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李明

双月刊

1674-6929

jmdt@vip.163.com

020-28098414,32290177

510620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祥龙大厦10-11楼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is and Therap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及时报道国内外分子医学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进展,集前瞻性、权威性、专业性于一身的学术期刊,是我国第一份以分子诊断与治疗为主要内容的正规科技学术期刊,也是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的学术园地和交流平台,成为我国分子诊断与治疗研究领域工作者在学术上走向世界的桥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icroRNAs在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陈悦彤王波丁海涛
    787-790,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对儿童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但其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目前仍然没有有效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方法.RSV是具有包膜单负链RNA病毒,编码11种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诱导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关键因素.微小RNA(miRNAs)近来被认为是基因表达调控因子,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免疫细胞功能以及气道上皮细胞的宿主免疫反应,在病毒感染中发挥调控作用.本文综述了miRNAs在RSV感染中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RSV的致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呼吸道合胞病毒microRNAs气道高反应性儿童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

    文静胡德俊王雪涵
    791-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3年5月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108例,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53例(全麻)、观察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55例.比较两组麻醉相关指标、疼痛情况、生命体征变化、炎症、应激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拔管时长、术后醒来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失血量、麻醉时长及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h、4h、8h、12h及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 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观察组MAP、H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0 TNF-α、IL-6、GLU及CO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 比较,观察组TNF-α、IL-6、GLU及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患者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可降低术后疼痛程度,有效调节TNF-α、GLU及COR水平,可改善炎症、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良好.

    全麻硬膜外麻醉胃癌根治术TNF-αGLUCOR

    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夏德菊周海卫刘东来许四宏...
    796-799,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确定其质量标准.方法 通过对24份病原体培养物的复核、确证,全基因组测序及基因分型,组成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经多家实验室的协助标定,确定参考品的质量标准,并对参考品进行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估.结果 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由10份阴性、14份阳性、1份最低检出限和1份精密度样品组成.质量标准为10份阴性参考品应均检出阴性;14份阳性参考品应至少检出13份阳性;精密度考品重复检测10次,要求均为乙型脑炎病毒阳性,且其检测值的CV应不大于5.0%;最低检出限参考品要求1∶102 倍稀释及以上浓度时应为乙型脑炎病毒阳性.参考品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结论 该参考品可用作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及评价.

    乙型脑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基因分型国家参考品

    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的建立

    于婷黄杰
    800-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方法 选择9个厂家的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统一发放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参考品,按照拟定的行业标准,对外观、检测限、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阴性参考品符合率和重复性项目进行验证.结果 8个试剂盒的全部项目的检测结果均满足要求.检测限和阳性参考品符合率项目中,仅试剂盒8未检出AZFa微缺失,不满足要求.结论 大部分验证结果均能满足拟定行标中的要求,表明行业标准各指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强.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试剂盒行业标准的建立将有助于规范这类试剂盒发展,提升质量,并为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Y染色体微缺失试剂盒行业标准

    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

    孙春根施秀芳吴义权夏秋旺...
    804-807,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术后均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根据血小板抑制率将患者分为抗血小板治疗高反应组(n=53)和低反应组(n=43),比较两组CYP2C19基因型、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采用Logisic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双抗血小板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的关系.结果 低反应组CYP2C19快代谢型比例低于高反应组,中间代谢型比例高于低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反应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于高反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P2C19基因型、高水平LDL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抗血小板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冠心病双抗血小板治疗反应性与CYP2C19基因型关系密切,CYP2C19慢代谢型与高水平LDL是冠心病患者发生双抗血小板治疗抵抗的危险因素,检测CYP2C19基因型或有利于指导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

    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血小板抑制率CYP2C19基因型

    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的影响

    孟敏王秀敏黄宏春蒋珊珊...
    808-811,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6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药物组(n=48)和射频组(n=78).药物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射频组采用内镜射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泛酸、胸骨后灼痛、进食梗阻感]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学指标[G-17,PGⅠ,PGⅡ]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评分.结果 射频组的总有效为89.74%,高于药物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7,P<0.05).射频组的泛酸、胸骨后灼痛、进食梗阻感消失时间均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2.750、2.348,P<0.05).治疗后,两组的G-17、PGⅡ均低于治疗前,且射频组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2、2.157,P<0.05);PGⅠ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射频组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72、2.157、2.449,P<0.05).射频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药物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65、2.473,P<0.05).结论 内镜射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具有较高的疗效,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其血清G-17,PGⅠ,PGⅡ水平,提高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内镜射频反流性食管炎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

