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酮饮食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脂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

    张昌义曲效磊
    80-8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生酮饮食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 2022 年 2 月—2023 年 2 月收治的 72 例NAFL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6 例.对照组采用运动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酮饮食管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 3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脂代谢与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为(1.68±0.3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50±0.34)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19±0.21)mmol/L,(2.50±0.14)m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为(93.48±6.94)U/L,AST为(54.36±10.06)U/L,均低于对照组的(101.24±18.28)U/L,(86.41±6.89)U/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酮饮食结合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提高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脂代谢和肝功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生酮饮食运动康复训练脂代谢肝功能

    姿势与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顾琛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姿势与核心稳定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8 月—2024年1月徐州市邳州市东大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姿势与核心稳定训练干预.比较两组的平衡能力、运动功能及步行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Berg平衡量表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下肢评分分别为(44.25±6.02)分、(54.81±5.42)分、(24.85±2.6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9.64±5.85)分、(48.27±5.26)分、(21.47±2.5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计时站立行走测试及 10m步行检查时间分别为(20.19±3.74)s、(22.89±3.76)s,均短于对照组的(23.57±4.06)s、(25.64±4.28)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肢体偏瘫以姿势与核心稳定训练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平衡能力与运动功能,改善其步行能力.

    脑卒中肢体偏瘫姿势训练核心稳定训练平衡能力

    以镜像神经元理论为指导的步行稳定性训练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闫斐杜芳
    87-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镜像神经元理论为指导的步行稳定性训练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2023 年5月济南市济阳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进行全身振动训练,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镜像神经元理论为指导的步行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平衡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训练后,观察组各项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评分及各项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以镜像神经元理论为指导的步行稳定性训练结合全身振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增强其平衡能力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脑卒中偏瘫全身振动训练步行稳定性训练镜像神经元理论运动功能

    悬吊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

    薛海红马茜茜徐丽云时红敏...
    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悬吊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及平衡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0 年 5月—2023 年5 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 82 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采用悬吊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及平衡功能、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结果 干预前,两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功能性步行量表评分(3.20±0.52)分、躯干损伤量表评分(15.30±3.17)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43.18±4.19)分、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评分(86.24±2.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35±0.54)分、(11.45±3.12)分、(36.92±3.96)分、(67.33±2.09)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悬吊核心肌群训练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促进脑梗死偏瘫患者恢复正常的运动及平衡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干预方案.

    脑梗死偏瘫悬吊核心肌群训练认知行为干预运动功能平衡功能

    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在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刘波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在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1年1 月—2023 年 10 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医院收治的 100 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外侧L形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足踝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踝与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0%,低于对照组的 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影像学指标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加快足踝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跟骨骨折空心钉跗骨窦入路钢板固定足踝功能

    比较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对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袁静静王洪刚
    99-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在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ALVOS)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1 月—2023 年12 月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2 例ALVOS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桥接治疗的31例设为对照组,将接受直接血管内治疗的 31 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预后情况、脑血流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项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期流速、流速峰值均快于治疗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各指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桥接治疗与直接血管内治疗在ALVOS救治中的效果相当,均可加快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且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桥接治疗直接血管内治疗安全性

    经三角肌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苏开波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三角肌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 10 月—2023 年10 月烟台市蓬莱人民医院收治的 86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 例.对照组在传统入路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在三角肌微创入路下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59.76±18.63)mL,少于对照组的(203.95±23.41)mL,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5.41±8.32)min、(10.05±2.09)d、(123.48±15.20)d,均短于对照组的(96.75±10.42)min、(12.46±2.71)d、(133.95±17.56)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4.65%,低于对照组的 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 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量表评分为(77.83±4.97)分,高于对照组的(68.97±4.35)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和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81.25±5.32)分、(79.94±4.88)分、(78.87±4.63)分、(84.72±5.4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46±4.59)分、(70.56±4.12)分、(72.98±4.15)分、(76.35±4.9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三角肌微创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存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可恢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并发症生活质量

    复方玄驹胶囊联合他达拉非降阶梯治疗对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合并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继普
    106-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他达拉非降阶梯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在Ⅲ型慢性前列腺炎(CP)合并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6 月—2023 年 6 月新泰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 124 例Ⅲ型CP合并E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 例.对照组采用他达拉非降阶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勃起功能、阴茎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评分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勃起质量量表、勃起硬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收缩期峰值流速慢于对照组,舒张末期流速快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达拉非降阶梯联合复方玄驹胶囊可增强Ⅲ型CP合并ED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快病情改善,增强勃起功能与阴茎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少.

    Ⅲ型慢性前列腺炎勃起功能障碍他达拉非复方玄驹胶囊勃起功能

    炎琥宁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炎性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张殿府刘得平孙成超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炎琥宁联合孟鲁司特钠对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炎性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 年1 月—2023 年12 月济南市长清区人民医院收治的 84 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取孟鲁司特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炎琥宁治疗,两组均治疗1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炎性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CD8+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3+及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炎琥宁联合孟鲁司特钠共同应用于急性支气管炎患儿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炎性指标,增强其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率较低,安全性良好.

    急性支气管炎炎琥宁孟鲁司特钠临床症状炎性指标免疫功能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配合CPM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谢远胜杨贵昌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本体感觉强化训练配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康复锻炼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2023 年 5月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观察组进行本体感觉强化训练配合CPM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2.15±0.24)分,低于对照组的(3.48±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障碍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分别为(77.35±6.61)分、(49.08±3.1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2.17±5.46)分、(36.37±3.35)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05.54±8.51)°,大于对照组的(91.28±8.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日常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为(83.74±4.53)分,高于对照组的(72.30±4.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配合CPM康复锻炼可减轻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全膝关节置换术本体感觉强化训练CPM康复锻炼膝关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