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Journal Reflexology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可乐定透皮贴片对抽动障碍患儿抽动严重程度及执行功能的影响

    武婷婷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T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 年 4月—2023 年 4 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 100 例TD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抽动障碍严重程度、执行功能、问题行为及运动功能.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的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的行为管理指数及元认知功能指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的Coners父母问卷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3 个月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脑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可乐定透皮贴片治疗TD患儿的效果显著,能减轻其抽动严重程度,改善其问题行为、执行功能、运动功能.

    儿童抽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疗法可乐定透皮贴片抽动严重程度执行功能

    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

    纪娅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灌云县人民医院 2021 年 1 月—2023年10月收治的 80 例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下肢肌力、下肢功能、平衡功能.结果 干预后,两组日均排尿次数、日均尿失禁次数均减少,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日均单次排尿量均增多,且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肌力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频电刺激联合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有利于改善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排尿情况及下肢肌力,增强下肢功能、平衡功能.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低频电刺激不稳定表面躯干训练排尿情况下肢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陈颂玲胡荣亮邓筱燕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 2021 年 10月—2023年10月我院收治的 84例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2 例.对照组采取言语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rTMS治疗.对比两组的言语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中的听理解评分为(166.68±10.11)分,复述评分为(70.44±4.08)分、命名评分为(74.38±4.59)分,自发言语评分为(14.75±1.50)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为(23.18±3.24)分,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评分为(21.87±2.0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58.03±9.29)分、(63.14±5.58)分、(66.97±4.42)分、(11.83±2.26)分、(18.59±3.32)分、(17.75±3.13)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为(8.13±1.70)分,低于对照组的(10.67±2.0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在脑卒中后非流畅性失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改善其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减轻语言障碍.

    脑卒中非流畅性失语重复经颅磁刺激言语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

    镜像运动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

    贾芹
    46-4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镜像运动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平衡能力、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 年 3月—2023年3 月就诊于我院的 106 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 例.对照组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镜像运动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两组均治疗 3 个月.比较两组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结果 治疗前,两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中的上下肢评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中的上肢评分为(55.62±6.43)分,高于对照组的(44.83±4.41)分,下肢评分为(27.32±1.45)分,高于对照组的(22.65±2.07)分,BBS评分为(39.45±3.56)分,高于对照组的(35.27±3.15)分,BI评分为(73.07±6.34)分,高于对照组的(65.12±5.92)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镜像运动疗法、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其平衡能力及运动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梗死后偏瘫镜像运动疗法核心稳定性训练平衡能力运动功能

    叙事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应用研究

    农宝兰莫莉黄红叶梁潇...
    49-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叙事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8月—2023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 例.对照组采用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干预与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叙事护理,两组均接受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心功能水平、动脉僵硬度、生存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3 个月后,两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均高于出院时,6 min步行距离(6MWD)长于出院时,且观察组NT-proBNP、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1、3 个月后,观察组的运动处方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3个月后,观察组西雅图心绞痛生存质量表(SAQ)疾病知晓度、疗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AQ量表其余维度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采用叙事护理联合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可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水平,调节患者负面情绪状态,改善患者心功能与生活质量.

    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叙事护理心脏康复运动处方

    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联合中等强度步行运动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褚楚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联合中等强度步行运动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1 月收治的 100 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联合中等强度步行运动.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程度.结果 干预 4 周后,观察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疲乏量表的各个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联合中等强度步行运动能够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减轻其癌因性疲乏程度.

    食管癌放疗全病程多学科营养管理中等强度步行运动营养状况癌因性疲乏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与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李秋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三联与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5月—2023 年 5 月巨野县中医医院收治的 120 例Hp阳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胃泌素族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胆囊收缩素、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动素、胃泌素 17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炎的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四联疗法治疗效果不良反应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刘承民张静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对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2 年9 月—2023年 9 月收治的 60 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行为、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自我管理行为各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液体和电解质摄入限制、饮食量管理、躯体和社会心理活动、一般状态管理和社会心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慢性肾衰竭(QLICD-CRF)中的共性模块、特异模块评分及总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QLICD-CRF中的共性模块、特异模块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 96.67%,高于对照组的 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肾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慢性肾衰竭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自我管理生活质量

    烯丙雌醇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保胎结局的影响

    尹国英王燕辉
    66-6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烯丙雌醇与黄体酮联合治疗对先兆流产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及保胎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21 年4 月—2023年9 月收治的 78 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休息、减少活动量、保持营养充分、安抚情绪等一般治疗.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烯丙雌醇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保胎结局、性激素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及腰酸、腹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延长时间长于对照组,保胎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观察组雌二醇、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分别为(1120.45±110.39)pg/mL、(89.64±7.13)nmol/L、(8 861.20±886.48)U/mL,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烯丙雌醇联合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患者有助于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性激素指标,改善保胎结局,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先兆流产烯丙雌醇黄体酮临床症状保胎结局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联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王晓霞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在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 6 月阳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3)与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0.48%,高于对照组的 73.02%,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高于对照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与硝普钠联合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其心功能,下调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佳.

    急性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硝普钠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