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hs-CRP、HMGB1、sTREM-1与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亚胺培南治疗效果的关系

    陶俊左文子李娜
    634-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可溶性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与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亚胺培南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4月安徽省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使用亚胺培南治疗7d,根据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有效组(n=71)与无效组(n=2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hs-CRP、HMGB1与sTREM-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亚胺培南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治疗前血清hs-CRP、HMGB1、sTREM-1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亚胺培南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 有效组治疗前的血清hs-CRP、HMGB1、sTREM-1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125、6.111、5.863,均P<0.05);有效组治疗后的血清hs-CRP、HMGB1、sTREM-1水平均低于无效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9.469、11.563、9.607,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hs-CRP水平升高(OR=1.941)、HMGB1水平升高(OR=2.100)及sTREM-1水平升高(OR=1.972)均是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亚胺培南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治疗前血清hs-CRP、HMGB1、sTREM-1水平及联合评估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亚胺培南治疗效果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hs-CRP、HMGB1、sTREM-1水平与革兰阴性菌肺部感染患者亚胺培南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肺部感染革兰阴性菌超敏C-反应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人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椎管内麻醉后CD老年患者S100β、H-FABP、NLRP3 mRNA、Caspase-1 mRNA表达意义

    周洁胡胜红李传保潘孝飞...
    639-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椎管内麻醉后认知功能障碍(CD)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受体蛋白3信使核糖核酸(NLRP3 mRNA)、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信使核糖核酸(Caspase-1 mRNA)对其预测价值.方法 将椎管内麻醉后发生CD的40例老年THA术患者纳入A组,另选取未发生CD的68例老年THA术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100-β、H-FABP、NLRP3 mRNA、Caspase-1 mRNA,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S100-β、H-FABP、NLRP3 mRNA、Caspase-1 mRNA对老年THA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CD发生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A组年龄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4,P<0.05);有糖尿病、术中低血压的患者占比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43、17.767,P<0.05).A组血清S100-β、NLRP3 mRNA、H-FABP、Caspase-1 mRNA表达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71、21.691、80.159、23.572,P<0.05).老年THA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糖尿病、术中低血压、血清S100-β、H-FABP、水平、NLRP3 mRNA、Caspase-1 mRNA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00-β、H-FABP、NLRP3 mRNA、Caspase-1 mRNA联合检查预测老年THA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CD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年龄大、糖尿病、术中低血压均为老年THA术患者椎管内麻醉后C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且S100-β、H-FABP、NLRP3 mRNA、Caspase-1 mRNA联合检测对CD的预测价值较高.

    中枢神经特异蛋白中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核苷酸结合寡聚化域受体蛋白3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离术中不同分离法对AMH、FSH及E2水平的影响

    张艳艳赵倩张颖苏克...
    644-647,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腹腔镜下剥离术中不同分离法对抗苗勒管激素(AMH)、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及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6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卵巢功能、术后分离卵巢囊肿囊壁附着的正常卵巢组织阳性率与正常卵泡数以及复发率、妊娠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短,卵巢皮质剥离厚度与病灶剥离厚度比对照组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AMH、FSH、E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AMH、E2水平均降低,FSH水平升高,且观察组AMH、E2水平比对照组高,FSH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分离卵巢囊肿囊壁附着的正常卵巢组织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正常卵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腹腔镜下注水分离法可有效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减少损伤卵巢功能,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下剥离术抗苗勒管激素基础卵泡刺激素雌二醇水平

    增强子RNA FGB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

    赵婉婷刘桂英蔡媛媛
    648-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增强子RNA(eRNAs)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调控作用,并进一步明确eRNA FGB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数据库下载获得105 例原发性结直肠癌GSE178120 和 283 例结直肠癌肝转移GSE15921 组织的基因表达图谱,采用WGCNA分析、lasso回归分析、多重Cox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合生存分析,明确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核心eRNA基因.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和transwell法研究eRNA(FGB)基因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性的影响.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2个具有重要预后意义的eRNA(FGB和SLC38A4)(P<0.05),同时FGB(P=0.004 23)对比SLC38A4(P=0.014 78)的统计学意义更为显著.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明确FGB的过表达可以抑制结直肠细胞系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同时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转移.结论 eRNA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调控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FGB参与了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机制调控,这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策略.

    结直肠癌结直肠癌肝转移预测模型增强子RNAFGB

    IL-6、Hcy及TG/HDL-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测价值

    李梅梅巩东坤叶山东申金付...
    653-656,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阜南县人民医院收治102例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分为并发组(n=38),无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为对照组(n=64).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IL-6、Hcy与TG/HDL-C对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其他并发症及IL-6、Hcy、TG、TG/HDL-C水平均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合并其他并发症(OR=1.872)、IL-6水平升高(OR=2.284)、Hcy水平升高(OR=2.100)、TG水平升高(OR=2.151)及TG/HDL-C升高(OR=2.083)均是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6、Hcy、TG/HDL-C水平及三者联合检测评估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6、0.845、0.799、0.948,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IL-6、Hcy、TG/HDL-C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呈高表达,可能成为评估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辅助预测指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介素6同型半胱氨酸

