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miR-31、IL-22联合检测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李莹莹姚晓利郑瑞利何坤...
    286-2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血清微小RNA-31(miR-31)、白细胞介素-22(IL-22)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MC)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河南省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命名为VMC组(n=106),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n=70).比较两组血清miR-31、IL-2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心电图参数[QRS间期、PR间期]与超声心动图参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在治疗结束后对VMC患儿随访1年,以随访期间发生恢复迁延、扩张性心肌病、遗留心律失常及患儿死亡等事件为预后不良,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MC患儿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1、IL-22水平对VMC患儿诊断及预后不良评估的价值.结果 VMC组的血清miR-31、IL-22、CK-MB、cTnT水平及QRS间期、PR间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LVF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R-31水平高表达、IL-22水平升高、CK-MB水平升高、cTnT水平升高、QRS间期延长、PR间期延长、LVEF降低及LVFS降低均是VMC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31、IL-22水平二者联合检测诊断VM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0,优于单一检测(P<0.05);血清miR-31、IL-22水平二者联合检测评估VMC患儿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miR-31、IL-22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高表达,可能成为儿童病毒性心肌炎诊断及预后评估的辅助诊断指标.

    病毒性心肌炎儿童微小RNA-31白细胞介素-22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及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叶永生徐燕王远航徐小晶...
    291-294,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1(Th1)与辅助性T细胞2(Th2)的比值(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南阳市中心医院妇科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4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均采用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观察组联合GnRH-a治疗,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殖激素水平、Th1/Th2细胞平衡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为93.24%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7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15,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1,7.858,13.353,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的血清γ干扰素(IF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及白细胞介素-2(IL-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且观察组IFN-γ、IFN-γ/IL-4及IL-2、IL-2/IL-10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83,14.283,11.745,45.061,P<0.05);IL-4、IL-10水平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IL-4、IL-10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95,15.085,P<0.05).结论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GnRH-a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殖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血清TLR4和PTE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钟娇影刘慧陈秀娟苏宝印...
    295-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Toll样受体4(TLR4)、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以岭医院就诊治疗的IMN患者224例为IMN组,同时根据其预后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174例、预后不良组50例;另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10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清TLR4、PTEN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IMN患者血清TLR4水平和PTEN水平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MN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TLR4和PTEN在评估IMN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IMN组血清TLR4、PTEN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18,13.249,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TLR4、PTEN水平较预后良好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08,12.965,P<0.05);IMN患者血清TLR4与PTEN水平呈正相关;TLR4、PTEN、IgG、合并高血压均为IMN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TLR4、PTEN水平预测IMN患者预后是否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8、0.868,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41,高于两者单独预测(z=1.874、2.065,P<0.05),且特异度为0.89,灵敏度为0.88.结论 血清TLR4、PTEN水平与IMN患者分期,肾小球硬化,二者对IMN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Toll样受体4第10号染色体缺失性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特发性膜性肾病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及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

    张盛李佳刘金成张应宝...
    300-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肾素(REN)、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脑钠肽(BNP)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金寨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CHF患者的临床资料(CHF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6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两组REN、AngⅡ及BNP水平;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REN、AngⅡ、BNP水平及心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REN、AngⅡ及BNP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NE、AngⅡ及BNP水平对CHF的预测价值.结果 CHF组REN、AngⅡ及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REN、AngⅡ、BNP水平比较: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CHF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NYHAⅡ级组>NYHAⅢ级组>NYHAⅣ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分析表明,REN、AngⅡ、BNP与LVEDD、LVES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且REN、AngⅡ、BNP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ROC结果显示,REN、AngⅡ及BNP三者联合(REN+AngⅡ+BNP)诊断为0.901,明显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CHF患者REN、AngⅡ及BNP水平均异常增高,且三个指标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显著相关性,上述因子有望成为临床诊断CHF及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的可靠指标.

    慢性心力衰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脑利钠肽心功能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UACR、UmAlb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

    于志明陈学高郭东亮
    304-307,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尿蛋白肌酐比值(UA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K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临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4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常规体检的80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根据患者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其分为非糖尿病肾病(NDKD)42例、DKD早期39例、DKD中期34例、DKD晚期25例.比较所有受试者血尿酸、UACR、UmAlb水平,分析各项指标与DKD分期的相关性及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尿酸、UACR、Um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1、25.656、38.833,P<0.05);组内血尿酸、UACR、UmAlb水平表现为DKD晚期>DKD中期>DKD早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87、538.570、684.184,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UACR、UmAlb水平与DKD分期均呈正相关(P<0.001);DKD患者空腹血糖、平均动脉压(MAP)、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CR、UmAlb均高于NDKD患者,病程较NDKD患者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6、14.824、7.718、5.022、33.588、53.438、9.364,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MAP、TG、血尿酸、UACR、UmAlb是T2DM患者发生DK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尿酸、UmAlb、UACR水平三项指标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尿酸、UACR、UmAlb水平与DKD分期呈正相关,且三者联合检测对DKD具有较高诊断效能.

