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赵素文

双月刊

1673-9884

0591-83780448 83781832

350025

福州市西门梦山路73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幼小衔接阶段儿童音乐学习习惯培养的偏差与策略

    王瀚吴忠棋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阶段儿童音乐学习习惯影响着其未来的音乐学习之路.当前,这一阶段的幼儿在习惯培养上有所偏差,出现聆听音乐效果不佳、欠缺审美表达;歌唱积极性不高、"喊唱"严重;畏于表演、规则意识薄弱等现象.学前教师、小学音乐教师、家长是陪伴这一阶段幼儿音乐学习的三类角色.他们各有分工,学前教师侧重实施幼儿进入小学前的准备策略;小学音乐教师侧重实施儿童进入小学后的适应策略;家长则从亲子策略入手,三股合力才能为幼儿音乐学习打好坚实铺垫.

    幼小衔接音乐学习习惯准备策略适应策略亲子策略

    基本动作技能发展视角下学龄前儿童运动课程的实证研究——以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幼儿园为例

    陈伟芬李元吴昊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本动作技能(Fundamental Motor Skills,FMS)被定义为参加更高级、更复杂体育运动的"基石".当前,基本动作技能在学龄前儿童运动课程中普遍处于高重视、低认知的位置,严重阻碍了学龄前儿童运动技能的发展.基本动作技能涉及生理、心理和神经等多个层面,对幼儿的运动技能、体能、认知能力和社交行为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学龄前儿童运动课程中提升动作技术质量,需要同步发展移动技能、操控技能、平衡技能,设置合理的基本动作技能课程体系,常规化基本动作技能教研活动,保障基本动作技能发展时长.

    基本动作技能学龄前儿童运动课程体育活动

    双螺旋之力:小学智慧教育的内涵重构与建设路径探析——以福州市宁化小学智慧教育为例

    蔡敏洪丽玲
    98-101,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教育的双螺旋体系由教育维度与教学维度共同编织,两者相互激发、彼此强化,共同推动智慧教育的深入演进.这一体系的核心在于六大智慧实践要素——智慧校园、智慧班级、智慧文化、智慧课堂、智慧教研与智慧评价,它们共同构筑了智慧教育的坚实基石.此体系不仅为教育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更助力提升教育质量,孕育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的持久繁荣与可持续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双螺旋智慧教育实践路径

    学校文化治理视野下和融教育思想的探索与实践

    黄祖铭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校治理现代化是学校改革发展的一次深刻变革.本文以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为例,通过学校40年和融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根据学校自身发展实际,提炼和重构出"和融教育"的办学思想,并通过"六维立体式"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构建了"和融教育"办学思想文化体系,开辟了学校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和融教育学校文化学校治理现代化

    法律思维在中小学校治理的运用研究

    杜勤国郑小妍姚莉娜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法律思维治理中小学校,通过制度建设和执行,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目前学校治理的实际情况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制度执行存在三个突出问题:教条、僵化地执行制度,凡事"一刀切",达不到通情达理的效果;依据眼前利益"选择性"地执行制度,导致制度执行难以为继;缺乏配套的细化、量化的权责对等原则,"依规者吃亏"的现象不时涌现.学校治理的现代化实践必须对标依法治理,运用合理性、普遍性、权责对等法律思维,妥善处理相应问题.

    法律思维现代化学校治理运用研究

    "和融教育"理念下"和力"评价的构建探索

    莫洪君
    110-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我国一些中学对学生个人发展的评估仍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现象.在"和融教育"理念下,立足学生本位视角,围绕德智体美劳五维度,着力构建培养中学生"内省力""学习力""生命力""审美力""实践力"等五位一体的"和力"评价体系,以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和力评价"和力"评价和融教育

    反思性实践视域下新任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张一娴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反思与实践的行动循环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中发现,新任教师培训面临的实然困境归根到底是培训与实践衔接的问题.反思性实践理论彰显参训教师主体地位,强调实践导向,推动"实践一反思一再实践一再反思"的行动循环,为有效开展新任教师培训提供理论指导.为此,构建基于诊断测评的分层施训模式、浸润式"反思+实践"学习模式以及培训延伸指导服务机制等新任教师培训模式,并在F省新任初中历史教师培训班予以实践.

    新任教师反思性实践培训模式

    教师专业发展"研训评一体化"策略探析

    尤春生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训评一体化"是全面教师教育策略,涵盖需求分析、培训、团队合作、教育科研和评价.需求分析方面,通过问卷、访谈了解教师需求,制定发展目标和计划;培训包括组织各类活动和教学研讨,加强教师交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并鼓励终身学习;团队合作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开展教学观摩、教研,提升教学水平,强化教育科研,培养科研意识;评价方面,建立科学评价机制,关注教学质量,鼓励教师进步,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效果,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与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研训评一体化教学质量专业素质成长平台

    阅读经典 助力教师走向生命自觉

    陈利灯
    12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教师只有走向生命自觉,才能担负起新时代教育的重任.阅读经典是新时代教师走向生命自觉的重要路径,教师在阅读中正确认识自我、设计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始终保持生命成长的姿态,用生命成长影响学生的生命成长,从而实现享有荣誉和承载重任一致的教师使命与担当.

    生命自觉认识自我主动设计能动完善阅读经典

    基于LICC范式教师教学行为课堂观察的案例分析——以七年级人工智能"智能皮影戏播放装置"一课为例

    刘莉
    125-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缺乏专业性指导,教师们在开完公开课后的听评课环节往往变得徒劳无功.基于LICC范式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四个要素中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课堂观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指明方向.

    LICC范式教学行为有效性课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