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动物营养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动物营养学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卢德勋

月刊

1006-267X

yyxb@cau.edu.cn

010-62817823,62734530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西区动科动医大楼153室

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Nutr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动物营养学报》办刊宗旨为报道反映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与进展、对学科发展有指导意义的综述,以及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各领域未公开发表或未出版过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简报,促进我国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为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综合效益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黏蛋白与肠道黏膜屏障的研究进展

    夏佳佳徐程宇秦贵信潘丽...
    1484-149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黏蛋白是由杯状细胞合成与分泌的一类由黏多糖组成的大分子糖蛋白,主要作用是通过与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黏附分子相互结合,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性.开展肠道相关黏蛋白及肠道黏膜屏障的研究对调节动物的肠道健康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黏蛋白的结构、种类、生理功能以及黏蛋白与肠道黏膜屏障的关系.此外,本文还介绍了肠道黏蛋白与肠道炎症和其他肠道疾病的密切联系,为深入探究黏蛋白在动物肠道中的生理作用为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黏蛋白胃肠道肠道黏膜屏障

    骨骼肌源外泌体在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中的研究进展

    李奇隆陈思思郭秋平李凤娜...
    1494-15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骨骼肌作为全身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外泌体介导肌肉与脂肪通讯.目前,肌肉与脂肪相互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源性外泌体对肌肉稳态的调节作用,而肌肉与脂肪组织的互作平衡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立足于骨骼肌源外泌体,先分别概述其在肌肉和脂肪组织发育过程中的调节机制,再列举了工程化外泌体在骨骼肌中的应用,以期为骨骼肌源外泌体在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提供参考.

    骨骼肌外泌体肌肉发育脂肪发育

    动物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因素及其分子机制

    李银韦洋洋蒋钦杨黄艳娜...
    1502-1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内脂肪(IMF)指在肌肉内、肌纤维间所沉积的脂肪,其含量与肌肉的多汁度、剪切力、嫩度以及肉质显著正相关,因此合理的IMF含量将有助于改善肉品的质量和提高其风味.IMF生成的过程涉及复杂且高度协调的基因表达调控程序,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本文综述了影响动物IMF沉积的转录因子、关键代谢酶、信号通路以及非编码RNA.研究显示,转录因子在调节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合成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酶催化反应则介导了脂肪生成和降解的关键步骤;此外,通过调控特定信号通路和非编码RNA的表达,也能够对IMF沉积进行调控.深入了解和运用这些分子机制对于肉制品质量的提升和生产优质肉制品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运用这些分子机制提供了参考依据,以期改善肉制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优质肉制品的需求.

    肌内脂肪肉品质转录因子信号通路非编码RNA

    植物提取物对动物腹泻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李瑜瑶高品一李丹琦刘学贵...
    1515-15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提取物中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抑制畜禽肠道腹泻致病菌,作为饲料添加剂已广泛应用于畜禽生产过程中.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植物提取物的来源、抑菌活性和作用机制及其对畜禽细菌性腹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提取物防治畜禽腹泻病提供参考.

    植物提取物腹泻致病菌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机制

    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陈雨诗刘禹熙杨童寓丹王新霞...
    1525-15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甜菜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81头平均体重为90.03 kg的育肥期"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 mg/kg的甜菜碱,试验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500 mg/kg的甜菜碱和1 000 mg/kg的EGCG.预试期5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11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背膘厚和背最长肌24 h滴水损失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3)各组之间背最长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的背最长肌二十二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各组之间背最长肌其他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b(MyHCⅡb)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x(MyHCⅡx)和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ERB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背最长肌肌球蛋白重链Ⅱa(MyHCⅡa)、MyHCⅡx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甜菜碱或甜菜碱和EGCG能提高育肥期"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饲料利用率,通过降低背膘厚和滴水损失改善猪肉品质,并提升血清脂质代谢和抗氧化能力;此外,饲粮中添加甜菜碱还能提高肌内脂肪含量.

    甜菜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育肥猪肉品质抗氧化

    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陈雨诗刘禹熙杨童寓丹王新霞...
    1537-1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平均体重为(90.76± 0.4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54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3%的姜黄素和2.5%的DHA.预试期7 d,正试期40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终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眼肌面积显著增加(P<0.05);肌肉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肌内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背最长肌甘氨酸、脯氨酸、棕榈油酸(C16∶1)和硬脂酸(C18∶0)含量显著增加(P<0.05),肌球蛋白重链Ⅱa(MyHCⅡa)、肌球蛋白重链Ⅱx(MyHCⅡx)和固醇调控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P<0.05);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加(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和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姜黄素和DHA能提高育肥期"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的饲料利用率,改善肉品质,并提升血清脂质代谢、抗氧化及免疫能力.