    血尿酸UACRUmAlbDKD2型糖尿病

    FGF23、ANGPTL4、Apelin-1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孟丽霞郗海涛申红梅
    308-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Apelin-13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病情及溶栓治疗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120例AIS患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并分为轻度组35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31例;采用头颅MRI检查评估患者梗死病灶面积并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31例、中等面积梗死组52例,大面积脑梗死组37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溶栓治疗后90 d的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82例和预后不良组38例.比较各组患者血清学指标FGF23、ANGPTL4、Apelin-1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短期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神经损伤程度的AIS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NGPTL4、Apelin-13水平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685、8.418、13.695,P<0.05);不同梗死面积的AIS患者血清FGF23水平为:腔隙性脑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组,血清ANGPTL4、Apelin-13水平为:腔隙性脑梗死组>中等面积梗死组>大面积脑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652、7.579、18.659,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病灶最大直径、入院时NIHSS评分、血清FGF23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ANGPTL4、Apelin-13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47、4.725、7.309、3.364、4.869、5.766,P<0.05);病灶最大直径≥5 cm、入院时NIHSS评分≥20分、高水平FGF23均是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水平的ANGPTL4及Apelin-13是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 FGF23、ANGPTL4、Apelin-13与AIS患者病情程度及短期预后密切相关,检测三指标水平有助于AIS病情及预后评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成纤维生长因子23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pelin-13

    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建立

    任珊珊麻婷婷许四宏
    313-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质量标准.方法 收集并筛选河流弧菌核酸阳性和阴性临床分离株样本,建立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使用不同试剂对参考品进行协作标定,并对参考品稳定性和均匀性进行考核.结果 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由20份样本组成,包括8份阳性参考品P1~P8、10份阴性参考品N1~N10、1份检测限参考品L和1份重复性参考品R,L经菌落计数法测定浓度为1×108 CFU/mL.国家参考品的质量标准为阳性符合率8/8,阴性符合率10/10,检测限要求1:104稀释或更高浓度时应均为河流弧菌阳性,重复性要求对稀释后的两个浓度水平的Ct值的变异系数(CV,%)均不大于5.0%.经过随机抽样检测,参考品均匀性符合要求,在2~8℃冷藏条件、室温放置7天均未影响参考品稳定性.结论 本研究研制了河流弧菌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并制定了其质量标准,可用于相关定性检测试剂的质量评价.

    河流弧菌核酸检测国家参考品质量评价

    NLR、PCT、IL-6、CRP、SAA联合检测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

    李艳红李珍宇梁世炫殷爱顺...
    317-320,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对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BSI)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东莞市清溪医院就诊的200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革兰阳性菌组、革兰阴性菌组与真菌组,对各组患者NLR、PCT、IL-6、CRP以及SAA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于不同病原菌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200例阳性患者中革兰阳性菌92例,革兰阴性菌101例,真菌7例;三组PCT、IL-6、CRP、SA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的曲线下面积值(AUC)值最高,分别为0.997、0.927、0.991,联合后与单一SAA诊断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IL-6、CRP、SAA水平在不同病原菌BSI患者中存在差异,均可作为不同病原菌BSI的诊断鉴别指标,其中以SAA的诊断鉴别效能相对最佳.

    血流感染病原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降钙素原白介素-6C-反应蛋白

    血清FGF21、Sfrp5、miRNA-21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彭红建田香勤贾国立
    321-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微小RNA-21(miRNA-21)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商水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间行PCI手术治疗的CHD患者218例为CHD组,同期非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9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GF21、Sfrp5及miRNA-21;CHD组术后随访6个月,以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56)及无ISR组(n=162);分析CHD患者行PCI手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分析FGF21、Sfrp5及miRNA-2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 CHD组FGF21、miRNA-21均高于对照组,Sfrp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6、15.030、13.685,P<0.05);ISR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GF21、miRNA-21均高于无ISR组,Sfrp5水平低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3、7.216、6.388,P<0.05),ISR组吸烟、合并糖尿病比率高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5、11.29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合并糖尿病、FGF21、Sfrp5、miRNA-21是CHD患者行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GF21、Sfrp5、miRNA-21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发生ISR的AUC分别为0.772、0.758、0.763、0.905(P<0.05).结论 血清FGF21、Sfrp5、miRNA-21在行PCI手术后发生ISR的CHD患者中表达异常,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对于预测CHD患者PCI术后发生ISR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分泌型卷曲蛋白5微小RNA-21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支架内再狭窄

    TNF-α通过CXCL10/CXCR3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化的相关分子机制

    李艳萌徐德龙夏向峰吴西彩...
    326-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NF-α通过调控结肠癌SW480细胞CXCL10/CXCR3轴的表达影响上皮间质化(EMT)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分别通过TNF-α、siRNA-CXCR3处理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NC组)、TNF-α刺激组(TNF-α组)及TNF-α刺激+siRNA-CXCR3沉默组(TNF-α+si-CX-CR3组).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各组细胞CXCL10、CXCR3及上皮间质化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XCL10/CXCR3通路蛋白及上皮间质化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上EMT上皮标志物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cad)与EMT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的变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TNF-ɑ组细胞中通路基因CXCL10、CXCR3的mRNA水平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细胞中CXCR3水平低于TNF-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ɑ组细胞中CXCL10、CXCR3、Vimentin与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量高于NC组,E-cad的蛋白表达量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α+si-CXCR3组细胞CXCR3、Vimentin与Fibronectin的蛋白表达量低于TNF-ɑ组,E-cad的蛋白水平高于TNF-ɑ组;TNF-ɑ组中Vimentin的表达量高于NC组,E-cad的表达量低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中Vimentin的表达量低于TNF-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的表达量高于TNF-ɑ组;TNF-ɑ组迁移能力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细胞迁移能力低于TNF-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ɑ组细胞的侵袭能力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si-CXCR3组细胞侵袭能力低于TNF-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NF-α能够诱导结肠癌SW480细胞发生上皮间质化,并促进其迁移、侵袭水平,这一过程可能与激活CXCL10/CXCR3信号通路有关.

    结肠癌SW480CXCL10/CXCR3TNF-α上皮间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