已签署的16个(含升级)包含数字贸易规则的区域贸易协定作为样本进行了深度测算,总结发现中国区域数字贸易规则具有深度不断加深、广度不断拓展、贸易促进条款是重点内容、与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仍有一定差距的特征.最后本文从加深中国已签订RTAs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数字贸易规则"中式模板"、加快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协定、构建适应国际数字贸易发展需求的国内法律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发展方案.

    区域贸易协定(RTA)数字贸易规则数字贸易规则深度中国方案

    数字品进口、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企业出口全球价值链位置

    任暠凯王文治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作为驱动我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对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企业采用何种方式引入数字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命题.本文采用2007-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与海关进出口的匹配数据,探究数字品进口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品进口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攀升,并且数字非中间品进口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抑制作用更强;对于高价值链地位企业、内资企业和一般贸易企业,进口数字品产生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数字品进口通过创新效应促进了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而俘获效应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产生了低端锁定效应,且俘获效应对企业出口全球价值链位置的负面影响超越了创新效应带来的正向作用,加剧了本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面对的"低端锁定"困境;发展和完善地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能够有效缓解数字品进口对企业出口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负向作用.建议不断完善我国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支持,进而助力突破"低端锁定"困境.

    数字品进口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全球价值链位置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与东盟国家贸易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廖东声邓秋怡庄定鹏
    7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呈现出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对双边贸易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运用贸易强度指数、HM指数、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广东与东盟十国贸易格局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双边贸易差额逐渐减小;马来西亚成为广东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其次是泰国,新加坡的贸易伙伴地位有所下降;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紧密程度越来越强,广东出口对东盟整体市场的依赖性很小但呈现逐渐增强的趋势;广东省人均GDP、东盟各国人均GDP和人口规模、贸易自由度对广东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广东省人口规模、首都(府)间距离和加权平均关税对广东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具有反向阻碍作用.

    一带一路广东东盟贸易格局

    广东省跨境电商对RCEP生效的适应性转型探究

    闫彩霞
    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省跨境电商是全国范围内跨境电商行业的领头羊,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生效,将进一步打开广东省贸易开放格局.然而,在RCEP框架下,广东省跨境电商面临以下转型挑战:跨境电商企业规模难适RCEP市场需求;跨境电商企业综合保障能力亟待提升;海外仓布局难解RCEP市场物流短板;跨境电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等.为了进一步抓住RCEP发展机遇,广东省跨境电商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对RCEP的生效做适应性的调整:"监管+服务"促跨境电商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合建+独设"拓展东南亚区域的海外仓布局;"科技+品牌"协力推动跨境电商企业全面发展.

    广东省跨境电商RCEP适应性转型

    RCEP背景下提升秦安蜜桃出口竞争力的策略

    姜琳张菊霞
    87-92,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协定RCEP的签署,必将推动中国与RCEP伙伴国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紧密合作.我国秦安县的蜜桃出口贸易不断发展,得益于RCEP的生效实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本文讨论了在RCEP背景下,蜜桃产品出口过程中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主体多元化标准、物流运输、产品种类有限及人才匮乏等问题,并建设性提出完善农产品产业链、合理利用电商平台、精准开拓海外市场、引进人才、提升质量、建立品牌效应等措施,以促进秦安蜜桃出口,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RCEP农产品出口出口竞争力秦安蜜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