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叶文振

双月刊

2095-2082

fjjxxy@vip.163.com

0591-23535137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上街镇溪源宫路2号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Journal FUJIAN JIANGXIA XUEYUAN XUEBAO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励巩固:基层协商民主的动力逻辑——基于H社区"七事制"的跟踪观察

    孔卫拿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城乡居民群众广泛参与议事为代表的社区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政治在基层的重要体现.如何使协商民主实践持续运转起来,是推动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的首要问题,关系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入发展.基于H社区"七事制"的跟踪观察发现:基层协商以问题为导向,参与公共协商的各类主体在互动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原初激励;随着协商活动的演进,参与主体会逐步融入多样化的加持激励,二者构成的"双层激励"结构,为基层协商民主提供了基本动力.在这过程中,基层公共协商滋养的信任关联和社会资本两大机制,释放出巩固基层公共协商的效能,进而持续推动基层协商民主的稳步前进.

    基层协商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双层激励信任关联社会资本

    侯官刻书文化历史特征探析

    胡小梅
    1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侯官是古代福建除建阳、四堡之外的另一重要刻书地区.侯官刻书具有独特的历史特征:持续时间长,发轫于五代,历经千载而未衰,至清末仍有大量刊本;刻书体系完备,宋元明清时期官刻、文人家刻和寺观等民间刻都相当发达,到清代中后期坊刻亦大兴;官刻和寺观等民间刻资金充足,刻书往往规模浩大,雕印精良;侯官刻本在对外文明交流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宋代开始就有侯官刻本流播海外,元末明初侯官刻工东渡日本、技术输出,清代"福州刻琉球本"的刊行成为中琉文化交流的见证.

    侯官刻书历史特征官刻文明互鉴

    福州七夕分豆结缘习俗的源起及流变

    周艳菊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福州一带过七夕,在传统节俗之外,还有分豆结缘.所分之豆为蚕豆,这是福州的地域民俗.最初的分豆结缘应是从佛教舍豆结缘迁移而来.至清乾隆时期,民间感念知府李拔在此地造福惠泽一方,拈蚕豆纪念他在此地大倡蚕桑之功.福州七夕分豆结缘习俗融合了结缘、纪念等多重内涵,又有民众趋吉的心理沉淀其中.清乾隆以后,七夕分蚕豆结缘习俗便在福州一带流行开来,甚至只兴结缘而不闻乞巧.民国年间,结缘与乞巧在福州七夕中融合起来.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分豆结缘之风渐趋式微.进入21世纪,分豆结缘旧俗焕发新生.出于对和谐的追求,福州"邻里节"应运而生,它直接脱胎于传统的"结缘节".

    福州民俗七夕分豆结缘

    侯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

    杜生权
    29-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侯官文化既是闽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侯官文化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相契合,不仅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思想资源,还可以为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提供精神动力.对侯官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阐释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加强侯官文化研究,共建共享侯官文化资源.侯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立足当代,深入挖掘阐发侯官文化精髓;创意激活,进行侯官文化再创造;多元发力,创新侯官文化打开方式;文旅融合,活化利用侯官文化资源.

    侯官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数字经济、工作转换能力与农民工收入增长

    钟湘玥
    39-49,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0-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效应及工作转换能力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并考察数字经济对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农民工收入产生负向冲击,且这种消极效应对处于信息化水平较高地区、初始收入水平及受教育水平较低的个人作用更为明显.工作转换能力在数字经济对农民工收入影响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个人工作转换能力提升有利于改善数字经济对农民工收入增长的影响.为此,要重视数字经济对农民工收入增长产生的消极影响;应基于劳动力供需变化的现实为农民工提供职业培训和再教育机会,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数字经济背景下就业信息传导机制,提升农民工工作转换效率.

    数字经济农民工收入增长工作转换

    数字化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研究

    王淑芳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数字化通过聚集数据要素、创新乡村产业链、助力城乡融合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当前,数字化在赋能产村振兴中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要素市场不完善、科创体系发展缓慢和数字化人才匮乏等现实障碍,需要通过完善数字设施体系、深挖涉农数据价值、加快数字技术创新、打造数字人才队伍筑牢基础保障、要素保障、技术保障和智力保障,从而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振兴乡村产业.

    数字化赋能乡村振兴产业数字化

    论条约法上的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例外作用

    李永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历史性权利是我国主张南海权益的基本法律依据之一.未来,我国与相关国家进行海洋划界时,势必将重点围绕历史性权利这一基本法律依据而展开.在此背景下,明晰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代表的条约法确立了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例外作用.例外作用的启动方式,有着自身的实质性和形式性的要求.例外作用的对象包括显性对象与隐性对象两大类.例外作用的效力一方面体现在排除国际强制管辖之效力,另一方面体现在强制调解对例外作用的承接效力.条约法上的历史性权利在海洋划界中的例外作用规则,可为我国未来与相关国家进行海洋划界提供适法指引.

    海洋划界例外作用历史性权利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征稿函

    66页

    通过个案建构规则——基于美国行政裁决个案的研究

    阳李
    6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裁决是美国行政机构的有效治理利器.行政机构可以通过裁决形成政策风向标.在规制实践中,行政机构时常通过某些具体裁决作为公布特定政策的工具.个案裁决的政策适用范围有限,不产生普遍约束力和广泛适用性;但成为制定宽泛政策的风向标,对其他已决个案或未发生的类似个案提供柔性指引.行政机构可以通过个案裁决建构规则体系.行政机构的裁决决定对法律或司法判例之约束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部分裁决甚至会突破法律或司法判例的强制性规定,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广泛适用性的规则.行政机构之所以可以通过个案裁决建构规则体系,原因在于行政机构具有某些"固有权威",这些"固有权威"由官方知识、实践知识与经验、法律背景或立法性事实等构成.

    美国行政裁决政策规则固有权威

    剥夺国籍制度的国际法限制及中国应对

    张亚飞王丽华
    8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际法的发展,国籍权已经成为国际法中一项基本人权,被广泛定义在多项国际人权宣言和公约中.在世界反恐实践中,一些国家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采取剥夺国籍措施,用以阻却参加恐怖组织的本国国民回流,取得显著效果.从国际法角度来看,以反恐为目的的剥夺国籍措施违反了"避免使本国国民成为无国籍人"和"禁止任意性剥夺国籍"等国际公约规则.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维护国际法治权威,体现中国保护人权的鲜明立场,中国不宜建立剥夺国籍制度.

    剥夺国籍无国籍任意性剥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