    WBC、PGE2、sTERM-1预测mPCNL治疗肾结石后尿源性脓毒症的价值

    刘舟洲何平林张汉超何涌...
    657-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白细胞(WBC)及前列腺素-2(PGE2)、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触发受体-1(sTERM-1)水平预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后尿源性脓毒症术后的价值.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四川省建筑医院行mPCNL治疗的146例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尿源性脓毒症分组,分别为A组(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症)和B组(术后未发生尿源性脓毒症),均于术后 6h内检测WBC、PGE2、sTERM-1,并分析其单独及联合预测尿源性脓毒症的价值.结果 146 例肾结石患者中,术后 17 例(11.64%)发生尿源性脓毒症,设为A组,余 129 例患者设为B组.A组和B组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WBC、PGE2、sTERM-1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WBC、PGE2、sTERM-1 单独及三者联合用于预测mPCNL治疗肾结石后尿源性脓毒症时,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2、0.847、0.795和0.897,敏感度为0.863、0.804、0.763和0.904,特异度为0.589、0.753、0.753和0.890,联合预测AUC及敏感度显著高于任意一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 全血WBC及血清PGE2、sTERM-1水平可联合用于预测mPCNL治疗肾结石后尿源性脓毒症的发生,建议术后予以密切监测.

    WBCPGE2sTERM-1mPCNL肾结石尿源性脓毒症

    综合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对外周血PD-1、sE-ca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刘新菊刘冬梅邱荣良
    661-664,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上皮型钙黏蛋白(sE-cad)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7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按不同疗法分为综合组100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以同步放化疗标准治疗为主,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免疫治疗.比较两组肿瘤退缩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疗效差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PD-1、sE-cad和免疫指标[B细胞、NK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8+CD28+及CD4+/CD8+)]变化.结果 综合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和肿瘤退缩率≥50%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外周血PD-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sE-cad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综合组B细胞表达率降低,NK细胞、T细胞亚群表达率上升,对照组CD3+表达率上升,B细胞、NK细胞、CD4+、CD8+CD28+表达率及CD4+/CD8+下降,两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综合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外周血PD-1、sE-cad水平,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肿瘤进展,安全性较高.

    同步放化疗鼻咽癌PD-1sE-cad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EGFR、NSE、IL-6、TNF-α表达及与病理和预后的关系

    郭春霞高明石岩
    665-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及与病理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洛阳石化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83例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以其为观察组,同时收集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6名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相关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癌胚抗原(CEA)及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EGFR-mRNA、NSE、IL-6及TNF-α水平,并比较不同病理分型肺癌患者的上述指标表达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HE4、CEA、SCC、EGFR-mRNA、NSE、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276、12.298、15.879、8.352、27.388、5.713、26.582、12.823,P<0.05);肺癌患者血清CA125、SCC水平比较:鳞癌组>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水平比较:腺癌组>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水平比较: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SE水平比较:小细胞肺癌组>腺癌组>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A125、HE4、CEA、SCC、EGFR-mRNA、NSE、IL-6及TNF-α水平均较预后良好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预测肺癌预后不良的效能最高,当其截断值>14.15 ng/mL时,曲线下面积(AUC)为 0.830.结论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EGFR-mRNA、NSE、IL-6及TNF-α呈高表达,其中肿瘤标志物及NSE与肺癌病理分型具有相关性,可作为预测肺癌预后不良的有效指标.

    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病理预后

    SAA、内毒素联合SPA检测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江晨刘飞王霄龙何汉涛...
    670-6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内毒素、肺表面活性蛋白(SPA)的表达水平,探究三者在重症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黄山首康医院收治的10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轻症肺炎患者95例,以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96名,分别设为重症肺炎组(n=102),轻症肺炎组(n=95)以及对照组(n=96).比较3组SAA、内毒素、SPA水平,比较重症肺炎组与轻症肺炎组肺炎严重程度(PSI)评分;采用Spearman分析SAA、内毒素和SPA水平与PSI评分的相关性;根据预后情况将重症肺炎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SAA、内毒素、SPA水平和PSI评分;分析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SAA、内毒素和SPA水平单一及联合检测对重症肺炎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SAA、内毒素、SPA水平: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对照组,PSI评分:重症肺炎组>轻症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SAA、内毒素、SPA水平与PSI评分均呈正相关(r=0.653、0.682、0.734,P均<0.05);根据预后情况将102例重症肺炎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86)和预后不良组(n=16),预后不良组SAA、内毒素、SPA水平和PSI评分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AA、内毒素和SPA水平和PSI评分为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单一SAA、内毒素、SPA及三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症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12、0.705、0.764、0.957,三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更高(P<0.05).结论 SAA、内毒素、SPA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性,在重症肺炎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血清淀粉样蛋白A内毒素肺表面活性蛋白重症肺炎

    冠心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因素及与vWF、RDW、sICAM-1的关系

    袁百祥徐晶晶韩全乐
    674-67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因素及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的关系.方法 选取唐山弘慈医院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收治的102例择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根据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狭窄组31例和非狭窄组71例,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vWF、RDW、sICAM-1对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 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Gensini评分及vWF、RDW、sICAM-1 水平均高于未狭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患者vWF、RDW、sICAM-1水平与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9、0.325、0.450,P<0.05);经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及高水平的vWF、RDW、sICAM-1是CHD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外周血vWF、RDW及sICAM-1预测CHD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814、0.760、0.771(P<0.05).结论 合并糖尿病及高水平的vWF、RDW、sICAM-1 是CHD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风险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上述水平指导PCI术后的进一步治疗,以改善患者长期预后.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支架内再狭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红细胞分布宽度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