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纺织器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器材
纺织器材

秋黎凤

双月刊

1001-9634

fzqc@vip.163.com

029-33579905 33572216

712000

陕西咸阳渭阳西路37号

纺织器材/Journal Textile Accessories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从事纺织器材新技术开发、研究和选择、使用的科技人员提供学习、探讨、交流的平台,是唯一的本专业全国性科技类综合期刊。主要为行业的各级领导、科技人员、管理干部及制造、使用纺织器材的人员参考、学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orona长丝并捻工艺对弹性回复性的影响

    谢莹莹江慧汪军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Sorona长丝并捻工艺对弹性回复性的影响,以 3.33 tex/20 F和 5.56 tex/48 F 两种规格Sorona长丝为原料,在并捻联合机组合并捻,通过改变捻系数和预加张力分析并捻纱的拉伸性能和定负荷弹性变化情况;以并捻纱的弹性回复率和断裂强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并捻工艺进行优化.指出:捻系数和预加张力是影响并捻纱性能的主要因素,并捻后的长丝结构更紧密,其弹性和断裂强度均有较好改善;当Sorona长丝并捻纱捻系数为 375、预加张力为 7.5档时,并捻纱的拉伸性能和弹性性能综合最佳.

    Sorona长丝并捻捻系数预加张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弹性回复性

    影响络筒机纱线接头质量的因素分析

    田瑞芳李雪海付晓艳陈宝宇...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络筒机纱线接头质量,从相对湿度、纱线喂入、剪刀状态、吹风嘴角度、拨纱板位置一致性等方面,采用单因素法进行纺纱对比试验,探究其对纺纱接头质量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指出:影响纱线接头质量的因素很多,应从纺纱环境、工艺、捻接参数设置、捻接器配置等实际出发,保证温湿度适宜、纱线喂入状态良好、剪刀保养及时、吹风嘴角度正常、上下拨纱板零位一致、导纱板过纱面表面粗糙度小、导纱板底部完好、加捻腔通道光滑.

    络筒机捻接接头温湿度纱线喂入剪刀吹风嘴导纱板

    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标准化建设

    汤龙世段丽慧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推动喷气涡流纺纱线的发展与进步,从现行标准化体系出发,介绍喷气涡流纺的产业化进程以及环锭纺、转杯纺、喷气涡流纺等主要纺纱技术标准化建设情况;通过阐述喷气涡流纺纱线的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已评审通过待发布的标准,分析喷气涡流纺纱线的标准化建设现状;根据行业创新发展方向以及国家产业政策,展望喷气涡流纺纱线标准化建设的发展趋势.指出:标准化建设已经成为推动喷气涡流纺纱线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已发布实施的喷气涡流纺纱线标准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发展;企业应顺应产业创新发展方向,立足国家政策支持,重视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制定与科技项目相结合,加快各层级喷气涡流纺纱线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建设和完善其标准体系.

    喷气涡流纺纱线标准化生产规模发展趋势

    喷气涡流纺汉麻混纺纱及面料的生产

    孙仁斌韩栋仓亚萍严以登...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开发色织大提花喷气涡流纺细号高混比汉麻纱及其面料,详细分析以渗透剂改善纤维回潮率,以氧化剂降低木质素含量,提升汉麻纤维可纺性及舒适性的原理及方法;以多组分混纺、使用特殊油剂,提升涡流纺纱线柔软度以及纱线强力的具体工艺;在纱线表面被覆柔软剂增加经纱柔韧性,在开口区给湿增加经向股线韧性来提升汉麻混纺纱可织性的方法.通过测试汉麻混纺纱的成纱质量和面料质量,表明:选取 15%平平加O 渗透剂和 0.05 L/kg~0.50 L/kg的臭氧用量对汉麻纤维进行养生处理,使用白油作为润滑剂、二甲基硅油作为防粘剂,纺制的汉麻 30/粘胶 30/棉 40 MVS 14.7 tex混纺纱可批量生产且质量稳定;采用 MVS 14.7 tex混纺纱合股、在织机开口区给湿结合经纱柔软剂被覆处理技术后,该汉麻混纺纱面料织造效率高、抗菌性优良;今后应进一步加大细号高混比汉麻混纺纱工艺研究,完善织口加湿技术.