    姜黄素DHA育肥猪

    海带酶解物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肠道形态的影响

    曲元凯李明潭臧建军
    1549-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海带酶解物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体重[(45.3±7.5)kg]相近的生长猪2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10、15和25 kg/t海带酶解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84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中添加10 kg/t的海带酶解物组试验全期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第29~56天平均 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2)饲粮中添加15 kg/t的海带酶解物显著提高了育肥猪屠宰后背最长肌的红度(a*)值(P<0.05);3)饲粮中添加15和25 kg/t海带酶解物组育肥猪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在饲粮中添加海带酶解物可以改善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肠道形态;基于本试验结果,生长育肥猪饲粮中海带酶解物的推荐添加量为10~15 kg/t.

    海带酶解物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肉品质肠道形态

    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油莎豆或膨化油莎豆对生长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胡明扬刘旭乐段晓燕荆鹍鹏...
    1562-15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油莎豆或膨化油莎豆对30~60 kg生长猪的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组成的影响.选取135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为(33.40±0.15)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CK组,不含油莎豆)、5%油莎豆添加组(5%CEL组)、10%油莎豆添加组(10%CEL组)、10%膨化油莎豆添加组(10%PCEL组)、15%膨化油莎豆添加组(15%PCEL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试验期28d.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15%PCEL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提高(P<0.05);5%CEL组、10%CEL组、10%PCEL组和15%PCEL组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显著降低(P<0.05);10%PCEL组和15%PCEL组的料重比(F/G)均显著降低(P<0.05).与CK组相比,5%CEL组、10%CEL组、10%PCEL组和15%PCEL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均显著提高(P<0.05).与CK组相比,5%CEL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10%CEL组血清T-AOC、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10%PCEL组和15%PCEL组血清T-AOC显著提高(P<0.05).与CK组相比,5%CEL组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10%CEL组血清IL-4、IgG和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15%PCEL组血清IL-10含量显著提高(P<0.05).在粪便微生物组成上,与CK组相比,在科及属水平上,5%CEL组光冈菌属(Mitsuokella)、魏斯氏菌属(Weissella)、霍尔德曼氏菌属(Holdemanella)、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相对丰度均显著升高(P<0.05);15%PCEL组则是组光冈菌属、魏斯氏菌属、毛螺菌科ND3007群(Lachnospiraceae_ND3007_group)、巨球型菌属、霍尔德曼氏菌属、经黏液真杆菌属(Blautia)和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丹毒丝菌科(Erysipelotrichaceae)、颤螺菌科(Oscillospiraceae)、狭义梭菌属 1(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叉状棍状厌氧菌群(Anaerorhabdus_furcosa_group)、土孢杆菌属(Terrisporobacter)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油莎豆可显著提升生长猪的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饲粮中添加15%膨化油莎豆可显著提高猪的ADG,降低F/G,同时还可显著提升猪的机体总抗氧化能力.饲粮中添加5%油莎豆和15%膨化油莎豆均可显著调节猪的肠道菌群,提升猪肠道健康,其中添加15%膨化油莎豆对猪肠道健康的提升更加显著.

    生长猪油莎豆生长性能血清免疫血清抗氧化粪便菌群

    复方中草药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张清泰邓圣庭方成堃方亚祥...
    1578-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一种复方中草药(方剂组成:王不留行、通草、川芎和漏芦)对母猪繁殖性能、免疫和抗氧化功能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1~2胎次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母猪4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复方中草药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25%的复方中草药,试验期为临产前1周至分娩后3周,共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中草药组母猪的泌乳量、健仔率和仔猪初生个体重极显著提高(P<0.01),平均头产程极显著缩短(P<0.01);复方中草药组母猪初乳中乳蛋白率、乳糖率、非乳脂固体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提高(P<0.05),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复方中草药组母猪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复方中草药组仔猪的断奶窝重和断奶个体重极显著提高(P<0.01),哺乳期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21日龄断奶时血清中IgG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由王不留行、通草、川芎、漏芦组成的复方中草药能够缩短妊娠母猪的产程,增加泌乳量并改善初乳成分,增强哺乳母猪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提高健仔率、仔猪初生重和断奶窝重,同时还可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

    复方中草药妊娠母猪哺乳仔猪繁殖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

    裸藻β-1,3-葡聚糖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杨馥嘉陈静刘显军李海东...
    1588-1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裸藻β-1,3-葡聚糖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为裸藻β-1,3-葡聚糖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选取150头40日龄左右、体重[(13.06±0.26)kg]相近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猪"三元杂断奶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100、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及100 mg/kg的酵母β-1,3-葡聚糖.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100、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及100 mg/kg的酵母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软壁菌门(Tenericutes)相对丰度(P<0.05),饲粮中添加50和10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相对丰度(P<0.05),饲粮中添加50和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降低了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相对丰度(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0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提高了 Chao1指数(P<0.05),饲粮中添加150 mg/kg的裸藻β-1,3-葡聚糖显著降低了 Simpson指数(P<0.05).Beta多样性分析发现,饲粮中添加100 mg/kg裸藻β-1,3-葡聚糖组与对照组物种相似性最高.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适量裸藻β-1,3-葡聚糖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肠道菌群多样性和结构.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00 mg/kg裸藻β-1,3-葡聚糖效果最好.

    裸藻β-1,3-葡聚糖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炎症细胞因子肠道菌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