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

    康良鸣林鹏飞李志欣肖萃...
    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 年 7 月—2024 年 3 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82 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 41 例.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组采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评分、抑郁情绪、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24%,高于对照组的 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 周后,两组各项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1、2、4 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4周后,两组血清神经肽Y、5-羟色胺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血清P物质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用于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抑郁情绪,增加血清神经肽Y、5-羟色胺含量,并降低血清P物质水平.

    脑卒中抑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重复经颅磁刺激

    穴位针灸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小容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穴位针灸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 2022 年6 月—2024 年 1 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 168 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83)和观察组(n=85).对照组采用盆底肌功能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穴位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盆底肌功能、盆底肌功能障碍情况、尿失禁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4.12%,高于对照组的7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盆底肌功能、盆底功能障碍情况、尿失禁情况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动态压力、快速收缩阶段最大值、紧张收缩阶段平均值、耐力收缩阶段平均值、腹压漏尿点压力、膀胱顺应性、最大尿道闭合压均高于对照组,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评分-20、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阴道持续收缩时间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针灸疗法和盆底肌功能训练联合治疗在产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障碍改善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恢复盆底功能,缓解尿失禁表现,实用性较高.

    盆底肌功能障碍穴位针灸疗法盆底肌功能训练尿失禁盆底肌力

    交泰丸联合调阳祛邪针法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张方涛杨玉立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交泰丸联合调阳祛邪针法治疗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7 月—2023年 6 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 150 例心肾不交型不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75 例.对照组采用口服交泰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调阳祛邪针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睡眠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 8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中的主症、次症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泰丸联合调阳祛邪针法应用于心肾不交型不寐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中医症候及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不寐心肾不交型调阳祛邪针法交泰丸

    针刺联合夜视复明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及对患者视力水平、眼底检查指标的影响

    苏卫华
    14-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夜视复明汤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2 年 3月—2023 年 3 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94 例DR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刺联合夜视复明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 4周.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视力水平、眼底检查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62%,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最佳矫正视力高于对照组,视网膜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微血管瘤数量少于对照组,血管渗漏面积、毛细血管无灌注区面积均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夜视复明汤治疗能够改善DR患者的视力,改善眼底循环,且安全可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针刺夜视复明汤不良反应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周静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3 月—2024 年5 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收治的 6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西药灌肠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程度、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前,两组疾病活动程度、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yo指数积分低于对照组,炎症性肠病生活质量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中药灌肠序贯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其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序贯疗法美沙拉嗪生活质量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疗法在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曲芳
    21-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疗法在心血瘀阻型冠心病(CHD)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烟台市蓬莱中医医院 2020 年 7月—2023年 8 月收治的 78 例心血瘀阻型CHD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9 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4 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绞痛情况、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分钟心输出量为(5.11±0.52)L/min、心排出量为(71.22±5.98)mL,均高于对照组的(4.61±0.38)L/min、(55.87±4.85)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为(3.11±0.18)min/次,短于对照组的(4.46±0.25)min/次,发作次数为(2.31±0.08)次/周,少于对照组的(3.58±0.22)次/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府逐瘀汤联合西药疗法治疗心血瘀阻型CHD心绞痛患者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其心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

    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血府逐瘀汤临床效果心功能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

    张志新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 11 月—2023 年 11 月德州市夏津县中医院治的 80 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任务导向训练治疗,联合组采用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痉挛程度、运动平衡功能、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痉挛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下肢评分及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脑通督针法联合任务导向训练可减轻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症状,改善痉挛程度,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平衡能力,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脑卒中痉挛性偏瘫醒脑通督针法任务导向训练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运动功能

    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的影响

    刘全燕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年 11月—2023 年11 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78 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采用阴道哑铃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盆底肌力、子宫脱垂程度、尿失禁程度、盆底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盆底肌力强于对照组,子宫脱垂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建议问卷-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 评分分别为(6.31±1.04)分、(5.62±1.52)分、(4.63±1.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66±1.07)分、(7.81±1.70)分、(6.33±1.6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哑铃训练联合生物反馈电刺激共同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有利于改善患者盆底肌力、子宫脱垂程度及尿失禁程度,增强其盆底功能.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阴道哑铃生物反馈电刺激盆底肌力

    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龚丽俐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3 年 7 月—2024 年1 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 60 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虚拟现实技术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干预.比较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 8 周后,观察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中记忆力、语言能力、定向力、注意力和计算力、回忆力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16.02±2.44)分,低于对照组的(26.12±2.97)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为(59.78±5.16)分,高于对照组的(45.76±4.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经颅磁刺激联合虚拟现实技术干预,可提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老年痴呆虚拟现实技术经颅磁刺激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

    姚恩平黄旭明张其明单莎瑞...
    37-3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2021 年 11 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 5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25 例.两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 5Hz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患侧M1 区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颅磁伪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握力值及上肢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后,两组运动诱发电位波幅、握力值均大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大于对照组,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评分为(37.04±11.26)分,高于对照组的(31.00±9.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侧M1 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有利于提高运动诱发电位幅度,改善其上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上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