    喷气涡流纺汉麻纤维混纺渗透剂氧化剂MVS14.7tex柔软剂被覆抗菌性

    略谈锭子的维护保养

    张刚
    19-2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延长锭子使用寿命,提高锭子运行稳定性,详述锭子的安装、调整、润滑、加油、清洗换油、配用经纱管等要求及操作要点,总结落纱方式及锭子日常管理方法.指出:选用优质锭子,保证安装调试定位准确、紧固可靠、不易走动,避免锭速差异过大,做好维护保养、正确选用润滑油、保证油位与油量、严防缺油运转,选择优质经纱管及合适的卷装容量、保证经纱管安装到位、应用新型集体落纱以及做好锭子日常管理维护等,均是用好锭、纺好纱的重点.

    锭子细纱经纱管锭位锭速润滑落纱锭带

    一级冷凝器芯体的改型设计

    郑丽娜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再生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CS2 的回收量,消除环保和安全隐患,详细介绍 CS2 混合水汽回收设备中一级冷凝器芯体的现有技术及存在缺陷,提出一级冷凝器芯体的改型设计思路并对孔距、钻孔间距、筛板开孔率、开孔面积等相关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将一级冷凝器芯体改型设计为筛板网篮型式,可增加含 CS2 蒸汽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且满足系统压降要求,噪声小,安装方便,CS2 吨丝回收量可提高 0.5 kg,有效降低动力吸附系统负荷,改善吸附回收效果,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再生粘胶纤维冷凝器CS2回收量芯体导流板筛板

    梳棉除尘系统恒压吸风智能控制技术

    段昕陈玉峰满立民
    26-2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清梳联连续稳定生产、减少资源浪费,介绍梳棉除尘系统的组成,分析管网、除尘机组、梳棉除尘系统存在能耗高、智能化程度低、设备开停频繁启动、滤尘器间歇控制等不足及原因,提出除尘系统进行恒压吸风智能控制改造思路,即在除尘主风机加装变频器、梳棉负压主管道端加装压力变送器和负压保护装置,在除尘机组增加管网控制装置,在集尘风机加装软启动,改进滤网收集系统等方案;通过对比除尘系统改造前后的实际效果,表明改造后梳棉机恒压为800 Pa~900 Pa,用电量减少 5.68%.指出:应用梳棉除尘系统恒压吸风智能控制技术,可实现人机智能控制,达到稳定吸风工艺质量的效果,用电效率提高、用电成本降低,保护电机、节能降耗.

    清梳联梳棉机除尘恒压智能控制负压变频器软启动

    JWF1212型三刺辊梳棉机纺OE58.3tex纱实践

    赵常乐宋佳张彦伟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JWF1212 型三刺辊梳棉机纺粗号气流纺纱的产量和质量,以 10%的原棉及清梳落棉、精梳落棉、线头纱等为原料纺 OE 58.3 tex纱,通过上机工艺调整和梳理器材优选,对比调整前后JWF1212 型三刺辊梳棉机生条指标、成纱质量以及能耗变化.指出:合适的上机工艺是梳棉机高质高产的基础保障;低等级配棉的上机工艺和梳理器材配置应增强除杂能力、减少纤维损伤、降低短绒含量;通过工艺优化和梳理器材优选,JWF1212 型三刺辊梳棉机纺 OE 58.3 tex纱,出条速度达 260 m/min,产量为 101.4 kg/h,成纱质量满足要求,且节能降耗、用工减少.

    JWF1212三刺辊梳棉机气流纺落棉针布出条速度节能降耗

    赐来福AC338型自动络筒机捻接电磁阀的维修改造

    魏测
    32页

    精梳机工艺设计要点及纺纱实践

    张庆军刘锦萍杨效青房吉海...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稳定精梳产品质量,以纺CJ7.29tex纱为例,介绍精梳梳理工艺试验条件、工序质量要求,通过分析预并条工序、条并卷工序、精梳准备工序的主要作用、工艺设置对工序质量的影响,总结各工序的工艺控制要点,并进行纺纱实践及成纱指标对比;从锡林(弓形板)精准定位、分离罗拉顺转定时、精梳落棉隔距设定等方面阐述精梳机工艺调整要点及注意事项.指出:半制品质量直接关系成纱指标;精梳工艺设置需结合前后道工序质量综合考虑;预并条工序重点考虑弯钩纤维的伸直和避免长纤维的意外拉断;条并卷工序棉卷成形要良好、均匀;精梳工序注重梳理效果和梳理效率;精梳工艺设置结合质量要求及纺纱环境,保证设备、器材、专件等状态良好,各部件定位定时以及隔距设置精准;通过试纺优化工艺后,成纱质量指标改善.

    精梳预并条条并卷隔距锡林精准定位分离罗拉顺转定时毛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