    P53、P16及Ki-67与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关系分析

    党叶川李聪丽王瑞雪
    812-8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抑制蛋白基因P53(P53)、抑制蛋白基因P16(P16)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Ki-67)与早期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9 年1 月至 2023 年 1 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 80 例的早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ESD治疗.比较所有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3 cm,镜下未见肿瘤组织或不典型增生组织)P53、P16、Ki-67蛋白表达.ESD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根据有无术后复发食管癌,将患者分为复发组(n=20)与无复发组(n=60).比较两组癌组织P53、P16、Ki-67蛋白表达.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53、P16、Ki-67蛋白表达与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结果 与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P53、Ki-67蛋白表达升高,P16蛋白表达降低(t=9.276、13.987、10.595,均P<0.05);复发组的癌组织P53、Ki-67 蛋白表达均高于无复发组,P16蛋白表达低于无复发组(t=5.086、4.648、5.139,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低分化(OR=1.870)、肿瘤浸润侵犯黏膜下层(OR=1.808)、有淋巴结转移(OR=2.089)、P53 蛋白高表达(OR=2.046)、P16 蛋白低表达(OR=1.988)及Ki-67 蛋白高表达(OR=1.761)均是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53、P16、Ki-67蛋白表达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3、0.828、0.834、0.942,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P53、P16及Ki-67蛋白与早期食管癌患者ESD术后复发情况相关,可以作为辅助预测的相关诊断指标.

    早期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抑制蛋白基因P53抑制蛋白基因P16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

    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MP-9、Ang-Ⅰ与NSE水平变化的影响

    陶晓琳李红马将
    817-820,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血管生成素-1(Ang-Ⅰ)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37,常规康复治疗)、高频刺激组(n=45,常规康复治疗+高频rTMS)和低频刺激组(n=40,常规康复治疗+低频rTMS);比较三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血清MMP-9、Ang-Ⅰ与NSE水平变化情况、神经电生理指标[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结果 治疗后,高频刺激组和低频刺激组Fugl-Meyer运动评分均比对照组高,NIHS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刺激组和低频刺激组Fugl-Meyer运动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刺激组和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和CMC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刺激组和低频刺激组MEP潜伏期和CM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刺激组和低频刺激组MMP-9、NSE水平均比对照组低,Ang-Ⅰ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刺激组和低频刺激组MMP-9、NSE、Ang-Ⅰ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可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清MMP-9、NSE水平,提高Ang-Ⅰ水平,利于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重复经颅磁刺激缺血性脑卒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人血管生成素-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清IL-6、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

    倪碧宇田茂良温友利
    82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对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癌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机械通气联合吸痰管吸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周后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酸碱度(pH值)]、呼吸功能指标[呼吸做功(WOB)、气道阻力(RAW)、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I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对比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5);实验组血气指标、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呼吸功能指标结果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2,5.530,2.008,5.136,9.344,8.549,3.681,3.557,7.778,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IL-6、TNF-α、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7,17.291,16.748,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274,P>0.05).结论 FOB吸痰联合肺泡灌洗用于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有效抑制炎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肺泡灌洗肺癌肺部感染呼吸功能炎性因子

    血清D-D、MHR、UA及RDW与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

    胡保奎阮爱兵王玮
    826-829,8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清D-二聚体(D-D)、尿酸(UA)、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1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冠脉造影术适应症患者,根据冠脉狭窄程度分为冠心病组 68 例,对照组 44 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水平和左心室重构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四个指标与左心室重构指标和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D-D、MHR、UA、RDW、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舒张末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D-D和RDW与LVEF呈负相关;D-D与LAD、LVEDD、IVSd、LVPWd、LVMI,MHR与LAD、LVEDD、LVMI,UA与LAD、LVPWd、LVMI,RDW与LAD、IVSd均呈正相关(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四个指标与心功能分级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清D-D、MHR、UA、RDW与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分级有一定相关性,上述指标可以用于辅助诊断与评估患者病情.

    左心室重构冠心病心功能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